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救吾先生》的纪实影像风格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杰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0-92,共3页
2015年上映的《解救吾先生》由丁晟执导,改编自真实事件。影片上映后,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近年来中国犯罪警匪片的典范之作。影片最特出之处,就在于其将犯罪警匪片演绎得如纪实片般真实,尤其是原型事件的当事人吴若甫加入剧... 2015年上映的《解救吾先生》由丁晟执导,改编自真实事件。影片上映后,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近年来中国犯罪警匪片的典范之作。影片最特出之处,就在于其将犯罪警匪片演绎得如纪实片般真实,尤其是原型事件的当事人吴若甫加入剧组并参演,进一步保证了影片与真实事件的无缝对接。真实的质感使影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文章从镜头处理、题材选取与改编、情感氛围营造三方面,分析《解救吾先生》的纪实影像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救吾先生》 丁晟 影像风格 纪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解救吾先生》的接受美学解读
2
作者 杨滟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88,共3页
接受美学是21世纪商业电影创作的重要理论,甚至成为衡量一部商业电影是否成功的标尺。在电影的市场经济面前,诸多以观众为主体、为核心的商业电影应运而生,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才是电影创作的审美标准。影片《解救吾先生》取材于... 接受美学是21世纪商业电影创作的重要理论,甚至成为衡量一部商业电影是否成功的标尺。在电影的市场经济面前,诸多以观众为主体、为核心的商业电影应运而生,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才是电影创作的审美标准。影片《解救吾先生》取材于真实的犯罪案件,很容易被拍成严肃的警匪正剧,可在导演丁晟的凌厉剪辑和快节奏叙事风格下,该片成为近年来难得的商业佳片,真正做到了在接受美学的规范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救吾先生》 接受美学 艺术特征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叙事学视角下的《解救吾先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冬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88-90,共3页
2015年上映的警匪片《解救吾先生》是中国警匪类型片的突破型作品。导演丁晟利用电影叙事学原理,巧妙地将电影的时空架构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正是这种处理使得现实中22个小时的人质解救过程被演绎成100多分钟时长的电影。影片在叙事上具... 2015年上映的警匪片《解救吾先生》是中国警匪类型片的突破型作品。导演丁晟利用电影叙事学原理,巧妙地将电影的时空架构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正是这种处理使得现实中22个小时的人质解救过程被演绎成100多分钟时长的电影。影片在叙事上具有独特的风格:以纪实主义为基调,叙事节奏感强烈,电影时空的多重交错。文章即以此为切入点,从雕刻时间,镂刻空间,视点、类型化元素与细节三方面,以电影叙事学观照《解救吾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救吾先生》 丁晟 电影叙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艺术真实角度解析《解救吾先生》
4
作者 卢文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95-97,共3页
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真实,是电影艺术的美学理想之一。让观众在升华的美学意象中获得触动与共鸣,利用电影艺术的虚拟空间帮助观众认清自己生活的真实,都是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追求。基于"吴若甫绑架案"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解救... 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真实,是电影艺术的美学理想之一。让观众在升华的美学意象中获得触动与共鸣,利用电影艺术的虚拟空间帮助观众认清自己生活的真实,都是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追求。基于"吴若甫绑架案"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解救吾先生》,以生活的真实构筑艺术的高度,在还原历史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相对真实的艺术空间。《解救吾先生》从艺术的真实角度出发,以去"奇观化"的方式赋予警匪片新的定义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救吾先生》 艺术真实 电影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