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轼《论语说》的诠释特色及其对主体价值抉择的启发
1
作者 王涵青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50,共9页
苏轼的《论语说》在经典诠释上,就其人性论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论特色言,仅是“背景”而非论述重心。在《论语说》中,苏轼更多是以儒家为本位的立场,对《论语》文本中出现的各种伦理原则、道德规范以及各实际情境进行辨析,此种诠释特色... 苏轼的《论语说》在经典诠释上,就其人性论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论特色言,仅是“背景”而非论述重心。在《论语说》中,苏轼更多是以儒家为本位的立场,对《论语》文本中出现的各种伦理原则、道德规范以及各实际情境进行辨析,此种诠释特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儒家做为现代人主体价值抉择之核心与根源性依据的思考,具有正面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论语说》 主体价值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论语说》辑补 被引量:2
2
作者 舒大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7-99,共3页
苏轼《论语说》明代已佚 ,清末张佩伦曾有辑本 ,但未传下来。 1992年卿三祥、马德富二先生又重作辑遗 ,是目前较完整的《论语说》辑本。本文在卿、马二氏所辑外 ,补充辑录了《论语说》遗说 10余条 ,可补文献不足之缺。
关键词 苏轼 孔子 注释 《论语说》 补正 马德富 卿三祥 辑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延之《论语说》的流传、真伪及撰作缘起考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晓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116,共6页
颜延之《论语说》凭借皇侃《论语义疏》而保留了部分内容,今仅存十六则。今本皇侃《论语义疏》和邢昺《论语注疏》不伪,那么其中引录颜延之《论语说》也当可靠。考察今存颜延之《论语说》的内容,当是义疏之学,是给门人弟子讲《论语》之... 颜延之《论语说》凭借皇侃《论语义疏》而保留了部分内容,今仅存十六则。今本皇侃《论语义疏》和邢昺《论语注疏》不伪,那么其中引录颜延之《论语说》也当可靠。考察今存颜延之《论语说》的内容,当是义疏之学,是给门人弟子讲《论语》之讲义,或在讲前预写,或在讲后由听者集录。颜延之讲说《论语》,盖在元嘉十一年至元嘉十七年间(434—440)屏居里巷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说》 颜延之 流传 真伪 撰作缘起 作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幕末、明治时代两部《论语》新疏的校勘学成就——《论语集说》与《论语会笺》 被引量:2
4
作者 石立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48,共5页
日本幕末与明治时代接连诞生了两部《论语》新疏,一部是安井息轩的《论语集说》,另一部则是竹添光鸿的《论语会笺》。这两部新疏是日本儒学史乃至整个《论语》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两位作者也是著名的儒学家,但是在我国学术界,长时间以来... 日本幕末与明治时代接连诞生了两部《论语》新疏,一部是安井息轩的《论语集说》,另一部则是竹添光鸿的《论语会笺》。这两部新疏是日本儒学史乃至整个《论语》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两位作者也是著名的儒学家,但是在我国学术界,长时间以来几乎不知二书的存在,即使是日本学界,关注者及相关研究亦甚少。实际上,安井息轩于《论语集说》最为用力,在其晚年才得以杀青,而《论语会笺》也是竹添光鸿经过长期地修改校订而完成的会心之作。然而迄今关于《论语集说》与《论语会笺》的研究,大多都没有注意到安井息轩与竹添光鸿的校勘学成就,对于《论语集说》全无论及,而关于《论语会笺》则仅举其所用互校的本子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儒学 四书学 安井息轩 《论语说》 竹添光鸿 《论语会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翔凤《论语说义》的特色与公羊学解经的新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天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4,共9页
清代常州今文学家宋翔凤先著有《论语纂言》,后又"别录私说"为《论语说义》,从传统考据学转出,发挥孔子微言大义并形成系统的士大夫之学;以《春秋公羊传》贯通《论语》而阐发"性与天道"之说,又以《周易》《老子》... 清代常州今文学家宋翔凤先著有《论语纂言》,后又"别录私说"为《论语说义》,从传统考据学转出,发挥孔子微言大义并形成系统的士大夫之学;以《春秋公羊传》贯通《论语》而阐发"性与天道"之说,又以《周易》《老子》会通《论语》并推论孔、老同源于《归藏》之《易》。宋翔凤之群经互证与焦循等人将《论语》《孟子》与《周易》互证有所类似,但独特的《论语》与《老子》互证则走得更远,故《论语说义》虽有穿凿附会之嫌却也体现了《论语》文本的开放性以及公羊学解经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翔凤 常州学派 《论语义》 《春秋公羊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善继《论语说约》的诠释特色
6
作者 唐明贵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2期24-31,共8页
《论语说约》是鹿善继教授学生的教本,不仅能体现鹿氏的学旨,而且也能集中反映其经学思想。在书中,他既传承和发展阳明学,倡言心本论和反求诸心,又扬弃程朱理学,力图调和朱王之学。既注重实践,主张将知行合一与实践搭挂起来,认为认知心... 《论语说约》是鹿善继教授学生的教本,不仅能体现鹿氏的学旨,而且也能集中反映其经学思想。在书中,他既传承和发展阳明学,倡言心本论和反求诸心,又扬弃程朱理学,力图调和朱王之学。既注重实践,主张将知行合一与实践搭挂起来,认为认知心性、修养习性都离不开实践,又注重合学业与事功为一体,在《论语》学史上和阳明学传播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善继 《论语约》 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苏辙《论语》诠释探微 被引量:1
7
作者 乔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22,共7页
北宋时期,诸多《论语》注本中,苏轼《论语说》和苏辙《论语拾遗》风貌独特,是蜀学《论语》学的翘楚,也是北宋民间《论语》宋学的典范。苏轼、苏辙诠释《论语》既相互辩驳又彼此承继,自以意作,新解迭出,有继绝学、存大道的深厚寄予;既坚... 北宋时期,诸多《论语》注本中,苏轼《论语说》和苏辙《论语拾遗》风貌独特,是蜀学《论语》学的翘楚,也是北宋民间《论语》宋学的典范。苏轼、苏辙诠释《论语》既相互辩驳又彼此承继,自以意作,新解迭出,有继绝学、存大道的深厚寄予;既坚持儒学本位又杂采佛老思想,发明经文义理时有返归圣学之追求;既联系个人遭际又结合社会现实,借诠解经文批评时弊,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苏氏《论语》诠释瑕瑜互见,在北宋《论语》诠释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苏轼 苏辙 《论语说》 《论语拾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瑗《论语》诠释探微 被引量:1
8
作者 乔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宋元学案》辑有胡瑗《论语说》八条,尚难据以窥探胡氏《论语》诠释的全貌,但对研究其《论语》诠释思想以及宋代《论语》诠释走向弥足珍贵。作为宋学奠基人、理学先驱,胡瑗适应宋初学者治经思路,以义理阐发为释《论》方法,以修养德性... 《宋元学案》辑有胡瑗《论语说》八条,尚难据以窥探胡氏《论语》诠释的全貌,但对研究其《论语》诠释思想以及宋代《论语》诠释走向弥足珍贵。作为宋学奠基人、理学先驱,胡瑗适应宋初学者治经思路,以义理阐发为释《论》方法,以修养德性为释《论》主旨,以教育弟子为释《论》诉求,辟出了一条完全属于宋儒的释《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瑗 《论语说》 义理阐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