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唯物史观中国逻辑研究的重大使命: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和叙事体系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平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I0002,共11页
新时代唯物史观中国逻辑研究的重大使命在于深刻揭示和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出场的必然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创新,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和叙事体系:①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式现代化弊端的“道路之新”和“本... 新时代唯物史观中国逻辑研究的重大使命在于深刻揭示和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出场的必然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创新,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和叙事体系:①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式现代化弊端的“道路之新”和“本质之新”;②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以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文经济学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强大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③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面对现实的差异性社会并引导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④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通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系统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⑤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文明贯通;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两山”理论;⑦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文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唯物史观中国逻辑 中国现代 中国话语 中国叙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关键问题、核心话语与国际传播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先红 李旺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9,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和焦点叙事,面向国际社会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具有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可为全球南方国家实现独立自主发展提供“示范”。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问”,从全球视野、比较视角和历史眼... “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和焦点叙事,面向国际社会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具有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可为全球南方国家实现独立自主发展提供“示范”。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问”,从全球视野、比较视角和历史眼光出发,回答中国式现代化叙事的关键问题;提出聚焦“文化—发展—开放”三个关键词,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核心话语体系,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性、自主性和全球性;未来面向全球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则需要超越文明冲突论、殖民掠夺论和国强必霸论,讲好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发展新选择和人类未来新方向的故事,助力打破现代化话语权的“西方垄断”,凸显全球现代化叙事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叙事 讲好中国故事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传播新秩序下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叙事体系构建
3
作者 刘娟 赵永华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8-53,共6页
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战略任务。当前,“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与技术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创造了历史机遇,但西方叙事围堵与AI霸权形成的双重压制,加之国内话语与协同机制的不足,加大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 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战略任务。当前,“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与技术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创造了历史机遇,但西方叙事围堵与AI霸权形成的双重压制,加之国内话语与协同机制的不足,加大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赤字。立足这一现实问题,文章尝试提出并系统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叙事体系,即以“体系—国家—议题”三层次内容框架为基石,融合“人物—语境—情节—结局”四大叙事要素,贯通“生成—投射—接收”三维传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战略叙事 全球传播新秩序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分析:本土特征与全球视野
4
作者 陈婷婷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5,共10页
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把“现代化”这个人类共享的命题从西方狭隘叙事的文本中解放出来,在坚持和维护人类现代文明多样性的同时,赋予了“现代化”术语新内涵、新特质,形成了真正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方法与范式。中国... 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把“现代化”这个人类共享的命题从西方狭隘叙事的文本中解放出来,在坚持和维护人类现代文明多样性的同时,赋予了“现代化”术语新内涵、新特质,形成了真正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方法与范式。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是按照“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三步走”“两个一百年”“中国式现代化”等发展阶段以集义聚合方式不断发展而成的。这个话语根据现代化概念、叙事话语多维性、叙事话语内容及新范式等构成了新型叙事话语谱系。中国式现代化以全新的叙事话语表达,在丰富和拓展人类探索现代化的方案与路径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人类文明形态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叙事话语 话语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一种文明本位的实践新叙事伦理的开启
5
作者 李建森 袁一达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2,共7页
西方社会现代化模式是以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三重疏离为特征的,是以“冲突的伦理”“不平等的伦理”“非正义性的伦理”和“异化性生存伦理”为其伦理文化和道德价值根基的,因此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风险、动荡与冲突,以及愈演愈烈的... 西方社会现代化模式是以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三重疏离为特征的,是以“冲突的伦理”“不平等的伦理”“非正义性的伦理”和“异化性生存伦理”为其伦理文化和道德价值根基的,因此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风险、动荡与冲突,以及愈演愈烈的伦理生活普遍失序和道德生活信念被解构的境况。中国式现代化依托优良的先进制度的优势,立足于人类伦理文化、伦理实践与伦理生活,着眼于合理形态的实践—制度—文化伦理构成,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意识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文明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伦理创序 道德价值观 文明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三农”学理叙事的有益尝试——《农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叙事:改革-产业-增收》
6
作者 郭晓鸣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农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叙事:改革-产业-增收》是李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的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研究”的最终成果呈现,也是其倾注心力、深入研究农民共享共富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 《农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叙事:改革-产业-增收》是李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的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研究”的最终成果呈现,也是其倾注心力、深入研究农民共享共富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时代命题的最新成果集成。该著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这一具有基础规定性作用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切入,讨论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及其改革深化,虽立足于改革领域但并不囿于微观具象,而是将研究扩展到整个现代化转型的大历史视野展开系统性研究。著作既体现了研究团队用“脚步丈量学问深度”,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实践,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及其问题解决的满意度检测理论创新的适用性的现实情怀,更体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三农”学理叙事的学术旨趣与学术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资产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改革发展 中国现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叙事 改革深化 共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1
7
作者 席婷婷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4,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从话语标识、话语聚力到话语势能的语用价值释放,有助于捍卫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定义权、阐释权与话语权,形成党领导人民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共识共行,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优势与话语优势的相互转化。在话语言...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从话语标识、话语聚力到话语势能的语用价值释放,有助于捍卫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定义权、阐释权与话语权,形成党领导人民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共识共行,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优势与话语优势的相互转化。在话语言说实践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以历时话语与共时话语交织的时空叙事、民族话语与世界话语并存的比较叙事、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融通的生活叙事、发展话语与规范话语互嵌的规律叙事等多元形态,共同构筑起立体多维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矩阵。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历史和现实相统一赋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深厚底气、实践与愿景相适配赋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丰富内容、技术与价值相协同赋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充分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话语实践 话语叙事 中国现代 中国现代化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叙事:价值意蕴、逻辑结构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霂凡 陈义平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154,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叙事是旨在科学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核、思想底蕴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知识体系和表达方式。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线索,既是凝聚中华文明现代力量的重要助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叙事是旨在科学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核、思想底蕴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知识体系和表达方式。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线索,既是凝聚中华文明现代力量的重要助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价值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叙事有其独特的逻辑结构,具体呈现为纵向与横向的时空逻辑、共性与个性的比较逻辑、宏观与微观的方法逻辑。新时代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叙事体系,须明确叙事导向,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叙事的思想根基;转化叙事思维,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叙事的阐释深度;更新叙事话语,优化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叙事的话语表达;促进媒介交融,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叙事的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文化叙事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文明现代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场逻辑、规律叙事与比较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学理阐释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威 袁璐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拓展、开拓创新、持续成熟、日臻完善的过程,其发端于民族蒙难之时,初步创建于民族独立之后,发展完善于改革开放之际,持续推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基本...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拓展、开拓创新、持续成熟、日臻完善的过程,其发端于民族蒙难之时,初步创建于民族独立之后,发展完善于改革开放之际,持续推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科学遵循与生动体现,亦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揭示。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也非苏联式现代化的“再版”,而是基于中国自身国情独立探索出的现代化“新版”,其充分彰显了对西方现代化的文明超越、价值逻辑超越和实现路径超越。基于源、理、实三重向度科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逻辑、规律叙事和比较优势,有助于培养青年一代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广泛凝聚青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现代 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法自觉:马克思叙述方法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体系构建
10
作者 黄婧 鲍金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澄明方法是建构叙事体系的关键一环。叙述方法是马克思在推敲文本的逻辑结构、内容表述与术语变革的过程中形成的阐释研究成果的科学方法,其联结着研究方法取得的“材料的生命”,承载表征叙事本体与推动认知聚合的双重功能,并以“现实... 澄明方法是建构叙事体系的关键一环。叙述方法是马克思在推敲文本的逻辑结构、内容表述与术语变革的过程中形成的阐释研究成果的科学方法,其联结着研究方法取得的“材料的生命”,承载表征叙事本体与推动认知聚合的双重功能,并以“现实的历史叙事”为合理形态。建立行之有效的叙事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体系构建存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事薄弱、一元化叙事对中国式现代化叙事本体的嵌套以及读者认知偏差的问题。以高度的方法自觉运用叙述方法是破解叙事体系建构难题的重要切口,即在叙事基础上实现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辩证统一;在叙事话语上注重术语革命与读者意识;在叙事形态上坚持现实的、历史的、辩证的叙事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自觉 叙述方法 中国现代 叙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叙事逻辑 被引量:2
11
作者 修晓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内蕴着丰富的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透彻阐释的重要内容。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政课教师要深刻把握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内在机理,澄清“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以及“何以实现”的逻辑必然... 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内蕴着丰富的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透彻阐释的重要内容。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政课教师要深刻把握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内在机理,澄清“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以及“何以实现”的逻辑必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思政课教师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进一步彰显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属性,契合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为此,思政课教师应坚持“中西鉴别”“上下联动”“批判包容”的叙事原则,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性、系统性、开放性。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现实观照,思政课教师可通过真实性、视听化以及交互性叙事方式展现故事本源、创新故事表达、关注故事受众,让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更加客观、生动、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思政课教学的阐释力、吸引力、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中国现代化故事 叙事逻辑 思政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行政生态治理的指标叙事:方法内涵、范畴构建与实践向度
12
作者 贾海刚 孙迎联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4,301,共15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根本取决于执政党引领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其中公共行政状态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行政生态治理则演绎为推进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关键议题。中国式现代化在行政领域具象化为行政生态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根本取决于执政党引领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其中公共行政状态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行政生态治理则演绎为推进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关键议题。中国式现代化在行政领域具象化为行政生态治理现代化,既有研究已完成理念和制度上的叙事转变,但在技术和方法上的叙事创新仍有可为空间,指标叙事是较佳方法论载体。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行政生态治理指标叙事,在方法内涵上根植于现代化治理论、生态系统论以及政治生态平衡论等理论基础,形塑于行政生态分析及其治理原则把握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探索基础;在内容范畴上构建起包含党政主体、政务行为、政治场域、行政目标的4个维度、12个评价子系统和若干个评价要点的指标治理体系;在实践向度上划分为评价、归因和恢复的三段式指标叙事模块,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将有助于涵养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行政生态治理 指标叙事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自我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的辩证逻辑
13
作者 王林林 双传学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2,213,共9页
对外叙事呈现在不同语言、不同形式、不同历史时期的符号媒介实践活动中,主要意义在于文化输出、符号建构、感染受众。“主体”“内容”“方法”“目的”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的基本要素,分别回答了“由谁叙事”“叙什么事”“如... 对外叙事呈现在不同语言、不同形式、不同历史时期的符号媒介实践活动中,主要意义在于文化输出、符号建构、感染受众。“主体”“内容”“方法”“目的”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的基本要素,分别回答了“由谁叙事”“叙什么事”“如何叙事”“为谁叙事”,蕴含了“主与他”“个与共”“情与理”“内与外”的辩证逻辑,即主体叙事与他者叙事、个性叙事与共性叙事、感性叙事与理性叙事、民族叙事与世界叙事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对外话语 辩证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和传播的叙事逻辑
14
作者 何显明 王鹏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5,共10页
共同的语境、共同的关切,是话语体系建构和传播的重要前提。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和传播,需要科学地把握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辩证关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如何有效破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人类社会现代化进... 共同的语境、共同的关切,是话语体系建构和传播的重要前提。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和传播,需要科学地把握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辩证关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如何有效破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共同难题,来挖掘、呈现被西方现代化话语遮蔽了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话语体系 叙事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叙事困境与文明叙事建构——基于中美战略叙事的分析视角
15
作者 杨娜 邓与同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8,共7页
大国发展需要大国叙事。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与西方现代化截然不同的现代化范式,它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的过程中,面对美国战略叙事的围攻,如何构建有效呈现中华民族文明... 大国发展需要大国叙事。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与西方现代化截然不同的现代化范式,它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的过程中,面对美国战略叙事的围攻,如何构建有效呈现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方式的叙事是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困境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叙事与“人类文明新形态”高度相关,包含了坚持和平发展的价值取向、提倡互利共赢的重要主张、达成国际共识的阶段性目标三大建构要素,蕴含了破解困境的可能。面向未来,应立足全球性问题,把握“民族-世界”话语层次,优化叙事博弈技巧,系统构建适应新时代变局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对外叙事 文明叙事 叙事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叙事”及其价值功能
16
作者 李盛婷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8,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叙事”的系统架构主要由叙事坐标、叙事基石、叙事源端、叙事流脉四大维度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叙事”呈现“党的领导”“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叙事”的系统架构主要由叙事坐标、叙事基石、叙事源端、叙事流脉四大维度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叙事”呈现“党的领导”“两个结合”“三维进阶”的显著理论特质,对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革命精神 精神文明 精神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叙事:视角选择与媒介呈现——以“China Travel”海外出圈为例
17
作者 马忠 杨曼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8-176,共9页
视角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切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球关切的重要议题,其国际叙事实践呈现出“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两种视角。“China Travel”作为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现象级案例,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叙事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巨大... 视角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切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球关切的重要议题,其国际叙事实践呈现出“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两种视角。“China Travel”作为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现象级案例,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叙事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巨大潜力。基于梵·迪克的话语分析框架,对“China Travel”视频进行解析发现,叙事主题在他者视角下呈现出对中国式现代化“现代性”和“中国式”的双重认知;叙述表达体现了语义规约与认知再现的共同作用;叙事策略表现出求新、求实、求真的显著特征。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叙事的传播效能,应构建基于他者认知的共识性叙事框架,引入他者参与的国际化叙事主体,拓展他者互动的数字化叙事空间,激活他者共鸣的体验性叙事情节,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叙事的传播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国际叙事 视角选择 媒介呈现 China Trav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事自主·价值自主·话语自主: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构建的自主性向度
18
作者 刘雪璟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7,共10页
在“中西叙事之争”日趋凸显的历史发展阶段,自主性应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构建的关键着眼点而得到重视。自主性叙事集中表现为故事自主、价值自主、话语自主的同向支撑及其互动作用,在叙事关系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和发挥主导功能... 在“中西叙事之争”日趋凸显的历史发展阶段,自主性应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构建的关键着眼点而得到重视。自主性叙事集中表现为故事自主、价值自主、话语自主的同向支撑及其互动作用,在叙事关系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和发挥主导功能,以其主导位势产生话语影响力和价值感召力。面对长期以来西方叙事在现代化叙事版图的霸主地位和强势影响,中国的自主性叙事体系构建秉持“我自主”与“他自主”的共生互促,在披露西方叙事的故事迷思、价值渗透、话语陷阱基础上,破除其背后的“二元叙事对立”局限和“西方中心主义”逻辑,既澄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正当性,为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增强共同性,又推动世界现代化叙事格局全新构塑,为全球现代化事业注入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性叙事 中国现代叙事体系 故事自主 价值自主 话语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叙事与制度逻辑
19
作者 刘佳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9-83,共5页
中国的“五年规划”从理论上发轫于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在实践上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有计划、有步骤地接续实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优势。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全面深化改... 中国的“五年规划”从理论上发轫于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在实践上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有计划、有步骤地接续实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优势。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意义非凡。研究“五年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叙事和制度逻辑,由此探究二者的历史交汇点、价值契合点、制度对接点、优势发力点,从而为传承历史经验、坚定制度自信、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规划” 中国现代 治国理政 全面深化改革 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范式下抗战小说《石头城》的中国叙事
20
作者 逯艳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5,共7页
房伟在抗战小说《石头城》中围绕“南京大屠杀案”搭建起中国叙事的“文化矩阵”,以蒋氏“家族”四代人的历时性集体记忆为线索,在景观叙事的本体向度和时间向度中吁求抗战主体的国族身份,拆解了华裔作家以“传道士”为视角的“拯救者... 房伟在抗战小说《石头城》中围绕“南京大屠杀案”搭建起中国叙事的“文化矩阵”,以蒋氏“家族”四代人的历时性集体记忆为线索,在景观叙事的本体向度和时间向度中吁求抗战主体的国族身份,拆解了华裔作家以“传道士”为视角的“拯救者”身份固置,在展现中华人民世代累积的创伤体验之余,追加了作者对宗教、性别、种族等问题的现代性反思,投射了当代“70后”“学者作家”对政治文化的自觉关注、对中国叙事路径的自主探寻以及在全球文明视野下对大写的“人”的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伟 《石头城》 南京大屠杀 中国现代 国族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