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路向——《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述评 |
魏琛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5
|
|
2
|
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演变规律和研究动态 |
荣正浩
汪少华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语隐喻对比研究 |
宋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4
|
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应用及跨学科研究——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综述 |
辛斌
李曙光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5
|
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 |
王德春
张辉
|
《外语研究》
|
2001 |
83
|
|
6
|
从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角度看汉语否定表达——评《汉语否定表达的认知研究和逻辑分析》 |
张静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7
|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
曾君
陆方喆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3 |
10
|
|
8
|
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
张绍全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9
|
当代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第八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论文分析 |
李福印
|
《外语研究》
|
2004 |
32
|
|
10
|
汉语语法研究的互动语言学方法论启示 |
刘锋
张京鱼
|
《山东外语教学》
|
2020 |
4
|
|
11
|
新世纪语言学研究当与哲学紧密结合——基于后现代人本观的认知语言学 |
王寅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2
|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实证周期” |
张炜炜
Nian Liu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3
|
认知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之路——首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
刘玉梅
王娟
井自纯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14
|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评介 |
黄缅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5
|
从本族人语感看汉语的“词”——评王立《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王洪君
|
《语言科学》
|
2006 |
2
|
|
16
|
本体论视角下认知语言学方法论及研究方法的发展 |
周红英
|
《外语与翻译》
|
2015 |
5
|
|
17
|
评申小龙的文化语言学理论——《汉语句型研究》读后 |
戴昭铭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8
|
立足汉语,面向世界——中国语言学研究理念漫谈 |
麦耘
|
《语言科学》
|
2006 |
3
|
|
19
|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语语法的问题 |
李英哲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3 |
1
|
|
20
|
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 |
曾昭聪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