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思维的考验——从叙事学角度看《记忆碎片》 |
余亚茹
|
《电影评介》
|
2012 |
2
|
|
2
|
试析电影符号在叙事中的作用——以影片《记忆碎片》为例 |
高宏飞
戈海涛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3
|
《罗曼蒂克消亡史》:碎片化叙事结构下的“另类”谍战片 |
高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4
|
从电影《记忆碎片》看影视叙事时间 |
唐喆
|
《电影评介》
|
2013 |
4
|
|
5
|
浅析影片《记忆碎片》的叙事策略 |
韩喆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6
|
《被掩埋的巨人》的倒U形叙事结构 |
张天歌
王钢
|
《戏剧之家》
|
2021 |
0 |
|
7
|
《记忆碎片》视听语言及主题浅析 |
强立横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8
|
文化记忆的多维图景呈现: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创作特征研究 |
杨钰琪
吴铁
|
《传媒论坛》
|
2024 |
0 |
|
9
|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之创伤叙事解读 |
申朝晖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0
|
中国电影的文化记忆考察——以国际电影节部分获奖影片为视角 |
李娟
|
《中原文化研究》
|
2014 |
4
|
|
11
|
非线性叙事下的观影效果彰显——谈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叙事特点 |
陈叶知
|
《电影评介》
|
2010 |
12
|
|
12
|
认知视角下的虚拟现实电影叙事 |
王跃华
|
《戏剧之家》
|
2016 |
2
|
|
13
|
温暖 青春 留白——《同桌的你》叙事分析 |
邵亚婕
胡凡刚
|
《电影评介》
|
2014 |
0 |
|
14
|
《改编剧本》的影像叙事建构 |
王猛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5
|
经由风俗之镜/径——杨志军《雪山大地》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意涵 |
王金胜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理想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案例——《夏天的故事》及融媒体时代的纪实美感 |
王潇
|
《戏剧之家》
|
2019 |
0 |
|
17
|
小径分叉的花园——拨开电影《时空旅行者的妻子》的时间迷雾 |
周晓红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8
|
是枝裕和电影中家庭的精神世界 |
王丹宁
|
《戏剧之家》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