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洋记》的刊刻与明清海防危机中的“郑和记忆” 被引量:4
1
作者 邹振环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21,共11页
文学作品的流通和传播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其间所显现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接受问题,更涉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被认为是文学史上的一部二三流小说,但在明末清初却受到众多出版商的青睐。在... 文学作品的流通和传播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其间所显现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接受问题,更涉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被认为是文学史上的一部二三流小说,但在明末清初却受到众多出版商的青睐。在清中后期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沉寂后,清末民初再次出现刊刻的高潮。这部小说的两次刊刻高潮,都与海防危机中的"郑和记忆"有密切关系,都伴随着"郑和记忆"的重构问题。罗懋登生活在明朝日益走向衰弱、海事危机不断的时代,他有感于国势的衰微,欲借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来激励君臣,把重振国威的期望写入自己的小说。明末清初的书坊书商重视、读书界热衷于《西洋记》,也是在于通过对这部小说的特别关注,表达"民间伤今之弱,于是便感昔之盛",以重建被丢失的"郑和记忆"。晚清的海事危机更为严峻,再度催发了整个社会对异域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对现实社会统治者的失望,国人再度在旧书中寻求辉煌的历史,寻找心灵的安慰,《西洋记》便再度出现刊刻高潮。《西洋记》在晚清的多次重刻和流传,也反映出国人海权意识的觉醒,还为20世纪初梁启超为代表的文化人重构"郑和记忆"作了重要的文化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懋登 《西洋记》 郑和 海权意识 郑和下西洋 神魔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溟万里有异兽:《西洋记》动物文本与意象的诠释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振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记录了郑和下西洋在准备时期以及所到域外之处的种种动物。不同文化语境下,人们赋予动物以特殊的认识和情感,由动物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联想,并赋予动物以文化意义。《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动物文本有...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记录了郑和下西洋在准备时期以及所到域外之处的种种动物。不同文化语境下,人们赋予动物以特殊的认识和情感,由动物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联想,并赋予动物以文化意义。《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动物文本有着复杂的来源,其中的动物意象,同样折射出明朝某种普遍的国人心理和集体意识。本文从历史学和博物学的角度切入,以《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动物文本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首先讨论小说中域内域外动物记述的资料来源,其次分析其中所述及的各种动物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以及通过小说中有关海洋动物、狮子等珍禽异兽的献贡,揭示以罗懋登为代表的民间小说家,如何通过有关域内和域外动物的意象,呼应了传统祥瑞动物的记述,迎合了传统王朝国家有关异兽瑞应的政治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宝太监西洋通俗演义》(《西洋记》) 罗懋登 郑和 神魔小说 动物意象 祥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宗教文化与神魔小说的思想内容 被引量:1
3
作者 潘贤强 《东南学术》 CSSCI 1992年第4期50-55,共6页
魏晋六朝朴素的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和变文、话本等市井文学共同孕育了明清神魔小说,形成了由文言志怪小说至白话神魔小说的演变体系。从题材来源看,神魔小说更多的是取自神话、宗教民间传说以及宗教化了的历史传说,产生了《西游记》、... 魏晋六朝朴素的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和变文、话本等市井文学共同孕育了明清神魔小说,形成了由文言志怪小说至白话神魔小说的演变体系。从题材来源看,神魔小说更多的是取自神话、宗教民间传说以及宗教化了的历史传说,产生了《西游记》、《封神演义》、《西洋记》等一大批作品,因而它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背景。可以说,神魔小说是明清两代在“三教同源”、“三教圆融”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以神魔怪异传说为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魔小说 宗教文化 思想内容 志怪小说 《西游记》 明清两代 《西洋记》 《封神演义》 三教同源 市井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