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中国的苦难叙事——《许三观卖血记》批评之批评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达敏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4-61,共8页
《许三观卖血记》堪称当代杰作 ,但对其批评存在极大的分歧。本文着重论述作者的原意阐释、有代表性的四种肯定性批评和两种否定性批评 ,并在批评之批评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许三观卖血记》是苦难交响曲 ,其苦难叙事具有形而下的生命哲... 《许三观卖血记》堪称当代杰作 ,但对其批评存在极大的分歧。本文着重论述作者的原意阐释、有代表性的四种肯定性批评和两种否定性批评 ,并在批评之批评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许三观卖血记》是苦难交响曲 ,其苦难叙事具有形而下的生命哲学的韵味 ,最终通向伦理人道主义。其最大的病症是庸俗低劣而又消极的世俗性描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苦难叙事 性描写 当代 批评 人物 民间 存在 否定性 生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 被引量:28
2
作者 余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15,共4页
在阅读《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中,我屡屡想到余华另一部长篇《活着》。《活着》以连续性的死亡事件为结构,叙述了主人公福贵的大半生。先是父亲摔死在粪缸,接着母亲病死,后来儿子有庆死于献血,女儿凤霞难产致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 在阅读《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中,我屡屡想到余华另一部长篇《活着》。《活着》以连续性的死亡事件为结构,叙述了主人公福贵的大半生。先是父亲摔死在粪缸,接着母亲病死,后来儿子有庆死于献血,女儿凤霞难产致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死于意外事故,最后孙子苦根因吃豆子撑死。小说从福贵亲人的连续死亡中获得叙事的动力,推动着主人公走向孤身一人的结局。故事的发展意味着福贵不断失去亲人。 《许三观卖血记》讲的是一个不同的故事:许三观为生活所迫,不断以卖血来为生。不过,“主人公不断丧失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小说叙事的深层结构,与《活着》完全相同。从福贵身边死去的亲人置换成许三观的鲜血,不断从他的身体中流失,完成相同的语义内容: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 先锋小说 诗学 主题 小说叙事 《现实一种》 主人公 重复序列 死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问题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叙事学 重复叙事 叙事艺术 先锋小说 叙事重复 叙事方式 余华 《活着》 叙事性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安忆评《许三观卖血记》 被引量:16
4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7-127,共1页
王安忆在《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1999年1月12日上撰文说,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但却不是通常的世人,而是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世人。就是那么一点不循常情,成了英雄。比如许三观,倒... 王安忆在《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1999年1月12日上撰文说,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但却不是通常的世人,而是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世人。就是那么一点不循常情,成了英雄。比如许三观,倒不是说他卖血怎么样,卖血养儿育女是常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观 王安忆 《许三观卖血记》 悲剧人物 塑造英雄 当代英雄 纲常伦理 安身立命 英雄事迹 中国图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篇小说叙事中的声音问题──兼谈《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风格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柠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4-29,38,共7页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长篇小说 小说叙事 声音问题 叙事声音 陀思妥耶夫斯基 余华 巴赫金 自我意识 简朴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许三观卖血记》的对话 被引量:2
6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3-124,共2页
余华和潘凯雄在《作家》1996年第3期发表有关余华长篇新作《许三观卖血记》的对话文章。潘凯雄认为,在余华以前的作品中,往往把具体的时空背景、社会背景、历史文化背景都处理得比较淡化,可现在的作品虽然不是直接进入,但很快可以捕捉... 余华和潘凯雄在《作家》1996年第3期发表有关余华长篇新作《许三观卖血记》的对话文章。潘凯雄认为,在余华以前的作品中,往往把具体的时空背景、社会背景、历史文化背景都处理得比较淡化,可现在的作品虽然不是直接进入,但很快可以捕捉到故事发生的具体背景,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 时空背景 时代关系 历史文化背景 余华 博尔赫斯 社会背景 作品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像生活那样实实在在——探析《许三观卖血记》中人物情感表达方式
7
作者 郑晴和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79,共3页
《许三观卖血记》是我国当代作家余华的力作,发表于1990年代。对该作品有大量的评论文章,本文主要探析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分析了许三观及其家人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态度,从"口非心是"的爱情表达、"欲盖弥彰&... 《许三观卖血记》是我国当代作家余华的力作,发表于1990年代。对该作品有大量的评论文章,本文主要探析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分析了许三观及其家人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态度,从"口非心是"的爱情表达、"欲盖弥彰"的亲情表达、蛮与粗的温情倾诉三个方面阐述了许三观们"笨拙"的情感表达后面是像生活一样实实在在的情感,而这正是现当下社会最宝贵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爱情 亲情 友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结构与现实世界——从《金光大道》、《许三观卖血记》话语模式看小说文体变迁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卫红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6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文本结构 《金光大道》 《许三观卖血记》 话语模式 小说 文体变迁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代浩然 余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三观卖血记》:从文学到影视的叙事转换和空间想象
9
作者 李红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74-76,共3页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作家余华显然是一个独特的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文学异军突起时,他以冷峻的笔调、零度的情感、炫酷的形式完成了《现实一种》《鲜血梅花》等先锋小说的创作,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许三观卖血记》 空间想象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叙事 影视 《鲜梅花》 《现实一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三观卖血记:》荒诞而真实的苦难叙事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剑华 詹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40,共6页
《许三观卖血记》通过一个市井小民卖血求生的悲剧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苦难与人生的终极意义。许三观以他应对苦难的特有方式,集中诠释了中国人在苦难面前的民族智慧与坚韧性格。许三观并没有用麻木去"消解和遗忘"人生苦难,相反... 《许三观卖血记》通过一个市井小民卖血求生的悲剧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苦难与人生的终极意义。许三观以他应对苦难的特有方式,集中诠释了中国人在苦难面前的民族智慧与坚韧性格。许三观并没有用麻木去"消解和遗忘"人生苦难,相反,他是在以一种俗人经验诠释人生苦难,苦难通过卖血被还原为生命本质。因此,许三观不是某一具体人物,而是民族苦难象征的艺术符号,他唤起并强化了我们对民族苦难历史的情绪记忆,进而使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苦难与如何去面对苦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苦难叙事 生命体验 生存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中的“历史”就是此时此刻──对余华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的一次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跃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55,共6页
关键词 余华 小说创作 广泛 《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 作品 真实 八十年 学习 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关于平等的小说——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达敏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4期72-76,共5页
1997年8月26日,余华为《许三观卖血记》韩文版作自序,声称"这是一本关于平等的书"。他没有直接说出许三观,而是说有这样一个人,他知道的事情很少,认识的人也不多,只有在自己生活的小城里行走他才不会迷路。当然,和其他人一样,他也有... 1997年8月26日,余华为《许三观卖血记》韩文版作自序,声称"这是一本关于平等的书"。他没有直接说出许三观,而是说有这样一个人,他知道的事情很少,认识的人也不多,只有在自己生活的小城里行走他才不会迷路。当然,和其他人一样,他也有一个家庭,有妻子和儿子;也和其他人一样,在别人面前显得有些自卑,而在自己的妻儿面前则是信心十足,所以他也就经常在家里骂骂咧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平等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 韩文版 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锋余华”的顺势之作——由《兄弟》反思“纯文学”的“先天不足”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邵燕君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兄弟》 余华 纯文学 《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 阅读习惯 电视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义与逻辑:再谈理解余华的几个入口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清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109,115,共13页
关于余华的研究,经过了一个非常有戏剧性的转折。早在九十年代,关于他的研究尚不成熟,少量文章质量非常之高,但是并没有成为一种流行的“大众知识”。而到了世纪之交以后,随着他九十年代前期接连推出的几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 关于余华的研究,经过了一个非常有戏剧性的转折。早在九十年代,关于他的研究尚不成熟,少量文章质量非常之高,但是并没有成为一种流行的“大众知识”。而到了世纪之交以后,随着他九十年代前期接连推出的几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逐渐被一般读者接受,关于他的研究也热了起来,一度时间里,“苦难”、“暴力”、“温情”、“救赎”等等说法,甚至“重回现实主义”等都成为了一种人尽皆知叫人读之不免心烦的稳定知识,在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论文中也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题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 《许三观卖血记》 人口 逻辑 九十年代 文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吃饱之后怎样──评余华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旭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76,共6页
关键词 余华 长篇小说 苦难 小说创作 中短篇小说 叙述语言 《许三观卖血记》 存在 首先 简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兄弟》的恶俗与学院批评的症候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光祖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兄弟》 学院批评 《许三观卖血记》 症候 恶俗 民间社会 复旦大学 《活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难与重复相依为命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炼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4-72,共9页
关键词 苦难 《许三观卖血记》 叙述 自身 重复 作品 形式 中将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岁出门远行》:一个成长的寓言 被引量:1
18
作者 萨支山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9-19,35,共2页
关键词 《十八岁出门远行》 《许三观卖血记》 寓言 《上海文学》 《北京文学》 川端康成 《活着》 1960年 1987年 创作小说 80年代 先锋小说 《收获》 长篇小说 90年代 张艺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华的小说《活着》与电影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立荣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90-291,共2页
关键词 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 福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余华长篇小说的精神取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善增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呼喊与细雨》对生存绝望的终极性追问,《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分别以生命力和人性之爱对生存绝望的拯救,构成了余华长篇小说精神探求不同的发展向度。
关键词 余华 长篇小说 精神取向 《呼喊与细雨》 《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 人性 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