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诗》本变迁与“孔子删诗”新论 |
曹建国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2
|
淆乱歧出:从出土文献看战国《诗》本流传 |
葛立斌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3
|
还《诗》以“本义”——《汉书》“《诗》本义”探赜 |
李轶婷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4
|
从“《诗》本事”到“诗本事”:古代诗歌本事批评的传承与发展 |
杨柳青
过常宝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5
|
论“《诗》无达诂”的经学诠释学内涵 |
姜哲
|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七略》与西汉礼乐政治——以《诗赋略》为中心 |
孙尚勇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自然与中和之情的碰撞——《诗品》评陆机“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致之奇”探析 |
刘睿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论《诗》、骚、赋用“乱”的文学演进 |
唐定坤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竟陵派“活物”诗论及其影响 |
郑凯歌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宋代《诗经》学“以情解《诗》”新论 |
王长华
孙玉安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言志与风化:早期《诗》教功能的分化与转变——基于出土文献的再思考 |
孟庆楠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昆剧《诗宴·唐才子传》的主题意蕴与审美意象 |
李志远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魏源《诗经·国风》次第研究与今文经学理论的建构 |
李树军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论郭店简《性自命出》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诗学关联 |
贾旭东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从引《诗》看唐宋《诗》学的转型——以两《唐书》与《宋史》为例 |
柴天骐
王福利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以三百五篇谏”——论汉代奏议用《诗》的话语方式与政治功能 |
梁秀坤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朱熹《诗》说与《诗序》异同研究之检讨 |
车行健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诗探索》与1980年代初的“朦胧诗”论争 |
卢笑歌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纳蕤思在战争中:徐迟的“诗学乌托邦”及其启示 |
刘东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 |
刘毓庆
郭万金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