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说不是无情物——2010年《西藏文学》(汉文版)刊发小说作品论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魏春春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94,共7页
《西藏文学》2010年刊发的小说作品在民族性的书写上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民族的历史记忆书写,二是民族的生态境遇书写,三是民族的心理依恋书写。从叙事的角度看,可分为魔幻叙事、历史叙事和回环叙述三种模式。整体而言,魔幻的旧时王谢...
《西藏文学》2010年刊发的小说作品在民族性的书写上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民族的历史记忆书写,二是民族的生态境遇书写,三是民族的心理依恋书写。从叙事的角度看,可分为魔幻叙事、历史叙事和回环叙述三种模式。整体而言,魔幻的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身份角色已为魔幻的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烟火习气所替代;历史叙事有待突围;时间叙述有待创新。从中可以看出,《西藏文学》及西藏文学依然徘徊在传统文学写作模式和现代性文学写作模式的焦灼状态,不过,《西藏文学》目前作为西藏文学主阵地的地位依然非常强势,不仅承嗣着西藏当代文学固有的文化气息,而且表现出试图调整西藏文学格局的宏大文化视野。同时,尽管西藏文学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而言仍然较为落后,但也不乏富有潜质的有望引起文坛震动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文学》
作家结构
民族风貌
叙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文学》高原文化身份认同与内容建构论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春春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129,共9页
从身份认同的实践性和生成性理论看,《西藏文学》立足青藏高原建构其高原文化身份的阶段性探索与实践,具体表现为:创刊之初徘徊于政治语境与文化表达的夹缝中自我文学选择,1980年代伴随文化自觉而生成的高蹈扬厉的文学景观,世纪末游离...
从身份认同的实践性和生成性理论看,《西藏文学》立足青藏高原建构其高原文化身份的阶段性探索与实践,具体表现为:创刊之初徘徊于政治语境与文化表达的夹缝中自我文学选择,1980年代伴随文化自觉而生成的高蹈扬厉的文学景观,世纪末游离于市场化与文学化之间的艰难抉择,新世纪以来以文化回顾与文学开拓交错的方式体现出再造辉煌的强烈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文学》
高原文化
身份认同
自我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不是无情物——2010年《西藏文学》(汉文版)刊发小说作品论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魏春春
机构
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94,共7页
文摘
《西藏文学》2010年刊发的小说作品在民族性的书写上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民族的历史记忆书写,二是民族的生态境遇书写,三是民族的心理依恋书写。从叙事的角度看,可分为魔幻叙事、历史叙事和回环叙述三种模式。整体而言,魔幻的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身份角色已为魔幻的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烟火习气所替代;历史叙事有待突围;时间叙述有待创新。从中可以看出,《西藏文学》及西藏文学依然徘徊在传统文学写作模式和现代性文学写作模式的焦灼状态,不过,《西藏文学》目前作为西藏文学主阵地的地位依然非常强势,不仅承嗣着西藏当代文学固有的文化气息,而且表现出试图调整西藏文学格局的宏大文化视野。同时,尽管西藏文学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而言仍然较为落后,但也不乏富有潜质的有望引起文坛震动作家。
关键词
《西藏文学》
作家结构
民族风貌
叙事模式
Keywords
Tibetan Literature
structure of authors
national style
narrative mode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文学》高原文化身份认同与内容建构论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春春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129,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藏项目"新世纪<西藏文学>(2000-2011)意识形态的表达与诠释"(项目编号:13XZJC751001)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从身份认同的实践性和生成性理论看,《西藏文学》立足青藏高原建构其高原文化身份的阶段性探索与实践,具体表现为:创刊之初徘徊于政治语境与文化表达的夹缝中自我文学选择,1980年代伴随文化自觉而生成的高蹈扬厉的文学景观,世纪末游离于市场化与文学化之间的艰难抉择,新世纪以来以文化回顾与文学开拓交错的方式体现出再造辉煌的强烈诉求。
关键词
《西藏文学》
高原文化
身份认同
自我建构
Keywords
The Tibetan Literature
Plateau Culture
Identity
Self - construction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说不是无情物——2010年《西藏文学》(汉文版)刊发小说作品论析
魏春春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藏文学》高原文化身份认同与内容建构论析
魏春春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