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电影《让子弹飞》的蒙太奇手法运用
1
作者 黄敏妮 黄卓顺 胡金霖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8期67-69,共3页
在电影艺术中,蒙太奇手法是一种组接和构成的艺术手段。《让子弹飞》融合了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元素,因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湛的拍摄技术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该电影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希望能让读者对该片的电影语言有更... 在电影艺术中,蒙太奇手法是一种组接和构成的艺术手段。《让子弹飞》融合了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元素,因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湛的拍摄技术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该电影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希望能让读者对该片的电影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太奇 《让子弹飞》 商业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子弹飞》的语言、文化与社会符号的隐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天昊 孙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0-71,共2页
隐喻是电影艺术活动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体现在音响、色彩等各个方面。影片《让子弹飞》中则大量运用符号性隐喻,以幽默的语言符号、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符号及复杂的社会符号,细致刻画人物心理状态及性格特征、深刻揭示角色间矛盾并反映社... 隐喻是电影艺术活动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体现在音响、色彩等各个方面。影片《让子弹飞》中则大量运用符号性隐喻,以幽默的语言符号、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符号及复杂的社会符号,细致刻画人物心理状态及性格特征、深刻揭示角色间矛盾并反映社会现实,故事内容发人深省,情节发展曲折跌宕起伏,结局耐人寻味。本文通过对影片中人物对白语言、东西方文化元素及社会政治经济符号的分析,来阐释片中上述三者间的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语言符号 文化符号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子弹飞》的暴力叙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74,共2页
姜文导演执导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在2011年贺岁电影鏖战中犹如一粒"子弹"破空而出,连续打破了几个纪录,成为贺岁票房的最大赢家。影片的热映引发了影评界和广大观众的热议,笔者认为《让子弹飞》的成功得益于其特有的暴力叙事模式,... 姜文导演执导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在2011年贺岁电影鏖战中犹如一粒"子弹"破空而出,连续打破了几个纪录,成为贺岁票房的最大赢家。影片的热映引发了影评界和广大观众的热议,笔者认为《让子弹飞》的成功得益于其特有的暴力叙事模式,影片在充分继承原著精髓基础上,通过挖掘暴力的叙事功能和对暴力合理性、隐喻性和荒诞性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对传统暴力美学的扬弃,从而呈现出特有的艺术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暴力叙事 暴力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英雄主义者的后现代狂欢——论《让子弹飞》的美学风格 被引量:2
4
作者 侯夏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81-82,共2页
《让子弹飞》是姜文的一次后现代风格的英雄主义狂欢,片中塞满了对消费经济的指涉,导演不仅依靠电影的镜头语言和剪辑节奏,更重要的是借助对其他影片的戏仿与混成,以及影片的对白、音乐的戏仿与混成来构成这部商业大片。
关键词 《让子弹飞》 英雄主义 戏仿 混成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竟是“美救英雄”还是“英雄救美”——评姜文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5
5
作者 吕燕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6期23-25,共3页
《让子弹飞》是姜文2010年导演的一部新片。在这部电影中,众多"子弹男星群"在电影中的加盟亮相让业内人士惊呼,姜文这次是在誓为影坛男星"补钙",力证中国男星的阳刚之美。但为女性而拍的这部电影却给人一种霸气和... 《让子弹飞》是姜文2010年导演的一部新片。在这部电影中,众多"子弹男星群"在电影中的加盟亮相让业内人士惊呼,姜文这次是在誓为影坛男星"补钙",力证中国男星的阳刚之美。但为女性而拍的这部电影却给人一种霸气和强势征服女性的印象。仔细分析开来,也许姜文的英雄主义情怀和"男性图腾"在潜意识里作怪,导致他电影中的女性大都是花瓶的摆设、可有可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女性形象 英雄主义 男性图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消解的女性意识——评《让子弹飞》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被引量:1
6
作者 蒲子涵 陈强 《电影评介》 2011年第22期51-52,共2页
影片《让子弹飞》虽没有赤裸裸的情色演绎,但它却成为了男权文本的典型代表:在不断扩张的"雄性气质"和"女性附庸"的鲜明对照下,在"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和"妓女、间谍、弃妇"的角色反差下,女... 影片《让子弹飞》虽没有赤裸裸的情色演绎,但它却成为了男权文本的典型代表:在不断扩张的"雄性气质"和"女性附庸"的鲜明对照下,在"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和"妓女、间谍、弃妇"的角色反差下,女性意识被遮蔽甚至被消解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女性意识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子弹飞》:电影语言的魅力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莉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2-33,共2页
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子弹飞》作为贺岁片的一个异类,取得了极大的争议与反响,其近7亿的票房也令人惊讶。而如果仔细品味这部电影,我们可... 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子弹飞》作为贺岁片的一个异类,取得了极大的争议与反响,其近7亿的票房也令人惊讶。而如果仔细品味这部电影,我们可以发现电影语言、人物心理挖掘与艺术感染力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也是该电影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电影语言 心理挖掘 艺术感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让子弹飞》的语言隐喻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曲殿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0-101,共2页
2010年12月16日,改编自著名作家马识途的长篇小说集《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节并由姜文第四次担当导演拍摄的电影《让子弹飞》成为当年最早的贺岁片被搬上大银幕。截至2011年4月底,该电影下档,并取得了6.59亿元的总票房,成为中国... 2010年12月16日,改编自著名作家马识途的长篇小说集《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节并由姜文第四次担当导演拍摄的电影《让子弹飞》成为当年最早的贺岁片被搬上大银幕。截至2011年4月底,该电影下档,并取得了6.59亿元的总票房,成为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亚军。该电影延续了姜文一贯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利用多处隐喻,达成了自我表达和商业效果的双重成功,向中国电影界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让子弹飞》 语言特点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子弹飞》中的欲望符码与集体无意识 被引量:2
9
作者 卢伟 《艺苑》 2011年第5期85-87,共3页
电影《让子弹飞》追寻的是人的价值意义,其在破坏旧有道德常规的同时试图建构新的价值维度。唯有正确理解潜隐在影片"视觉奇观"、"欲望符码"下的集体无意识本质,才能准确窥探到浸透其里的原欲、官位、暴力崇尚乃至... 电影《让子弹飞》追寻的是人的价值意义,其在破坏旧有道德常规的同时试图建构新的价值维度。唯有正确理解潜隐在影片"视觉奇观"、"欲望符码"下的集体无意识本质,才能准确窥探到浸透其里的原欲、官位、暴力崇尚乃至种种国民性的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欲望符码 集体无意识 原欲 暴力 国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子弹飞》之老汤人物形象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2-73,共2页
《让子弹飞》中的老汤首先被定格为一个骗子,他贪财、贪色、贪生。但这样一个骗子在张麻子与黄四郎的较量中,从被迫到自愿,始终追随处于劣势的张麻子,至死不悔,违背了一贯贪财惜命的原则。老汤与张麻子的结盟从开始的同仇敌忾到后来的... 《让子弹飞》中的老汤首先被定格为一个骗子,他贪财、贪色、贪生。但这样一个骗子在张麻子与黄四郎的较量中,从被迫到自愿,始终追随处于劣势的张麻子,至死不悔,违背了一贯贪财惜命的原则。老汤与张麻子的结盟从开始的同仇敌忾到后来的基于相同价值追求,透露出人物更深层次的性格特征。他对刘邦的不屑以及提到"兖州牧、豫州牧"时的崇敬表情让我们意识到骗子老汤在贪财、贪色、贪生的个性外,仍然包含着对事功与德行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老汤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子弹飞》幽默元素与背后主题窥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士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10-111,共2页
《让子弹飞》是一部西部片,是一部以北洋军阀时期的传奇故事为背景的,在外景色调选取、人物衣着配置、各类道具使用等方面都与传统的美国西部影片相契合的电影。除幽默色彩以外,还有幽默背后引人深思的主题设计。本文将从对电影当中幽... 《让子弹飞》是一部西部片,是一部以北洋军阀时期的传奇故事为背景的,在外景色调选取、人物衣着配置、各类道具使用等方面都与传统的美国西部影片相契合的电影。除幽默色彩以外,还有幽默背后引人深思的主题设计。本文将从对电影当中幽默色彩内容的研究出发,以电影选材上的幽默性、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幽默性、电影语言上的幽默性等为主要分析点,探讨导演姜文是如何通过这些内容表现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内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幽默元素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子弹飞》中喜剧与暴力场景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中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2,共2页
姜文是一个具有强烈个人情怀和个人符号的电影导演,他能同时将“喜剧”和“暴力”这两种似乎不搭调的元素运用在他的电影中.纵览整部《让子弹飞》,处处充斥着喜剧元素和暴力场景,让人开怀大笑的同时也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次的《让... 姜文是一个具有强烈个人情怀和个人符号的电影导演,他能同时将“喜剧”和“暴力”这两种似乎不搭调的元素运用在他的电影中.纵览整部《让子弹飞》,处处充斥着喜剧元素和暴力场景,让人开怀大笑的同时也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次的《让子弹飞》再一次为“喜剧”正名,那就是真正的喜剧是高智商者的游戏,其取决于讲故事的手段,而不是故事本身有多深奥.本文先阐释《让子弹飞》中喜剧元素的运用,接着分析这部电影的暴力场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喜剧 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子弹飞》的戏剧化叙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琴 《戏剧之家》 2011年第3期52-54,共3页
姜文的电影新作《让子弹飞》运用戏剧化叙事技巧,不仅通过动作、冲突、情景、悬念、场面等戏剧要素展开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且通过戏剧化的表演、荒诞性的台词和夸张化的讽喻实现了对镜像叙事的超越与创新。
关键词 《让子弹飞》 戏剧性 戏剧化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讽喻到文化反思——析电影《让子弹飞》对小说《盗官记》的美学超越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元 《电影评介》 2011年第4期39-41,共3页
改编自马识途小说《盗官记》的电影《让子弹飞》兼收了票房胜利与好评如潮。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一部商业电影,它在兼具娱乐性的同时,又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情节与画面、费人思量的文化内涵,反讽、隐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呈现出传... 改编自马识途小说《盗官记》的电影《让子弹飞》兼收了票房胜利与好评如潮。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一部商业电影,它在兼具娱乐性的同时,又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情节与画面、费人思量的文化内涵,反讽、隐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呈现出传奇、浪漫、诡谲的美学风格,不仅实现了对原著小说的美学突破,也是对近几年来国产电影想象力匮乏局面的一次成功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盗官记》 文化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电影《让子弹飞》对原著的改编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金娟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9期64-65,68,共3页
姜文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改编自川籍著名作家马识途作品《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影片从人物、情节、主题、语言、环境、意象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准确把握好了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尺度,同时也保持了姜文自己的艺术个性... 姜文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改编自川籍著名作家马识途作品《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影片从人物、情节、主题、语言、环境、意象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准确把握好了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尺度,同时也保持了姜文自己的艺术个性,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盗官记》 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让子弹飞》的政治隐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倩 《电影评介》 2012年第5期46-47,50,共3页
《让子弹飞》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商业电影,商业化的外包,搞笑、刺激、稍许暴力色情的表现手法,可以为本片多得可喜的市场效益。可是,欢乐过后,似乎看得人一头雾水。的确,这大片背后的政治隐喻更令人费解,需要对中国革命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关键词 《让子弹飞》 政治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子弹飞》与暴力美学
17
作者 吕莹莹 白念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3,共2页
《让子弹飞》作为一部作者电影,映照了导演姜文的成长经历和价值体现,融合了具有姜文主观色彩的英雄主义、死亡情结、兄弟情谊、侠义精神等因素,成为该片最具魅力的美学亮点,尤其是影片所表现出的劫富济贫、惩恶扬善的暴力行为,符合暴... 《让子弹飞》作为一部作者电影,映照了导演姜文的成长经历和价值体现,融合了具有姜文主观色彩的英雄主义、死亡情结、兄弟情谊、侠义精神等因素,成为该片最具魅力的美学亮点,尤其是影片所表现出的劫富济贫、惩恶扬善的暴力行为,符合暴力美学的生成语境,也符合普通观众的审美意趣,在和平年代令人们重温了那个激情似火的岁月,而在影片中所体现出的暴力美学,可以直接追溯到香港著名导演吴宇森的"英雄系列"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暴力美学 英雄主义 死亡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子弹飞》:鸿门盛宴狂欢后的孤独挽歌
18
作者 王文中 王成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3-54,共2页
作为导演和演员,姜文都非常成功,他以疯狂的艺术精神在电影商业化浪潮中追求"经典"与"传奇",改写着当代中国艺术电影的历史。贺岁喜剧大片《让子弹飞》,以他近乎偏执的"艺术至上"观念,手法戏谑幽默、隐喻互文,将你来我往的官匪冲... 作为导演和演员,姜文都非常成功,他以疯狂的艺术精神在电影商业化浪潮中追求"经典"与"传奇",改写着当代中国艺术电影的历史。贺岁喜剧大片《让子弹飞》,以他近乎偏执的"艺术至上"观念,手法戏谑幽默、隐喻互文,将你来我往的官匪冲突,用层出不穷的搞笑台词,在黑色与血腥中打拼着中国电影商业化与艺术性的孤独王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电影美学 姜文 商业化 挽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让子弹飞》的政治隐喻与符号研究
19
作者 袁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97-99,共3页
由姜文执导的国产贺岁片《让子弹飞》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影片中幽默搞笑的人物对话与独特的喜剧色彩迎合了观众在新年之际追求轻松、喜悦的观影目的。而片中的经典台词更是成为观众追捧和热议的... 由姜文执导的国产贺岁片《让子弹飞》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影片中幽默搞笑的人物对话与独特的喜剧色彩迎合了观众在新年之际追求轻松、喜悦的观影目的。而片中的经典台词更是成为观众追捧和热议的话题。然而这诙谐、幽默的叙事主题风格之下却暗含着一个极为深刻的政治寓言。笔者从政治角度出发,细致分析了影片中的政治隐喻与政治符号,并探究了影片主题中暗含的政治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让子弹飞》 政治隐喻 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子弹飞》中戏剧化的人物表现
20
作者 张东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72,共2页
《让子弹飞》不是简单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戏,而是姜文雕塑自我英雄形象的表演戏,这个过程是在情节的推进中,靠着戏剧化的手法一步步完成的。在张麻子和黄四郎的斗争过程中,影片没有呈现斗争双方应展现的那种痛苦的挣扎与焦灼,而是戏剧化... 《让子弹飞》不是简单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戏,而是姜文雕塑自我英雄形象的表演戏,这个过程是在情节的推进中,靠着戏剧化的手法一步步完成的。在张麻子和黄四郎的斗争过程中,影片没有呈现斗争双方应展现的那种痛苦的挣扎与焦灼,而是戏剧化地神化了张麻子的英明威力,弱化了黄四郎的抵抗力量,使得一场异常艰苦的斗争变成了一场表演成分非常高的戏剧。戏剧化手法用得频繁了,人物形象就容易"失真",也使得整部影片喜剧化,"失去了含泪的笑"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戏剧化 人物表现 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