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述国事变迁 观人生沉浮——颜之推《观我生赋》初探
被引量:
4
1
作者
秦元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颜之推的《观我生赋》是一篇叙事性作品 ,其创作时间应在北周武帝建德六年 (577)至静帝大象二年(580 )之间。此赋独特之处在于反思历史与观照人生 ,在于作者对故国、对命运的理性思索。而这种重叙事、重理性的特点与北朝文风的影响是分...
颜之推的《观我生赋》是一篇叙事性作品 ,其创作时间应在北周武帝建德六年 (577)至静帝大象二年(580 )之间。此赋独特之处在于反思历史与观照人生 ,在于作者对故国、对命运的理性思索。而这种重叙事、重理性的特点与北朝文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之推
《观我生赋》
南北朝文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谈《哀江南赋》的著作年代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仲镛
《中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3期66-69,共4页
《哀江南赋》在我国赋史上是一篇划时代的作品。它以哀梁亡为主题,展现了那一时期广阔的历史场面,又总结了梁亡的历史教训,而以自己的身世之感,乡关之思,注入其中。千百年来,犹然震撼着与他有类似历乱遭逢的文人学士的心灵,因而从中汲...
《哀江南赋》在我国赋史上是一篇划时代的作品。它以哀梁亡为主题,展现了那一时期广阔的历史场面,又总结了梁亡的历史教训,而以自己的身世之感,乡关之思,注入其中。千百年来,犹然震撼着与他有类似历乱遭逢的文人学士的心灵,因而从中汲取养料或规仿制作者,不乏其人。 就在他赋成不久的当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它就曾经对某些重要作家产生过巨大影响,使他们不能自已于言,明显地表现在其相应的作品之中。如颜之推的《观我生赋》和魏收的《为东魏檄梁文》,就是两篇这样的作品。兹分别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江南
赋》
魏收
作品
学士
《观我生赋》
作家
北齐
艺文类聚
主题
《魏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哀江南赋》的艺术结构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念先
《中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3期61-65,共5页
《哀江南赋》是北周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代表作。这篇自传性的骈赋,叙述了作者的家世与经历;形象地描绘了梁王朝由盛到衰以至覆亡的全过程,展示出广阔而复杂的历史画卷;抒发了作者对梁王朝无限悼念之情。它被人们誉为“史诗”或“赋史”,...
《哀江南赋》是北周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代表作。这篇自传性的骈赋,叙述了作者的家世与经历;形象地描绘了梁王朝由盛到衰以至覆亡的全过程,展示出广阔而复杂的历史画卷;抒发了作者对梁王朝无限悼念之情。它被人们誉为“史诗”或“赋史”,是骈文中“横绝千古.永世不磨的压卷之巨作”。 自传性的骈赋,在《哀江南赋》前后还有沈炯的《归魂赋》和颜之推的《观我生赋》。沈赋早于庾赋二十余年,颜赋的创作与庾赋差不多同时。它们都是以描叙个人经历为线索来剪裁、组织题材的。对侯景之乱与江陵败亡的史实,均有所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江南
赋》
艺术结构
《观我生赋》
历史画卷
个人经历
骈
赋
自传性
庾信
王朝
骈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颜之推丙子岁(556)“自陕奔邺”之行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光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179,共8页
江陵覆亡之后,被西魏掳至关中的颜之推,为了返回南朝故国的一线希望,举家冒死自西魏弘农郡(陕州)夜渡黄河砥柱天险,由水路投奔北齐邺都,史称“勇决”。具体缘由、时间、路线等细节均有待疏通、辨析、考证。对于“江陵高伟”的发现,则具...
江陵覆亡之后,被西魏掳至关中的颜之推,为了返回南朝故国的一线希望,举家冒死自西魏弘农郡(陕州)夜渡黄河砥柱天险,由水路投奔北齐邺都,史称“勇决”。具体缘由、时间、路线等细节均有待疏通、辨析、考证。对于“江陵高伟”的发现,则具有社会史意义。反思颜氏相关诗、赋作品的史料价值,亦可增进对于中古文学文体观念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之推
自陕奔邺
《观我生赋》
中古黄河水路
砥柱天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颜氏家训·勉学篇》读后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大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共1页
北齐黄门侍郎、隋学士颜之推,一生坎坷,历官南北朝,宦海浮沉,“三为亡国之人”(《观我生赋》自注),对于风俗时尚、官场内幕,了解甚深。《颜氏家训》是他留给子弟的庭训、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勉学篇》专讲读书学习,其中对贵游子弟的批...
北齐黄门侍郎、隋学士颜之推,一生坎坷,历官南北朝,宦海浮沉,“三为亡国之人”(《观我生赋》自注),对于风俗时尚、官场内幕,了解甚深。《颜氏家训》是他留给子弟的庭训、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勉学篇》专讲读书学习,其中对贵游子弟的批评及学以致用的主张,今日读来,仍有新鲜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家训》
南北朝
北齐
学士
颜之推
读书
《观我生赋》
读后
批评
“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述国事变迁 观人生沉浮——颜之推《观我生赋》初探
被引量:
4
1
作者
秦元
机构
山东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文摘
颜之推的《观我生赋》是一篇叙事性作品 ,其创作时间应在北周武帝建德六年 (577)至静帝大象二年(580 )之间。此赋独特之处在于反思历史与观照人生 ,在于作者对故国、对命运的理性思索。而这种重叙事、重理性的特点与北朝文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
颜之推
《观我生赋》
南北朝文风
Keywords
Yan Zhitui
Guan Wo Sheng Fu
writing style of South and North Dynast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谈《哀江南赋》的著作年代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仲镛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3期66-69,共4页
文摘
《哀江南赋》在我国赋史上是一篇划时代的作品。它以哀梁亡为主题,展现了那一时期广阔的历史场面,又总结了梁亡的历史教训,而以自己的身世之感,乡关之思,注入其中。千百年来,犹然震撼着与他有类似历乱遭逢的文人学士的心灵,因而从中汲取养料或规仿制作者,不乏其人。 就在他赋成不久的当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它就曾经对某些重要作家产生过巨大影响,使他们不能自已于言,明显地表现在其相应的作品之中。如颜之推的《观我生赋》和魏收的《为东魏檄梁文》,就是两篇这样的作品。兹分别论之。
关键词
《哀江南
赋》
魏收
作品
学士
《观我生赋》
作家
北齐
艺文类聚
主题
《魏书》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哀江南赋》的艺术结构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念先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3期61-65,共5页
文摘
《哀江南赋》是北周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代表作。这篇自传性的骈赋,叙述了作者的家世与经历;形象地描绘了梁王朝由盛到衰以至覆亡的全过程,展示出广阔而复杂的历史画卷;抒发了作者对梁王朝无限悼念之情。它被人们誉为“史诗”或“赋史”,是骈文中“横绝千古.永世不磨的压卷之巨作”。 自传性的骈赋,在《哀江南赋》前后还有沈炯的《归魂赋》和颜之推的《观我生赋》。沈赋早于庾赋二十余年,颜赋的创作与庾赋差不多同时。它们都是以描叙个人经历为线索来剪裁、组织题材的。对侯景之乱与江陵败亡的史实,均有所反映。
关键词
《哀江南
赋》
艺术结构
《观我生赋》
历史画卷
个人经历
骈
赋
自传性
庾信
王朝
骈文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颜之推丙子岁(556)“自陕奔邺”之行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光兴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179,共8页
文摘
江陵覆亡之后,被西魏掳至关中的颜之推,为了返回南朝故国的一线希望,举家冒死自西魏弘农郡(陕州)夜渡黄河砥柱天险,由水路投奔北齐邺都,史称“勇决”。具体缘由、时间、路线等细节均有待疏通、辨析、考证。对于“江陵高伟”的发现,则具有社会史意义。反思颜氏相关诗、赋作品的史料价值,亦可增进对于中古文学文体观念的认识。
关键词
颜之推
自陕奔邺
《观我生赋》
中古黄河水路
砥柱天险
Keywords
Yan Zhitui
from Shanzhou to Ye
Guanwosheng fu
the Yellow River waterway in the middle period
Dizhu Mount
分类号
G7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颜氏家训·勉学篇》读后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大生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共1页
文摘
北齐黄门侍郎、隋学士颜之推,一生坎坷,历官南北朝,宦海浮沉,“三为亡国之人”(《观我生赋》自注),对于风俗时尚、官场内幕,了解甚深。《颜氏家训》是他留给子弟的庭训、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勉学篇》专讲读书学习,其中对贵游子弟的批评及学以致用的主张,今日读来,仍有新鲜之感。
关键词
《颜氏家训》
南北朝
北齐
学士
颜之推
读书
《观我生赋》
读后
批评
“三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述国事变迁 观人生沉浮——颜之推《观我生赋》初探
秦元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谈《哀江南赋》的著作年代
王仲镛
《中国文学研究》
198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哀江南赋》的艺术结构
周念先
《中国文学研究》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颜之推丙子岁(556)“自陕奔邺”之行
吴光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颜氏家训·勉学篇》读后
李大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