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薮》文论视野新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庆立 崔建利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诗薮》是明代中后期一部重要的诗论专著,但历来少受重视。其实,《诗薮》的文论思想是十分丰富而系统的。其中的以禅喻诗论、复古论、诗歌审美境界论、诗学批评论、诗学发展观等都体现了胡应麟自己的诗学旨趣、诗学主张及其对传统格调... 《诗薮》是明代中后期一部重要的诗论专著,但历来少受重视。其实,《诗薮》的文论思想是十分丰富而系统的。其中的以禅喻诗论、复古论、诗歌审美境界论、诗学批评论、诗学发展观等都体现了胡应麟自己的诗学旨趣、诗学主张及其对传统格调论诗学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薮》 明代 文论思想 禅喻 复古论 歌审美境界论 学批评论 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薮》对《日本诗史》的影响
2
作者 胡欣 严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40,共9页
日本江户中期江村北海的《日本诗史》深受明代胡应麟《诗薮》的影响。形式上,在继承《诗薮》以诗话体记载诗史的基础上,《日本诗史》又融入史传的体例。内容上,江村北海发展了胡应麟"气运"说,提出了"世道"说,并指出... 日本江户中期江村北海的《日本诗史》深受明代胡应麟《诗薮》的影响。形式上,在继承《诗薮》以诗话体记载诗史的基础上,《日本诗史》又融入史传的体例。内容上,江村北海发展了胡应麟"气运"说,提出了"世道"说,并指出"气运"是日本汉诗承接中土传统并另辟蹊径的根本原因,而"世道"则是日本汉诗得以独具本国特色的基因土壤。在诗歌审美方面,江村北海将胡应麟"格调声律、兴象风神"与本国"哀"审美观念融于一体,提出了格律声调、风雅并重的评诗标准。可以说,《诗薮》为江村北海撰写《日本诗史》提供了诗学基础及写作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薮》 《日本史》 “气运”说 比较汉 歌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诗词中“雁”“燕”意象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0,共2页
胡应麟在《诗薮》中曾提到:“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一篇成功的诗作,往往具有独创性的意象。飞禽走兽,莫不入文人笔下,花鸟虫鱼,无不显诗人才情。因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与鉴赏的核心,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也是最基本的艺术符... 胡应麟在《诗薮》中曾提到:“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一篇成功的诗作,往往具有独创性的意象。飞禽走兽,莫不入文人笔下,花鸟虫鱼,无不显诗人才情。因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与鉴赏的核心,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也是最基本的艺术符号。鱼传尺素,蝉寄高远,这些意象无不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情思,也留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它使古诗词更生动形象,更具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古典 “雁” 《诗薮》 词创作 中国古典 中国 艺术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应麟诗史观之检讨
4
作者 邓富华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3,共7页
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的诗学命题"格以代降",往往被研究者认为是文学退化论的观点。综观胡应麟的诗史观可以发现,"体以代变"才是其诗史观的核心,"格以代降"主要是就诗体规范而言,与"前规日远"... 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的诗学命题"格以代降",往往被研究者认为是文学退化论的观点。综观胡应麟的诗史观可以发现,"体以代变"才是其诗史观的核心,"格以代降"主要是就诗体规范而言,与"前规日远"相表里,他并非持文学创作一代不如一代的观点。其强调祖述典型的复古倾向立足于指导创作,并不能掩盖其主新变的诗史观。因此,辨析"格以代降"这个诗学命题的内涵对我们反思与重估复古诗学的价值与意义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诗“枯槁”说辨疑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76-81,共6页
关于陶渊明诗的特色,前人颇多精当的评论。其中有一种看法,认为陶诗“枯槁”。明胡应麟《诗薮》认为这种看法出于杜甫。他说: 子美之不甚喜陶诗,而恨其枯槁也;子瞻剧喜陶诗,而以曹、刘、李、杜俱莫及也。二人者之所言皆过也。
关键词 辨疑 《诗薮》 胡应麟 陶渊明 杜甫 评论 田家语 陈师道 《养一斋话》 苏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益《从军诗序》考实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仁可 《社会科学(甘肃)》 1983年第5期122-122,F0003,共2页
在俊才云蒸的唐代文苑中,中唐诗人李益是一颗璀灿闪烁的明星,他以绝句名家,以边塞诗见长,在唐代颇享盛名。据《旧唐书》卷137《李益传》云:李益“长为歌诗……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其征人歌,早行篇,好... 在俊才云蒸的唐代文苑中,中唐诗人李益是一颗璀灿闪烁的明星,他以绝句名家,以边塞诗见长,在唐代颇享盛名。据《旧唐书》卷137《李益传》云:李益“长为歌诗……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之句,天下以为歌词”。胡应麟评唐人七绝以李益为盛唐以下第一人,认为“可与太白,龙标竞爽”(见《诗薮》卷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军序》 李益 《旧唐书》 《诗薮》 边塞 第一人 胡应麟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钱谦益对胡应麟的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庆立 崔建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3,共6页
明朝后期的胡应麟在文学理论及治学方面颇有建树。钱谦益站在贬斥文学复古思潮的立场上对他的评价有失客观和公允。因为 :1.胡应麟和王世贞的交往实以王世贞对胡氏才学的赏识为前提 ;2 .《诗薮》虽有附会《艺苑卮言》之处 ,但多卓识独... 明朝后期的胡应麟在文学理论及治学方面颇有建树。钱谦益站在贬斥文学复古思潮的立场上对他的评价有失客观和公允。因为 :1.胡应麟和王世贞的交往实以王世贞对胡氏才学的赏识为前提 ;2 .《诗薮》虽有附会《艺苑卮言》之处 ,但多卓识独见 ,不失为一部自成体系的诗话力作 ;3.应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胡应麟对明诗的有关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胡应麟 王世贞 《诗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梦阳《空同集》人名笺证(之三)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公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67-70,共4页
李梦阳《空同集》人名笺证(之三)王公望李东阳《少傅酉涯相公六十寿诗三十八韵》(28)诗中之“少傅西涯相公”即指李东阳。望按: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祖籍茶陵(湖南茶陵县)人。天顺八年(1463)进... 李梦阳《空同集》人名笺证(之三)王公望李东阳《少傅酉涯相公六十寿诗三十八韵》(28)诗中之“少傅西涯相公”即指李东阳。望按: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祖籍茶陵(湖南茶陵县)人。天顺八年(1463)进士。成化时,授编修,以礼部左侍郎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梦阳 《诗薮》 人名 李东阳 《明史》 代表人物 茶陵县 大学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江花月夜》“捣衣”“鸿雁”释
9
作者 熊言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39,共3页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之作,最早见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从初唐至明前期,这首诗一直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直到明代嘉靖年间李攀龙编《古今诗删》选了此诗后,它的命运才发生了逆转.[1]其后,胡应麟《诗薮》评曰:"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之作,最早见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从初唐至明前期,这首诗一直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直到明代嘉靖年间李攀龙编《古今诗删》选了此诗后,它的命运才发生了逆转.[1]其后,胡应麟《诗薮》评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2]王闿运评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3]闻一多先生评曰:"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初唐 鸿雁 捣衣 《乐府集》 张若虚 嘉靖年间 《诗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明文学史观散论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英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24,共9页
元明文学史观散论郭英德元明时期的文学史观,集中在对文学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规律的探讨,和关于文学发展中古今关系的论辩两个方面。其中最有新意的,应该说是探讨文学历史演进内在规律的文学源流论和文学史内因论。一、文学源... 元明文学史观散论郭英德元明时期的文学史观,集中在对文学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规律的探讨,和关于文学发展中古今关系的论辩两个方面。其中最有新意的,应该说是探讨文学历史演进内在规律的文学源流论和文学史内因论。一、文学源流论元明人的文学源流论,一方面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观 胡应麟 文学体裁 历史演进 文学发展观 《诗薮》 元明时期 人的文学 袁宏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意象试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松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21-26,共6页
人们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不曾在文学史上留下一首诗作的庄周却常常与“诗人”这顶桂冠结有不解之缘。胡应麟在《诗薮》中就明确指出:“《庄》、《列》最近诗。”闻一多甚至认为庄周“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 人们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不曾在文学史上留下一首诗作的庄周却常常与“诗人”这顶桂冠结有不解之缘。胡应麟在《诗薮》中就明确指出:“《庄》、《列》最近诗。”闻一多甚至认为庄周“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怅惘,圣睿的憧憬,无边际的企慕,无涯岸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薮》 歌理论 变形描写 陈良运 庄周 老鱼跳波 外在形态 歌评论 不可奈何 荒唐之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格以代降”的考辩
12
作者 冯韵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1期135-137,共3页
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来的重要命题"格以代降"是一个极容易产生歧义的命题。学界往往认为该命题就是意味着"文学退化论"。那么"格以代降"是否就只有这一层意思呢?它是否还有其他的含义?这些都值得思考... 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来的重要命题"格以代降"是一个极容易产生歧义的命题。学界往往认为该命题就是意味着"文学退化论"。那么"格以代降"是否就只有这一层意思呢?它是否还有其他的含义?这些都值得思考。从"格以代降"的字面意思以及提出此命题的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考辩,以求揭示该命题的实质和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格以代降” “文学退化论” 考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