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背景下《西行漫记》译者社会化行为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国月 高晓仙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0,共9页
以往译者行为批评研究秉承从文本内到文本外的分析路径取得了客观合理的研究结果,但译者行为与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得到足够关注。历史语境制约译者行为,有必要从历史语境切入对译者行为加以批评分析,可以充分阐释译者的特定行... 以往译者行为批评研究秉承从文本内到文本外的分析路径取得了客观合理的研究结果,但译者行为与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得到足够关注。历史语境制约译者行为,有必要从历史语境切入对译者行为加以批评分析,可以充分阐释译者的特定行为表现,并有效揭示译者的特定社会作用。探究Red Star Over China首个汉译本《西行漫记》译者的社会化行为发现,译者适时改写原文意义实现行为的社会化转型,为中国抗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语境 译者社会化行为 《西行漫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书店版、董乐山译《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汉译史上的经典译本 被引量:6
2
作者 阳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作为第一个西方记者,进入陕北苏区采访,写作了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由外国人写作的关于中国红区的英文作品"墙外开花墙内香",英文的《红星照耀中国》借由中文的《西行...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作为第一个西方记者,进入陕北苏区采访,写作了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由外国人写作的关于中国红区的英文作品"墙外开花墙内香",英文的《红星照耀中国》借由中文的《西行漫记》等译本在中国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与巨大的影响,众多中译本,绵延流传,这些译作可以说具有可与原作相媲美的历史意义,其中1979年三联书店出版、董乐山翻译的《西行漫记》凭借"天时地利人和",成为了《红星》汉译史上的经典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行漫记》 三联书店 董乐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行漫记》──跨越时空的划时代巨著──纪念《西行漫记》发表60周年 被引量:5
3
作者 尹均生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1期32-36,共5页
关键词 《西行漫记》 毛泽东 《红星照耀中国》 报告文学 埃德加·斯诺 红军长征 20世纪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帝国主义 新闻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行漫记》与美国中国学的发展
4
作者 毛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49,共4页
《西行漫记》是一部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历史性的新闻著作,同时也是美国中国学发展新阶段的里程碑。它推进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现代中共党史学诞生的象征性著作;开辟了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新方法,影响美国中国学... 《西行漫记》是一部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历史性的新闻著作,同时也是美国中国学发展新阶段的里程碑。它推进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现代中共党史学诞生的象征性著作;开辟了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新方法,影响美国中国学形成了注重现实社会功能的重大特点。它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中国观,让西方人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革命摇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行漫记》 美国中国学 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行漫记》──镌刻30年代中国史的不朽文献
5
作者 程道才 《新疆新闻界》 1997年第5期54-56,共3页
今年是美国记 者埃德加·斯诺赴延安采 访、写作《西行漫记》60周 年,特发此文,以作纪念。
关键词 《西行漫记》 中国共产 国民党 30年代 工农红军 中国史 埃德加·斯诺 蒋介石 毛泽东 反动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对华报道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斯诺和《西行漫记》
6
作者 张功臣 《新疆新闻界》 1996年第4期44-45,23,共3页
1936年初春,斯诺夫妇移居北京已整整3年。此间,由于美国统一报业集团宣告倒闭,他失去了该报业辛迪加驻北京记者的工作,再次成为自由撰稿人。他边在燕京大学兼任讲师,边为《星期六晚邮报》等影响较大的美国报刊写稿,靠该报偶尔寄来的一... 1936年初春,斯诺夫妇移居北京已整整3年。此间,由于美国统一报业集团宣告倒闭,他失去了该报业辛迪加驻北京记者的工作,再次成为自由撰稿人。他边在燕京大学兼任讲师,边为《星期六晚邮报》等影响较大的美国报刊写稿,靠该报偶尔寄来的一笔优厚的报酬维持生计。据海伦·斯诺在其传记中回忆,1933年上半年斯诺给《星期六晚邮报》的第一篇投稿《西方威望的衰落》被采用后,得到稿费750美元,“靠这笔钱我们可以生活一年多——而且生活得很阔绰。”可见,当时美国大报对西方世界在远东的地位和利益是十分关注的,这种情势也为斯诺这样目光敏锐、富于创见的观察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正由于此,斯诺在失业后不久,才拒绝了美联社为他提供的驻京记者职位,而选择了可以四处奔走、随心探索的自由记者的道路。斯诺本人是这样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华报道 《西行漫记》 斯诺 《密勒氏评论报》 毛泽东 “红色中国” 中国革命 共产国际 创造能力 索尔兹伯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发
7
作者 李涛歌 刘祖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6-191,共16页
黑屏影像昏暗的灯影下,一本发黄的英文版《西行漫记》徐徐翻开,书里的一行行英文单词不断闪烁。字幕:1936年7月保安斯诺:Mr.Mao,I’m curious.Why are you here?翻译吴亮平:毛先生,我很好奇,你为什么来这里?毛泽东:有一天我读到了一份... 黑屏影像昏暗的灯影下,一本发黄的英文版《西行漫记》徐徐翻开,书里的一行行英文单词不断闪烁。字幕:1936年7月保安斯诺:Mr.Mao,I’m curious.Why are you here?翻译吴亮平:毛先生,我很好奇,你为什么来这里?毛泽东:有一天我读到了一份《民报》,上面刊载着两个中国学生旅行全国的故事,他们一直走到西藏边上的打箭炉。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鼓舞。我想效仿他们,可是我没有钱,所以我想应当先在湖南试一试。第二年夏天,我开始在湖南徒步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行漫记》 徒步旅行 《民报》 打箭炉 第二年 英文单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星照耀中国》各国版本考略(续) 被引量:4
8
作者 石川祯浩 乔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17,共13页
三、《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 斯诺的中共根据地采访记英文版出版后不久即被翻译成中文,以各种形式在社会中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38年上海复社出版的《西行漫记》。许多中国青年因阅读该书深受感动,从而改变了之后的人生。新中国... 三、《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 斯诺的中共根据地采访记英文版出版后不久即被翻译成中文,以各种形式在社会中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38年上海复社出版的《西行漫记》。许多中国青年因阅读该书深受感动,从而改变了之后的人生。新中国成立后,汇集了这些人心声的文集《〈西行漫记〉和我》出版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 复社 出版发行 西北印象记 西行 采访记 毛泽东传 红军战士 国民党军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两份英文刊物与中国苏维埃革命信息的传播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小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73,共8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对苏区实行的新闻封锁,并没有完全阻隔中国苏维埃革命信息的传播。埃德加·斯诺对保安的访问和他据此写成的《西行漫记》,并非第一次打破国民党政府的新闻封锁。在此之前,英文刊物《中国论坛》和《今日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对苏区实行的新闻封锁,并没有完全阻隔中国苏维埃革命信息的传播。埃德加·斯诺对保安的访问和他据此写成的《西行漫记》,并非第一次打破国民党政府的新闻封锁。在此之前,英文刊物《中国论坛》和《今日中国》曾经连续报道苏区革命情况,在国内外传播了中国苏维埃革命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论坛》 《今H中国》 新闻封锁 《西行漫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重视中国故事的"他者"讲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军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2,共2页
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中国进行中外人文交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建构中国大国形象的必然要求。讲好中国故事,既有怎么讲、讲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来讲的问题,也有由谁来... 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中国进行中外人文交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建构中国大国形象的必然要求。讲好中国故事,既有怎么讲、讲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来讲的问题,也有由谁来讲、讲出什么样的效果的问题。这里想强调的是,从传播者角度看,中国故事特别是中国好故事不仅要自己讲,还要别人讲,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他者”视角、“他者”讲述。从以下几个新老“他者”传播案例中,我们或许会有特别的感受,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行漫记》 “他者” 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故事 意大利文 外籍教师 史沫特莱 系列报道 皖南事变 卷首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珍珠与斯诺的中国知音——翻译家胡仲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志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3,共6页
赛珍珠的《大地》与斯诺的《西行漫记》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描写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部作品,胡仲持是这两部著作最早的中译者,可谓赛珍珠与斯诺的中国知音。但作为翻译家的胡仲持却鲜为人知。本文对胡仲持的翻译实践和成就进行综合梳理与... 赛珍珠的《大地》与斯诺的《西行漫记》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描写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部作品,胡仲持是这两部著作最早的中译者,可谓赛珍珠与斯诺的中国知音。但作为翻译家的胡仲持却鲜为人知。本文对胡仲持的翻译实践和成就进行综合梳理与分析,并以其代表译作《大地》与《西行漫记》为例,探讨胡仲持的翻译思想和他为中国进步文化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仲持 翻译家 《大地》 《西行漫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兼论新闻经典的边界拓展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玮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97,共3页
从现有的教科书和我们主观的教学思维来谈新闻经典,可以说是已经有太多的“经典”:斯诺《西行漫记》是新闻经典,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是新闻经典,史沫特莱《震撼世界的十天》是新闻经典,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 从现有的教科书和我们主观的教学思维来谈新闻经典,可以说是已经有太多的“经典”:斯诺《西行漫记》是新闻经典,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是新闻经典,史沫特莱《震撼世界的十天》是新闻经典,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是新闻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拓展问题 《中国的西北角》 边界 《西行漫记》 教学思维 “经典” 史沫特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放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1,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西行漫记》 马列主义理论 民主运动 高中一年级 启蒙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民族的新生——抗战期间胡愈之革命出版活动述评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28,共4页
抗战期间,胡愈之在严酷环境中开展革命出版活动,在上海、桂林、南洋等地以复社、鲁迅全集出版社、文化供应社、新南洋出版社等名义,成功出版发行了《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诸多有益于抗日的重要书籍,在出版理念、体制、选题、编辑、... 抗战期间,胡愈之在严酷环境中开展革命出版活动,在上海、桂林、南洋等地以复社、鲁迅全集出版社、文化供应社、新南洋出版社等名义,成功出版发行了《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诸多有益于抗日的重要书籍,在出版理念、体制、选题、编辑、营销等方面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出版之路。他在抗战时期的革命出版活动为新中国出版业奠定了基础,对今天的出版业发展富有启示,值得予以总结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愈之 革命出版活动 《西行漫记》 《鲁迅全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星照耀中国》中关于毛泽东生平篇的若干史实考略
15
作者 胡为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92,95,共3页
1936年,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寻求东方魅力走到了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之滨的一小块红色根据地,在那里他采访了东方巨人毛泽东,并考察了这块根据地的整个情况。一年以后,斯诺根据采访写成的《红星照... 1936年,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寻求东方魅力走到了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之滨的一小块红色根据地,在那里他采访了东方巨人毛泽东,并考察了这块根据地的整个情况。一年以后,斯诺根据采访写成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美国等地出版,轰动了西方世界。它旋即被译成中文本(当时书名为《西行漫记》)在上海出版,又轰动了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红星照耀中国》 史实考 国民党 《西行漫记》 赣西南 红四军 埃德加·斯诺 古田会议 农民自卫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国毛泽东热述评
16
作者 杨三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现代中国毛泽东热述评杨三省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历史巨人毛泽东对现代中国社会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多方面之无与伦比的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改变20世纪中国社会根本面貌之宏伟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决定了敬仰... 现代中国毛泽东热述评杨三省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历史巨人毛泽东对现代中国社会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多方面之无与伦比的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改变20世纪中国社会根本面貌之宏伟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决定了敬仰、颂扬和认知毛泽东,学习、宣传和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热 个人崇拜 中国革命 革命根据地 党的七大 述评 《西行漫记》 毛泽东著作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一个“赤匪”的追述
17
作者 李宪瑜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斯诺 《西行漫记》 毛泽东 毛泽东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改良到革命:青年毛泽东的艰难抉择
18
作者 王明生 《安徽史学》 1997年第1期74-78,共5页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梁启超 艰难抉择 康有为 改良思想 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 文化运动 《西行漫记》 无政府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毛泽东与陈独秀》一文若干问题的订正
19
作者 杨荣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0-71,共2页
对《毛泽东与陈独秀》一文若干问题的订正杨荣华近阅《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6期上由徐光寿先生撰写的《毛泽东与陈独秀》一文,它全面地阐述了这两位伟人的交往、合作、友谊和政治分野,给人以不少启迪。但是在一些历史事实和逻... 对《毛泽东与陈独秀》一文若干问题的订正杨荣华近阅《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6期上由徐光寿先生撰写的《毛泽东与陈独秀》一文,它全面地阐述了这两位伟人的交往、合作、友谊和政治分野,给人以不少启迪。但是在一些历史事实和逻辑分析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为对历史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陈独秀 若干问题 国民党“一大” 党中央 《共产党宣言》 秘书工作 《西行漫记》 中央文件 中共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者斯诺的成功之路——纪念斯诺采访毛泽东60周年
20
作者 尹均生 《出版科学》 1996年第3期15-16,共2页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经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介绍,冒险来到中国陕北保安,采访毛泽东和中国红军。7月16日,受到毛泽东首次接见,此后连续作彻夜长谈。毛泽东指点江山,纵论中国革命...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经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介绍,冒险来到中国陕北保安,采访毛泽东和中国红军。7月16日,受到毛泽东首次接见,此后连续作彻夜长谈。毛泽东指点江山,纵论中国革命的时局和发展;斯诺口问手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成功之路 中国革命 埃德加·斯诺 《西行漫记》 新闻记者 国民党政府 《红星照耀中国》 新闻工作者 客观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