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王远新教授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评述
1
作者 叶敬媛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8年第1期89-96,共8页
文章结合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语言使用、语言态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评述王远新教授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系列辑刊(1-12),进一步强调语言田野调查个案积累和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语言田野调查实录》 田野调查 语言本体 语言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的语言学调查研究——纪录语言学最新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成龙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纪录语言学在传统田野调查访谈、抽样、沉浸式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媒体技术对一种语言进行全方位、永久性、多用途的纪录,实现语言的活态纪录、长期保存和便携传播。本文主要介绍纪录语言学产生的背景、理念、方法、目... 纪录语言学在传统田野调查访谈、抽样、沉浸式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媒体技术对一种语言进行全方位、永久性、多用途的纪录,实现语言的活态纪录、长期保存和便携传播。本文主要介绍纪录语言学产生的背景、理念、方法、目标以及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在数智时代,研究者通过各种田野调查手段和方法,收集大规模的真实文本语料,为人工智能的研究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深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田野调查 语言传承 语言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古民居建筑装饰语言田野调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石云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湛江雷州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尤其是具有多种文化结合特点的古民居建筑群装饰文化最具特色。通过对相关史料和文献的综合分析,以及深入雷州古民居的村落现场,对古民居建筑的“装饰纹样”进行研究,搜集有效的可提取的图案,从而丰... 湛江雷州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尤其是具有多种文化结合特点的古民居建筑群装饰文化最具特色。通过对相关史料和文献的综合分析,以及深入雷州古民居的村落现场,对古民居建筑的“装饰纹样”进行研究,搜集有效的可提取的图案,从而丰富现代设计库的设计素材,让雷州古民居装饰纹样艺术得到更好的活态运用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古民居 建筑装饰语言 田野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田野调查在民族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4
作者 米娜瓦尔.艾比布拉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24,共3页
本文通过对田野调查在历史和当今各学科中广泛运用的描述 ,指出了田野调查在民族语言学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田野调查 语言规范化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城市语言国情调查报告
5
作者 王磊 《现代语文》 2018年第4期95-99,共5页
新疆塔城市地处西北边境,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该市民族众多,语言资源丰富。对塔城市的语言国情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问卷340份,有效问卷334份。被试民族成分丰富,性别比例均衡,年龄分布合理。结果显示,当... 新疆塔城市地处西北边境,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该市民族众多,语言资源丰富。对塔城市的语言国情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问卷340份,有效问卷334份。被试民族成分丰富,性别比例均衡,年龄分布合理。结果显示,当地双语(多语)情况普遍,民族融合,且语言和谐。但一些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濒危,例如俄罗斯族转用汉语,柯尔克孜族转用哈语,达斡尔族和蒙古族也开始转用汉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塔城市 民族融合 语言国情 田野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田野调查法在笔译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为例
6
作者 胡佩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7年第3期17-20,共4页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的调研考察方式,是获取原始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探索田野调查在语言学领域的运用,并将其拓展到笔译实践过程中,证明其运用到笔译实践中的必要性和可执行性。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在地域和语言习惯趋向一致,为田野调...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的调研考察方式,是获取原始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探索田野调查在语言学领域的运用,并将其拓展到笔译实践过程中,证明其运用到笔译实践中的必要性和可执行性。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在地域和语言习惯趋向一致,为田野调查提供可能性。本文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为例,探索田野调查在译前准备、译中需求和译后扫尾的运用,指导译者优化翻译步骤,准确把握原作的精髓,并使译文符合目标读者需求,实现目标文本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调查 语言 笔译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田野矢志不渝,痴迷语言著述等身——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迪克森教授专访
7
作者 张四红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6-50,共5页
本文根据国际知名语言学家、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迪克森教授第一次接受国内外语言学界专访的谈话记录整理。迪克森教授生活简朴,不畏艰难,积极投身并倡导基于“沉浸式田野调查”的语言类型学研究,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在描述自... 本文根据国际知名语言学家、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迪克森教授第一次接受国内外语言学界专访的谈话记录整理。迪克森教授生活简朴,不畏艰难,积极投身并倡导基于“沉浸式田野调查”的语言类型学研究,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在描述自身学术道路的选择和坚持的同时,迪克森教授还为语言类型学界同行,并特别针对中国语言学界同行提出了很多值得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克森 沉浸式田野调查 参考语法 语言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农民工”到工人——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语言身份认同 被引量:6
8
作者 董洁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4,共10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虽然他们多从事与工业和服务业相关的工作,但户籍上登记的身份仍是"农民",因此传统上常被称为"农民工"。然而,许多人并不认可这一身份称谓,认为它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虽然他们多从事与工业和服务业相关的工作,但户籍上登记的身份仍是"农民",因此传统上常被称为"农民工"。然而,许多人并不认可这一身份称谓,认为它反映出城乡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艰难处境。对北京东部一个流动人口社区的民族志田野调查发现,城乡劳动力人群在努力摆脱"农民工"这一称谓,他们的子女对城市具有较高的认同,但是他们常常被社会以多种方式进行区隔。对其语言使用和身份认同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探讨城乡劳动力人口的"工人"身份构建,可以看出深度城市化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流动人口返乡进行新农村建设是城乡发展的一个方面,但是对于大部分选择留在城市的人们来说,劳动力人口的市民化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人身份构建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从"农民工"到工人,城乡流动人口自身和整个社会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民工 语言身份认同 民族志田野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接触中的文明崇拜心理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明明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18-20,共3页
多年来见到不少方言工作者的田野调查资料,都提到了城乡交往中农村方言向市区方言靠拢的趋势。如两位调查过上海郊县方言的同志指出:“川沙方言……总的趋势是音系的简化,并向市区方言靠拢”,“市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导致... 多年来见到不少方言工作者的田野调查资料,都提到了城乡交往中农村方言向市区方言靠拢的趋势。如两位调查过上海郊县方言的同志指出:“川沙方言……总的趋势是音系的简化,并向市区方言靠拢”,“市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导致一部分人(引者按:指嘉定县农村的一部分人)乐意讲市区话而不愿讲本地语。特别是青少年,往往在家嘉定土语,社会交际上海话,以讲上海话为骄傲。”这种同化现象,在其他地方也都不难看到。人们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归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然而除了这些客观的社会原因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上海话 崇拜心理 说话人 上海方言 田野调查资料 方言区 引者 社会经济 社会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梁庄,见中国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庆祥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76,共5页
梁鸿的新作《出梁庄记》毫无疑问是《中国在梁庄》的自然延伸:二。一。年,梁鸿将目光和笔触聚焦于她的家乡——河南省穰县梁庄,用口述实录和田野调查的方式完成了一组对中国农民生存现状的捕述,这就是《中国在梁庄》。二。一三年,... 梁鸿的新作《出梁庄记》毫无疑问是《中国在梁庄》的自然延伸:二。一。年,梁鸿将目光和笔触聚焦于她的家乡——河南省穰县梁庄,用口述实录和田野调查的方式完成了一组对中国农民生存现状的捕述,这就是《中国在梁庄》。二。一三年,梁鸿将视野延展开来,追踪采访走出乡村的梁庄人,记录他们在现代城市中的挣扎与困惑,以及身份的转换与重塑,这便是《出梁庄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民 自然延伸 生存现状 田野调查 口述实录 追踪采访 现代城市 梁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台州乱弹在社会范围内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子婷 俞子正 《民族音乐》 2022年第4期14-16,共3页
台州乱弹原名黄岩乱弹,是一种长期流传于浙江台州地区,唱腔以乱弹为主,兼昆腔、高腔、词调、滩簧、乱弹腔和徽戏等,舞台语言以普通话结合台州官话的形式,包括伴奏乐器和行当的地方剧种。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是台州地区唯一官方的台州乱弹... 台州乱弹原名黄岩乱弹,是一种长期流传于浙江台州地区,唱腔以乱弹为主,兼昆腔、高腔、词调、滩簧、乱弹腔和徽戏等,舞台语言以普通话结合台州官话的形式,包括伴奏乐器和行当的地方剧种。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是台州地区唯一官方的台州乱弹班。以浙江台州乱弹剧团为例,笔者采用田野调查法,历时3年,总结台州乱弹传承谱系、演奏曲目等方面,于台州地区社会方面分发900份调查问卷,对台州乱弹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台州乱弹在剧团为中心辐射地区发展情况良好,探讨台州乱弹现状原因,研究台州乱弹在当下社会中的传播与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州乱弹 演奏曲目 地方剧种 伴奏乐器 舞台语言 传承谱系 田野调查 台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