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0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城市化发展的理论高参简评《西部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1
作者 王子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西部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简评 何炼成 韦苇 刘新权 西部大开发 目标模式 户籍制度 人口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经济费用效益多维度研究
2
作者 刘丽琴 邢燕婷 +2 位作者 于松伟 李明阳 刘巍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外部性决定了在判断项目经济性时应开展全面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为响应项目可研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的最新要求,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经济费用效益的多维度研究。首先,从政府、企业和民众3个维度识别经济费用和效益,建立3级... 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外部性决定了在判断项目经济性时应开展全面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为响应项目可研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的最新要求,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经济费用效益的多维度研究。首先,从政府、企业和民众3个维度识别经济费用和效益,建立3级定量+定性指标体系,将定量指标由5项扩展至13项,新增14项定性指标;其次,开展关键指标分析方法研究,提出拉动GDP、促进财政收入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量化方法,突破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对宏观经济贡献评价难点,并改进节约时间效益、减少疲劳效益和减少交通事故效益的计算方法;最后,明确可纳入和不纳入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流量表的指标分别为9项和4项,并结合案例全面评价项目经济费用效益,为项目前期决策提供支持,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经济费用效益 社会效益 可持续发展 多维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锋 《西北人口》 2006年第3期53-57,共5页
目前宁夏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村青壮年人口,主要流向是从农村和回汉杂居地区流向城镇、外来人口大部分来自本区,外省流入人口以邻近省份就近流入为主,人口的流出——农村多于城镇、川区多于山区、长期多于短期。宁夏目前的人口流动符合... 目前宁夏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村青壮年人口,主要流向是从农村和回汉杂居地区流向城镇、外来人口大部分来自本区,外省流入人口以邻近省份就近流入为主,人口的流出——农村多于城镇、川区多于山区、长期多于短期。宁夏目前的人口流动符合经济规律,具有合理性,对经济社会发展利大于弊,能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农村人口流动也会给农村社会经济和城市的稳定发展带来若干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社会经济发展 对策 城市化进程 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林筠 李随成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5-98,共4页
应用多方面统计资料对我国目前定义的西部地区12个省市的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东、西部地区GDP、人均GDP的比较,将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研究了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西部地区人均GDP及第二、三产业... 应用多方面统计资料对我国目前定义的西部地区12个省市的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东、西部地区GDP、人均GDP的比较,将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研究了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西部地区人均GDP及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的关系,指出了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滞后是经济发展缓慢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从经济增长到社会和谐发展的考量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婧 赵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9,共11页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反映在城市的规模、城市化水平等方面,也必然表现出很大的区域差异和不均衡的特征。因此,仅从总量上研究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问题,并不能深入揭示我国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城...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反映在城市的规模、城市化水平等方面,也必然表现出很大的区域差异和不均衡的特征。因此,仅从总量上研究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问题,并不能深入揭示我国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城市化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因而不应局限于经济增长的测度和分析。从城市化质量入手,对我国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度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揭示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经济增长 社会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兼谈回族经济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志福 米寿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发展研究 回族经济 地区社会经济 少数民族地区 发达地区 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东部地区 贫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社会体育、体育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马志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8-39,71,共3页
对西部地区社会体育、体育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封闭的地理环境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使得该地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淡漠,东西部体育发展程度相差甚远。西部地区要抓住西... 对西部地区社会体育、体育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封闭的地理环境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使得该地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淡漠,东西部体育发展程度相差甚远。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借助外部力量,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旅游产业,逐步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社会体育和体育经济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社会体育 体育经济 发展对策 西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校科研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戴平 陈志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0-68,共9页
全面振兴西部高等教育、构建高质量新发展格局,须提升西部高校科研效率及其社会服务水平。通过DEA视窗分析模型测算西部大开发20年西部高校科研效率,并采用耦合协调度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西部高校科研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 全面振兴西部高等教育、构建高质量新发展格局,须提升西部高校科研效率及其社会服务水平。通过DEA视窗分析模型测算西部大开发20年西部高校科研效率,并采用耦合协调度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西部高校科研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西部高校科研发展迅速,但与东中部仍存在较大差距;西部高校科研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但总体呈向好趋势;西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大,西九省高校科研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西部高校科研各指标与社会经济发展间关联性均较高,其中,科研资金投入影响程度最强而国家级科技成果获奖最弱。基于结论提出应多渠道加大对西部高校科研支持力度,重视精准扶持,构建西部科技转换大平台,打造西部科研人才集聚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科研 社会经济发展 DEA视窗分析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煤矿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乔兴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56,共8页
煤炭行业中的大型国有煤矿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普遍举步维艰、亏损严重 ,而依托这些大型煤矿形成的煤炭城市也陷入了困境。课题组对黑龙江省四大煤城 (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 )进行了调查走访 ,提出了煤矿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 煤炭行业中的大型国有煤矿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普遍举步维艰、亏损严重 ,而依托这些大型煤矿形成的煤炭城市也陷入了困境。课题组对黑龙江省四大煤城 (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 )进行了调查走访 ,提出了煤矿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煤矿城市 人口 资源 环境 经济 社会 协调发展 调查研究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利用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10
作者 刘丁扬 吴建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23,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档案部门要将全会精神与档案工作相结合,推动档案工作现代化,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在这一新的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档案部门要将全会精神与档案工作相结合,推动档案工作现代化,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在这一新的历史阶段,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档案部门必须进一步深化档案利用体系的建设,加快推进档案的开放和共享,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能力,以更高效的方式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时代同步,推动档案利用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变,不断提升档案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利用 档案工作现代化 档案部门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证研究 加快推进 传统模式 广度和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合谐社会的构建——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5年年会”综述
11
作者 钞小静 惠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外国经济学说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地区 陕西省 地区经济发展 年会 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大学 经济学会 专题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的具体运用之作——《中国西部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研究》评价
12
作者 任保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西部 发展经济 区域市场 西部区域 经济发展研究 社会主义 西部市场 具体运用 市场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需要理论和借鉴——读《文明与繁荣——中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比较研究》
13
作者 沈立人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城市化 中国 外国 城市经济发展 发展环境 比较研究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战略思考——《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研究》述评
14
作者 任宗哲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42,共5页
西部经济发展滞后,导致西部"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城乡二元结构更加固化,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不仅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滞后于东部。《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研究》正是从战略高度研究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一部... 西部经济发展滞后,导致西部"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城乡二元结构更加固化,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不仅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滞后于东部。《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研究》正是从战略高度研究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一部新著。文章对该书四方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评述,同时也指出了该书在研究体系的自洽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和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经济 社会一体化 西部战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5
作者 石军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6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城市化 中国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行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治理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16
作者 荆欣 郭硕楠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9,共2页
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方面,档案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档案信息资源支持;另一方面,档案事业发展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往多有学者对档案... 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方面,档案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档案信息资源支持;另一方面,档案事业发展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往多有学者对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命题展开定性研究,但缺乏定量分析,研究结论的精确度、可靠度略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事业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档案信息资源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定性研究 定量分析 实证研究 影响和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17
作者 郝晓雅 李文溯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25,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列为单项重要内容,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列为单项重要内容,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重点举措,也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背景下,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不仅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核心目标,还是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事业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根本遵循 实证研究 重点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一 《宁夏社会科学》 2001年第2期31-33,共3页
城市和乡村 ,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类型以及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活动类型。就其实质而言 ,它们其实是两类不同的社会发展界域。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是在工业化基础上 ,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非农转变。科学完整地把握城市化的... 城市和乡村 ,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类型以及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活动类型。就其实质而言 ,它们其实是两类不同的社会发展界域。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是在工业化基础上 ,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非农转变。科学完整地把握城市化的内涵 ,适时有效地推进城市化 ,是促进城乡社会良性互动、有效整合与协调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中国 城市 农村 经济 社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号”治堵:北京新政半年考--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治彦
19
作者 马静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50-51,共2页
名牌的医疗和教育资源进行连锁化经营,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就可以减少居民外出距离,减少机动车的刚性需求。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室主任 城市经济 城市发展 研究 研究 环境 新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时空变化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东海 任志远 +1 位作者 冯雪铭 李双双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5-552,共8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中国西部社会、经济与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社会、经济与生态指数,对西部各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社会、经济与生态两两之间的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1990-...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中国西部社会、经济与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社会、经济与生态指数,对西部各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社会、经济与生态两两之间的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1990-2010年,西部各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其中甘肃以东地区经济发展显著,社会水平与经济发展保持平行提高,生态水平基本保持静止,而西南地区生态水平明显高于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生态水平波动大。(2)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发展模式互动趋势明显,社会进步相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短暂滞后性;而生态系统反映较迟钝,生态与社会、生态与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不明显,但与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发展模式一致。(3)中国西部各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均呈增长趋势,说明随时间的推移,各个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度趋于协调发展。但2005年和2010年的协调度增长不明显,个别地区经济生态协调度出现下降趋势,生态水平的下降造成协调度增长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社会-经济-生态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