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阐释学视野下的《诗本义》探论——以“圣人之志”为中心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凤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欧阳修在《本末论》篇中,详述了其《诗本义》阐释的指导原则,即以"诗人之意"与"圣人之志"为解诗之本。但此二者在其阐释实践中实有意义层次的高下之别:所谓诗人之意实际掩盖于圣人之志的前提之下。故而,在以圣人之... 欧阳修在《本末论》篇中,详述了其《诗本义》阐释的指导原则,即以"诗人之意"与"圣人之志"为解诗之本。但此二者在其阐释实践中实有意义层次的高下之别:所谓诗人之意实际掩盖于圣人之志的前提之下。故而,在以圣人之志为终极指向的阐释过程中,《诗本义》之人情论诗等阐释方法都统摄于这一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本义》 阐释学 人之意 圣人之志 人情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阳修《诗本义》与《易童子问》经学阐释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刚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66-71,共6页
《诗本义》与《易童子问》是欧阳修经学的代表作,他在这两部著作中的经学阐释同中有异。从阐释目的来说,欧阳修主张抓住"大本",但具体在《诗本义》与《易童子问》中,"大本"的含义存在差异。欧阳修的经学以"人... 《诗本义》与《易童子问》是欧阳修经学的代表作,他在这两部著作中的经学阐释同中有异。从阐释目的来说,欧阳修主张抓住"大本",但具体在《诗本义》与《易童子问》中,"大本"的含义存在差异。欧阳修的经学以"人情"为其阐释根据,但对于"情"的理解在此二书中也存在差异。欧阳修常将经学著作看成一个自足的文本,从文本的文意、文理、文风等角度去判断其真伪,表达自己的理解。对于《周易》文本,他常从其文本的合逻辑性出发,而《诗经》研究中他主要从文学性与逻辑性两个角度去考察。他的经学阐释没有采用逐字逐句的解释经文的模式,而是运用了一种论辩、答问的方式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本义》 《易童子问》 欧阳修 经学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阳修《诗本义》名湮不彰的原因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梅训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6期25-27,共3页
欧阳修《诗本义》自身因素与其在后世的遭际和随时代变化而不同的价值取向是这部经学著作在后世名声不够彰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欧阳修 《诗本义》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诗》以“本义”——《汉书》“《诗》本义”探赜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轶婷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5,共7页
在《汉志·六艺略》诗家序中,班固针对鲁齐韩三家,或摘取引述历史事件以比附《诗》义,或采用诸子杂说、神话传说、阴阳五行等推演《诗》义的释《诗》方式而提出"《诗》本义"说,旨在表达对《诗》的阐释在于表现《诗》的真... 在《汉志·六艺略》诗家序中,班固针对鲁齐韩三家,或摘取引述历史事件以比附《诗》义,或采用诸子杂说、神话传说、阴阳五行等推演《诗》义的释《诗》方式而提出"《诗》本义"说,旨在表达对《诗》的阐释在于表现《诗》的真实内涵和作《诗》者的真实情感,不可带有任何的附会与增益。此外,在班固看来,"《诗》本义"说还包括对汉兴之前诗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及功能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一是诗乐一体;二是诗表现哀乐之情;三是诗可以观;四是诗传承周代文化和礼乐文明。不仅如此,《汉书·地理志》还采用"风俗"的视角,从"水土之风气"与"君上之情欲"两方面释《诗》,既是对"《诗》本义"阐释方式的探寻,也是对其学说的实践,从而构成班固对"《诗》本义"的完整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诗本义 《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本义--文学与经学的二维阐释
5
作者 阮怡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2,共4页
自20世纪西方阐释学思想传入中国以来,用阐释学理论重新认识文学作品成为热门话题。其实中国古代也有非常丰富的阐释学理论,宋人的尚意阐释学即是其中之一。宋代疑古辨经思潮大兴,宋人扬弃前人注疏,笃信同一性理想,将恢复作者写作时的... 自20世纪西方阐释学思想传入中国以来,用阐释学理论重新认识文学作品成为热门话题。其实中国古代也有非常丰富的阐释学理论,宋人的尚意阐释学即是其中之一。宋代疑古辨经思潮大兴,宋人扬弃前人注疏,笃信同一性理想,将恢复作者写作时的原意作为阐释的最终目标。通过据文求义、深观其意、明于比兴等途径寻求《诗》之本义。并将《诗经》作为政治道德教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本义》 宋代疑古辨经思潮 文学角度 经学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阳修的《诗经》批评
6
作者 邹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7-63,共7页
欧阳修为一代文宗 ,亦堪称一代经学巨擘。其于《诗经》学术尤有创获。所作《诗本义》16卷 ,立足文本 ,质诸人情 ,辨析毛郑 ,阐发诗旨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创新精神。其见解多屏弃迂阔 ,通达公允 ,合乎情理 ,令人发蒙振聩 ,疑窦冰释。又... 欧阳修为一代文宗 ,亦堪称一代经学巨擘。其于《诗经》学术尤有创获。所作《诗本义》16卷 ,立足文本 ,质诸人情 ,辨析毛郑 ,阐发诗旨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创新精神。其见解多屏弃迂阔 ,通达公允 ,合乎情理 ,令人发蒙振聩 ,疑窦冰释。又有“二论”、“三问”、“九解”等 ,提出不少新范畴、新命题 ,从而丰富了诗经学学科理论 ,为后人研习《诗经》指明了目标和途径。其批评实践在宋代影响深远 ,被称为“新义日增 ,旧说几废” ,遂开宋学疑古创新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诗本义》 《诗经》批评 宋学 毛公 郑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诗经》学变革的文学渊源
7
作者 戴路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187,共6页
北宋中期,《诗经》学在观念、标准和方法上发生了重要转变。这种转变与阐释主体的文学成就密切相关,体现出"文士解诗"的鲜明特色,以欧阳修《诗本义》和苏辙《诗集传》为代表:首先,文章家熟谙法度,擅长构架布局,对文本的自足... 北宋中期,《诗经》学在观念、标准和方法上发生了重要转变。这种转变与阐释主体的文学成就密切相关,体现出"文士解诗"的鲜明特色,以欧阳修《诗本义》和苏辙《诗集传》为代表:首先,文章家熟谙法度,擅长构架布局,对文本的自足性有充分认识,因此能"据文求义",考察《诗经》的"文理"。其次,诗人善于体察人情物态,书写日常体验,因而能深入探寻作《诗》者的创作意图,实现古今"诗心"的融合。再次,文人们在创作中对《诗经》文句的引用和深化,促成了《诗经》学著作的最终成型。这构成了北宋《诗经》学变革的文学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诗经》学变革 文学渊源 文士解 《诗本义》 《诗集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周礼》大田官联上得到的几点启示
8
作者 吴土法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122-124,共3页
笔者曾写过一篇名谓《周礼大田官联考》[1]的文章,尔后,觉得在大田官联上所反映出来的种种情况,对于认识《周礼》这部千百年来聚讼纷纭的儒家经籍,似乎能得到某些启示。故而今不揣浅陋,将其写出,以就教于方家。为了便于说明,... 笔者曾写过一篇名谓《周礼大田官联考》[1]的文章,尔后,觉得在大田官联上所反映出来的种种情况,对于认识《周礼》这部千百年来聚讼纷纭的儒家经籍,似乎能得到某些启示。故而今不揣浅陋,将其写出,以就教于方家。为了便于说明,兹将《周礼大田官联考》一文中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大司马 几点启示 官联 山虞 孙诒让 《周礼正义》 《诗本义》 《礼记·月令》 《朱子语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