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路向——《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
作者 魏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0,共10页
Shu,Zhang&Zhang主编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2019)是对认知语言学在中国30余年来研究现状的全面评述,突出了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3大转向,指出了语言学理论本土化研究的重要性。该书全面梳理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议题、研究... Shu,Zhang&Zhang主编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2019)是对认知语言学在中国30余年来研究现状的全面评述,突出了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3大转向,指出了语言学理论本土化研究的重要性。该书全面梳理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议题、研究范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导向作用。文章对该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前沿性与应用性、本土性和导向性、批判反思性与主动求变性、交叉融合性与双向互动性"等特色进行了评述,并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指导从科学哲学研究范式、跨学科深度融合发展模型、跨语言对比验证研究及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4个维度展望了基于汉语事实的认知语言学本土化研究路向。基于《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汉语特异性的语言事实研究将成为认知语言学理论创新的重要路向之一。认知语言学理论创新与汉语语法理论体系创建是一个生态系统,二者形成一种有机、双向互动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给养,汉语语法研究反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创新。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创新的不断深入,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备、健壮。文章对中国认知语言学界及其他语言学流派进一步深入研究汉语事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本土化与理论创新 融合模型 内外部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演变规律和研究动态 被引量:2
2
作者 荣正浩 汪少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112,共10页
本文旨在探究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演变规律、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近50年来,认知语言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并与其他学科交叉互动,历久弥新。其嬗变呈现以下五个特征:研究内容不断扩增,从理论创建走向理论修补和完善;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从内省... 本文旨在探究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演变规律、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近50年来,认知语言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并与其他学科交叉互动,历久弥新。其嬗变呈现以下五个特征:研究内容不断扩增,从理论创建走向理论修补和完善;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从内省的认知机制探索到实证的神经机制验证;研究视角不断更新,从语言与认知研究走向语言与认知、社会和语用互动的多视角研究;研究对象不断多元,从单一认知语言学科走向认知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维度不断丰富,从理论引介与英语研究走向理论应用与本土化研究及其汉语研究。认知语言学理论本体推陈出新,并且不断向邻近学科辐射,呈现理论本体进一步“再语境化”、学科整合及本土化研究加强的发展态势和多维发展、适用面广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演变规律 整合融通 研究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语隐喻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X期35-36,共2页
隐喻是人们认识自己周围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对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才能够根据隐喻对比的普遍性和文化一致性、系统性认清隐喻的本质和重要性,而且以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人... 隐喻是人们认识自己周围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对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才能够根据隐喻对比的普遍性和文化一致性、系统性认清隐喻的本质和重要性,而且以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人体、情感、时间和空间隐喻上的语言表述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所以研究英汉隐喻对比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汉语 隐喻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应用及跨学科研究——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0
4
作者 辛斌 李曙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于2006年5月13日至1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接受与新进展、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认知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等三个方面对本届大会的交流论文进行述评,以期对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现...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于2006年5月13日至1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接受与新进展、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认知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等三个方面对本届大会的交流论文进行述评,以期对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现状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并就其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理论创新 理论应用 跨学科研究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83
5
作者 王德春 张辉 《外语研究》 2001年第3期1-10,共10页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探索 ,认知语言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语言研究范式和方法 ,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研究现状 方法论 隐喻 转喻 心理空间 概念整合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角度看汉语否定表达——评《汉语否定表达的认知研究和逻辑分析》
6
作者 张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由袁毓林撰写的《汉语否定表达的认知研究和逻辑分析》一书,从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角度阐述了汉语几种否定表达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运用逻辑语义学方法分析显性否定表达和隐性否定表达的语义结构特点,揭示了它们在断言、推论、预设和... 由袁毓林撰写的《汉语否定表达的认知研究和逻辑分析》一书,从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角度阐述了汉语几种否定表达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运用逻辑语义学方法分析显性否定表达和隐性否定表达的语义结构特点,揭示了它们在断言、推论、预设和焦点结构方面的同异。该书构建了语言使用者在获取复杂的否定表达的语义解释时,可能采用的自上而下的概率性的处理策略,以及所受到的惯例、仪式和道义等社会心理原则约束,从而展示了一种基于语言运用的汉语语法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表达 汉语语法 功能语言学 认知研究 逻辑分析 语义结构 逻辑语义学 语言使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被引量:10
7
作者 曾君 陆方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认知语言学注重语言的认知性和社会的文化性,强调语义、句法、语用的统一,其许多概念与第二语言教学有密切关系。文章重点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隐喻、识解和构式语法理论,并说明了它们在词汇、语法和短语、句式教学中的作用。在... 认知语言学注重语言的认知性和社会的文化性,强调语义、句法、语用的统一,其许多概念与第二语言教学有密切关系。文章重点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隐喻、识解和构式语法理论,并说明了它们在词汇、语法和短语、句式教学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还考察了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情况,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第二语言教学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绍全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107,共7页
多义词的习得尤其对外语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一大难题。把认知语言学的多义性理论应用于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教学实践,通过对英译汉和汉译英所收集的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1)了解目标词义项之间联系认知理据的实验组受试在目标... 多义词的习得尤其对外语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一大难题。把认知语言学的多义性理论应用于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教学实践,通过对英译汉和汉译英所收集的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1)了解目标词义项之间联系认知理据的实验组受试在目标词的短时习得、长时习得和产出能力方面均大大优于对照组受试;(2)实验组受试的短时习得和长时习得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义词 习得 实证研究 认知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第八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论文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福印 《外语研究》 2004年第3期1-3,9,共4页
本文统计分析了第八届认知语言学国际会议宣读的三百三十七篇论文的题目。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十四个较大的热点领域。全文共四大部分 ,包括背景简介、方法论。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研究热点 认知语言学国际会议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研究的互动语言学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锋 张京鱼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4期63-72,共10页
本文首先揭示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和汉语语法研究在研究范式上存在的共性,进而指出当前汉语语法研究存在的过渡依赖结构主义视角、语料规模小代表性不足、过于注重语法规则表层现象挖掘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互动研究视... 本文首先揭示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和汉语语法研究在研究范式上存在的共性,进而指出当前汉语语法研究存在的过渡依赖结构主义视角、语料规模小代表性不足、过于注重语法规则表层现象挖掘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互动研究视角、会话分析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三个层面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方法论启示。本文指出,汉语语法研究应以互动语言学的“互动”核心研究理念为主线,采用“基于自然口语语料”的会话分析方法,结合微观层面上的单个分析和宏观层面上的整体探讨对汉语语法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研究 互动语言学 互动研究视角 会话分析研究方法 理论构建研究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语言学研究当与哲学紧密结合——基于后现代人本观的认知语言学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共3页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我们当尽早走出"纯语言"研究的模式。笔者认为,首当其冲者,语言学家应坚持走与"哲学"紧密结合的道路,这一道理显而易见,毋庸置疑。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 哲学 人本观 后现代 语言学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实证周期”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炜炜 Nian Liu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3,29,共7页
本文从"实证——定量——多元统计"的思路论证了认知语言学方法论的发展理据,指出认知语言学研究应遵循"实证周期"的指导思想,对语言现象进行客观、科学的描述。并分别从研究假设的提出、实证数据的收集以及数据的... 本文从"实证——定量——多元统计"的思路论证了认知语言学方法论的发展理据,指出认知语言学研究应遵循"实证周期"的指导思想,对语言现象进行客观、科学的描述。并分别从研究假设的提出、实证数据的收集以及数据的定量分析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如何在"实证周期"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认知语言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实证周期 定量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之路——首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玉梅 王娟 井自纯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8-160,共3页
2019年11月10—11日,首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成功召开,并成立了体认语言学专委会。研讨会以"认知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之路"为主题,以"体认语言学与后现代哲学""体认语言学的学科体系"&q... 2019年11月10—11日,首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成功召开,并成立了体认语言学专委会。研讨会以"认知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之路"为主题,以"体认语言学与后现代哲学""体认语言学的学科体系""体验的维度与体认原则""语言现象的体认解读""体认与语言习得"为议题,开展了20场报告。来自四个国家、120多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本次会议有三个鲜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语大学 后现代哲学 本土化研究 认知语言学 体认 学科体系 国际研讨会 语言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评介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实证研究方法 评介 研究 引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本族人语感看汉语的“词”——评王立《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洪君 《语言科学》 2006年第5期107-110,共4页
关键词 语言学研究 汉语 社会 王立 “词” 语感 族人 2003年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论视角下认知语言学方法论及研究方法的发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红英 《外语与翻译》 2015年第2期39-44,0,共6页
认知语言学的本体论经历了语言作为大脑官能到作为社会产物的发展,研究方法也从内省思辨转向实证为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认知语言学走向了基于用法、基于强调社会文化语境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使得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也有了诠释学的本... 认知语言学的本体论经历了语言作为大脑官能到作为社会产物的发展,研究方法也从内省思辨转向实证为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认知语言学走向了基于用法、基于强调社会文化语境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使得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也有了诠释学的本体论视角和特征。本文从本体论对于方法论及研究方法的要求和影响来探讨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方法论 研究方法 认知语言学 认知社会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申小龙的文化语言学理论——《汉语句型研究》读后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昭铭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21,共6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语言学界发生的最有意思的事情,也许就是文化语言学的兴起。八十年代新兴的语言学分支学科不少,为什么说文化语言学最有意思?这不仅是因为“文化”这一难以索解的“斯芬克斯之谜”的介入给看来似乎枯燥乏味的语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语言学界发生的最有意思的事情,也许就是文化语言学的兴起。八十年代新兴的语言学分支学科不少,为什么说文化语言学最有意思?这不仅是因为“文化”这一难以索解的“斯芬克斯之谜”的介入给看来似乎枯燥乏味的语言学平添了几分浪漫的韵味,也不仅是因为申小龙论著中某些不无偏颇的断语或缺乏敬意的措辞可能破坏人们常识或感情方面天平的平衡,更主要的是因为申氏的搞法特殊。不少搞文化语言学研究的人,都认定文化语言学是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在语言和文化交叉渗透的夹缝中开辟疆场,而申小龙却偏要在汉语的人文性的本体论上立论,认为汉语语言学只能是文化语言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言学 汉语句型 汉语语法学 读后 汉语句法 中国语言学 传统语法 汉语研究 表达功能 “人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汉语,面向世界——中国语言学研究理念漫谈 被引量:3
18
作者 麦耘 《语言科学》 2006年第2期62-65,共4页
按这组语言学理论研究笔谈是由本刊编委胡明扬教授发起的。胡明扬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理论的建设,也非常关心本刊的发展,不仅提议本刊要重视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建设,还亲自组稿,撰写了语,胡明扬教授这种对中国语言学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 按这组语言学理论研究笔谈是由本刊编委胡明扬教授发起的。胡明扬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理论的建设,也非常关心本刊的发展,不仅提议本刊要重视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建设,还亲自组稿,撰写了语,胡明扬教授这种对中国语言学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让我们深为感佩。语言学理论是语言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任何科学的语言研究,不论明言与否,都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国外语言学特别重视理论探索,因此语言理论不断创新,20世纪语言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阶段就得益于这种不断创新的追求。我国语言学界重视事实,这也是一种理论倾向,自有其长处,无可厚非,但是长期不重视,甚至忽视理论探索,不支持理论论争,恐怕也是一种缺陷。我国语言学要自立于世界语言学之林,不能永远追随国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必须重视语言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这组语言学理论研究笔谈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从宏观上对语言学发展大势的思考,也有从微观上探讨语言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既有分析汉语的,也有调查研究民族语言的。我们希望开展平心静气、友好善意的科学讨论,切磋琢磨,共同前进;《语言科学》刊发论文的学术规范也一贯要求对不同观点应以理服人,不宜讽刺挖苦,嘲弄伤人,更不宜断章取义,曲解原意。切磋性的文章更应力求用词平和,与人为善。另外,被批评者也有反批评的权利,不过同样希望在切磋探讨中富有学者风度。本刊愿意和语言学界一起为营造一个自由、坦诚、友好的学术探讨和争论的良好氛围而共同努力。本期刊发的这组语言学理论研究笔谈的文章是2006年第1期的继续,本年度的语言学理论研究笔谈也到此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世界 汉语研究 语言学研究 三个“面向” 中国 北京景山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 面向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 面向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语语法的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英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3年第1期57-62,共6页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说明了比喻在汉语日常语言中的重要性,讨论了语言中如何以空间上下来比喻感觉好坏及特殊句型等问题.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汉语语法 空间 比喻 句型 补语搭配 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昭聪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4-77,共4页
应用语言学研究与汉语词源研究相结合,具有理论与实际两方面的意义;把汉语词源研究纳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进行研究,可以从汉语词源与语言教学、汉语词源与语文规范、汉语词源与辞书编纂等不同角度进行。
关键词 应用语言学 词源研究 汉语 语言学研究 语言教学 语文规范 辞书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