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原则
被引量:
17
1
作者
顾之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29,共6页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原则顾之川给课文作注释是语文教材编写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语文教材编写中最容易出错的一个环节。有关报刊上对语文教材的批评,多数都是针对注释的。然而,注释有哪些原则?哪些应该作注,哪些可以不注...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原则顾之川给课文作注释是语文教材编写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语文教材编写中最容易出错的一个环节。有关报刊上对语文教材的批评,多数都是针对注释的。然而,注释有哪些原则?哪些应该作注,哪些可以不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在长期的教材编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研究成果
《诗词曲语辞汇释》
学术论文
语文学习
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
代表性
以今律古
时代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P.2555)》新校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先堂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5-168,共14页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P.2555)》新校张先堂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P.2555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唐人诗文作品抄卷。此卷抄录唐人诗190首、文2篇,除其中的16首诗、1篇文外,余者皆系不见载于《全唐诗》、《全唐文》的唐...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P.2555)》新校张先堂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P.2555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唐人诗文作品抄卷。此卷抄录唐人诗190首、文2篇,除其中的16首诗、1篇文外,余者皆系不见载于《全唐诗》、《全唐文》的唐人佚诗、佚文,因而此卷实为我们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俗字
佚名
诗
敦煌文献
校录
敦煌写卷
唐人
《王昭君》
王重民
残卷
《诗词曲语辞汇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曲释词》第四册失误评述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瑞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64-67,共4页
《元曲释词》第四册失误评述刘瑞明对顾学颌、王学奇二位先生《元曲释词》前三册失误的评述,笔者各有另文,此专就第四册中叙。条目前附出页数,引叙《释词喇句或仅及最有关的部分,出处也从简。提及《诗词曲语辞汇释》径称“张相书”...
《元曲释词》第四册失误评述刘瑞明对顾学颌、王学奇二位先生《元曲释词》前三册失误的评述,笔者各有另文,此专就第四册中叙。条目前附出页数,引叙《释词喇句或仅及最有关的部分,出处也从简。提及《诗词曲语辞汇释》径称“张相书”。《汉大》指《汉语大词典)}。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册
释
词
元曲
《诗词曲语辞汇释》
《汉语大词典》
王学奇
提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语词训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李之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近代语词训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李之亮(郑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关于近代词语训诂的范围,目前学界大致限定于唐代变文至晚清小说。从时间上看,已经一千余年,从基本文献资料来看,除唐代变文及宋元明清小说之外,还包括语录、杂剧、散曲...
近代语词训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李之亮(郑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关于近代词语训诂的范围,目前学界大致限定于唐代变文至晚清小说。从时间上看,已经一千余年,从基本文献资料来看,除唐代变文及宋元明清小说之外,还包括语录、杂剧、散曲、南戏、弹词、宝卷等诸类。由于上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词训诂
《金瓶梅词话》
《诗词曲语辞汇释》
戏曲词语
俗词
文学作品
近代语词
方言土语
三言二拍资料
通俗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文的应用及其修辞作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吴鸿逵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变文的应用及其修辞作用吴鸿逵一、“变文”的概念司马相如《上林赋》:“悠远长怀……肆乎永归。”郭璞注:“怀亦归,变文耳。”据郭注可知,“长怀”“永归”义同而变化其文,这就是“变文”。变文又叫“变言”①、“变词”②、“避...
变文的应用及其修辞作用吴鸿逵一、“变文”的概念司马相如《上林赋》:“悠远长怀……肆乎永归。”郭璞注:“怀亦归,变文耳。”据郭注可知,“长怀”“永归”义同而变化其文,这就是“变文”。变文又叫“变言”①、“变词”②、“避复”③“上下文异词同义”④、“繁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文同义
相对同义词
《古书疑义举例》
修辞作用
战国策
句式结构
引申义
《离骚》
表达效果
《诗词曲语辞汇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点茶”“点汤”之衍义
6
作者
赵天相
《农业考古》
1996年第2期57-58,共2页
关于“点茶”“点汤”之衍义浙江省杭州市赵天相“点茶”“点汤”这两个茗事术语出现于宋代,它们的本义是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水煎煮沏泡技艺。唐宋盛行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炙烤碾细.然后烧水煎煮,元明后大多已改为散茶沏泡,但...
关于“点茶”“点汤”之衍义浙江省杭州市赵天相“点茶”“点汤”这两个茗事术语出现于宋代,它们的本义是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水煎煮沏泡技艺。唐宋盛行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炙烤碾细.然后烧水煎煮,元明后大多已改为散茶沏泡,但其共同点均要掌握好茶水的沸度,不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茶
《萍洲可谈》
衍义
《龙虎风云会》
逐客
《诗词曲语辞汇释》
《茶录》
调制方法
事林广记
中国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原则
被引量:
17
1
作者
顾之川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29,共6页
文摘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原则顾之川给课文作注释是语文教材编写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语文教材编写中最容易出错的一个环节。有关报刊上对语文教材的批评,多数都是针对注释的。然而,注释有哪些原则?哪些应该作注,哪些可以不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在长期的教材编写...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研究成果
《诗词曲语辞汇释》
学术论文
语文学习
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
代表性
以今律古
时代观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P.2555)》新校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先堂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5-168,共14页
文摘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P.2555)》新校张先堂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P.2555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唐人诗文作品抄卷。此卷抄录唐人诗190首、文2篇,除其中的16首诗、1篇文外,余者皆系不见载于《全唐诗》、《全唐文》的唐人佚诗、佚文,因而此卷实为我们提供...
关键词
敦煌俗字
佚名
诗
敦煌文献
校录
敦煌写卷
唐人
《王昭君》
王重民
残卷
《诗词曲语辞汇释》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曲释词》第四册失误评述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瑞明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64-67,共4页
文摘
《元曲释词》第四册失误评述刘瑞明对顾学颌、王学奇二位先生《元曲释词》前三册失误的评述,笔者各有另文,此专就第四册中叙。条目前附出页数,引叙《释词喇句或仅及最有关的部分,出处也从简。提及《诗词曲语辞汇释》径称“张相书”。《汉大》指《汉语大词典)}。4....
关键词
第四册
释
词
元曲
《诗词曲语辞汇释》
《汉语大词典》
王学奇
提及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语词训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李之亮
机构
郑州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文摘
近代语词训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李之亮(郑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关于近代词语训诂的范围,目前学界大致限定于唐代变文至晚清小说。从时间上看,已经一千余年,从基本文献资料来看,除唐代变文及宋元明清小说之外,还包括语录、杂剧、散曲、南戏、弹词、宝卷等诸类。由于上古...
关键词
语词训诂
《金瓶梅词话》
《诗词曲语辞汇释》
戏曲词语
俗词
文学作品
近代语词
方言土语
三言二拍资料
通俗文学
分类号
H13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文的应用及其修辞作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吴鸿逵
机构
徐州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19-121,共3页
文摘
变文的应用及其修辞作用吴鸿逵一、“变文”的概念司马相如《上林赋》:“悠远长怀……肆乎永归。”郭璞注:“怀亦归,变文耳。”据郭注可知,“长怀”“永归”义同而变化其文,这就是“变文”。变文又叫“变言”①、“变词”②、“避复”③“上下文异词同义”④、“繁称...
关键词
变文同义
相对同义词
《古书疑义举例》
修辞作用
战国策
句式结构
引申义
《离骚》
表达效果
《诗词曲语辞汇释》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点茶”“点汤”之衍义
6
作者
赵天相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
出处
《农业考古》
1996年第2期57-58,共2页
文摘
关于“点茶”“点汤”之衍义浙江省杭州市赵天相“点茶”“点汤”这两个茗事术语出现于宋代,它们的本义是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水煎煮沏泡技艺。唐宋盛行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炙烤碾细.然后烧水煎煮,元明后大多已改为散茶沏泡,但其共同点均要掌握好茶水的沸度,不使...
关键词
点茶
《萍洲可谈》
衍义
《龙虎风云会》
逐客
《诗词曲语辞汇释》
《茶录》
调制方法
事林广记
中国茶文化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原则
顾之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P.2555)》新校
张先堂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元曲释词》第四册失误评述
刘瑞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代语词训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李之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变文的应用及其修辞作用
吴鸿逵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于“点茶”“点汤”之衍义
赵天相
《农业考古》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