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传统课题上的探微之作——《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评介
1
作者 常岚 于光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60-162,共3页
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已是研究较为深入和成熟的领域。杨富学先生新作《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一书在全面掌握学术界对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敏锐的洞察力、新颖的视野,选取当前这一领域的薄弱点和疑难问题为切入点,扬长避... 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已是研究较为深入和成熟的领域。杨富学先生新作《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一书在全面掌握学术界对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敏锐的洞察力、新颖的视野,选取当前这一领域的薄弱点和疑难问题为切入点,扬长避短,见微知著,史料翔实,论证科学,探微发幽,为解释西夏历史文化的一些迷雾和源流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创见,在传统的课题上耕耘出了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富学 《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国内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述评
2
作者 刘建丽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期74-78,共5页
20世纪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的研究以解放前后为界 ,经历了初创、发展、繁荣三个时期 ,以综合性专著、专著以及论文等三种成果形式进行了探讨 ,这一时期的成果具有研究面宽、范围广 ,全面系统 ,深入细致 ,角度新颖 ,思路开阔 。
关键词 西夏 周边民族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谈台湾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3
作者 汪毅夫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7,共7页
本文从作者治学的得失 (包括对已故台湾学者王崧兴教授之“周边文化关系”论点的理解 )出发 ,谈论台湾文学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边缘文体与文学史料的收集 ,外部制度与文学史实的论述 ,圈外事件与文学历史的分期 ,以及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 本文从作者治学的得失 (包括对已故台湾学者王崧兴教授之“周边文化关系”论点的理解 )出发 ,谈论台湾文学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边缘文体与文学史料的收集 ,外部制度与文学史实的论述 ,圈外事件与文学历史的分期 ,以及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与台湾文学史研究。本文认为 ,文学边缘的文体、文学外部的制度、文学圈外的事件等因素同文学发生关联而构成的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 ,不是文学的身外之物 ,也不是文学史研究可以忽略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文化关系 台湾文学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区发展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51
4
作者 孙施文 王喆 《规划师》 2004年第8期5-9,共5页
滨水区的发展通过对滨水区的开发活动可以更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建立秩序、营造氛围,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从而使城市形成自己的特色,有利于城市在市场上吸纳资源、推销产品和服务,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管理能力。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城市滨水区 关系研究 科学合理 开发活动 周边地区 管理能力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西夏遗民婚姻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孟楠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17,共7页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的军队攻灭了西夏。西夏境内的人民,或留居故土,或迁徙内地,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去了。明清以后,做为西夏主体民族的党项族,极少见著于史篇的记载。关于蒙元时代西夏遗民的活动情况,国内已有专文论及,但对于元代西...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的军队攻灭了西夏。西夏境内的人民,或留居故土,或迁徙内地,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去了。明清以后,做为西夏主体民族的党项族,极少见著于史篇的记载。关于蒙元时代西夏遗民的活动情况,国内已有专文论及,但对于元代西夏遗民与其他民族的融合问题,似嫌薄弱。本文拟就元代西夏遗民的婚姻情况进行研究,详细考察西夏遗民在婚姻上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不妥之处,尚祈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遗民 婚姻研究 成吉思汗 蒙古人 蒙古汗国 行中书省 家族 联姻关系 察罕 达鲁花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尼华文报刊在中印尼关系研究中的史料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艳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126,共4页
近十余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不仅体现在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提升以及一系列周边国家研究机构的建立,而且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利用周边国家的解密档案,使"另一侧"的历史面貌得以更加全面的呈现。
关键词 史料价值 华文报刊 印尼 周边国家 研究机构 解密档案 关系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夏佛与儒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史金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65,共5页
近年来黑水城文献研究渐成热潮,尤其是汉文文献研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利用汉文文献研究西夏历史仍是薄弱环节。我们组织了四篇利用黑水城文献研究西夏史的论文.其中所用汉文文献弥足珍贵。通过对文书的解读,史金波先生着力探讨了... 近年来黑水城文献研究渐成热潮,尤其是汉文文献研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利用汉文文献研究西夏历史仍是薄弱环节。我们组织了四篇利用黑水城文献研究西夏史的论文.其中所用汉文文献弥足珍贵。通过对文书的解读,史金波先生着力探讨了西夏王朝处理佛、儒及其相互关系的独到之处,深化了我们对西夏统治者治国理念的理解;孙继民先生详细考释了乾祜十四年安排官文书,十分明显地推进了西夏制度史的研究;而崔、陈两文,则分别加深了学界关于西夏文化多元性的认识和两宋之际宋夏关系中并不广为人知的某些侧面。概而言之,四篇文稿特色自足,堪称利用黑水城文献推进西夏史研究的典范之作。特此刊介.以期引起学人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城文献 西夏 文献研究 汉文文献 文化多元性 西夏王朝 治国理念 宋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学及其周边:从地域学术到地方文化
8
作者 陈永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3-109,129,158,159,共10页
浙学是浙江大地上具有“现象级”意义的地域学术景观。南宋“浙学”之说形成之后,面向浙学的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估开始出现。从总体史上看,事实描述的浙学,乃是指创发于浙江的思想学术传统,既包括浙江思想文化产生、发展、嬗变的历史传统... 浙学是浙江大地上具有“现象级”意义的地域学术景观。南宋“浙学”之说形成之后,面向浙学的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估开始出现。从总体史上看,事实描述的浙学,乃是指创发于浙江的思想学术传统,既包括浙江思想文化产生、发展、嬗变的历史传统及其所构成的学术共同体,也涵盖这一思想学术传统与不同时期的浙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方式、人心习俗等相互作用的(地域)文化共同体。浙学并不是一个狭隘的、一地一派的固化概念,而是普遍性与地域性并存、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动态概念。至于浙学的价值重估,则基于学术规范意义的反思与探索,在浙学研究领域呈现出古典浙学、义理浙学、历史浙学、文献浙学、文化浙学、生活浙学等众多形态。本文立足于浙学的总体史观,认为中国学术传统的生态结构向来具有地域特色,明确提出“浙学及其周边”这一具有变奏性的论述主题,通过对浙学文化“周边”形态及其构成内容的初步辨析,尝试提出一种有关“浙学”的历时性描述与价值论评估,再现浙学如何在地域、思想、社会、文化等众多“周边”聚集中演绎出浙江特色的思想话语、精神气质,如何在求通与变通、凝聚与包容、认同与扩展的历史脉络中,拓展成为浙江独特且富有活力及共识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社会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与文化共同体 浙学研究 浙学文化 地域间性 周边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动中的亚太格局及中国周边政策”研讨会综述
9
作者 张春 《国际展望》 2010年第1期86-91,共6页
2009年12月17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共同主办的"变动中的亚太格局及中国周边政策"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大使和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外... 2009年12月17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共同主办的"变动中的亚太格局及中国周边政策"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大使和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朱立群教授专程赴会,来自外交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政策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周边 亚太格局 东亚地区 国际关系 巴基斯坦 东南亚 中美关系 东亚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周边环境变化与外交应对——第一期“国研沙龙”综述
10
作者 曹群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7-129,共3页
2013年7月22日,《国际问题研究》杂志举办主题为“中国周边环境变化与外交新思路”第一期“国研沙龙”,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和中国人... 2013年7月22日,《国际问题研究》杂志举办主题为“中国周边环境变化与外交新思路”第一期“国研沙龙”,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应邀出席演讲。来自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外交学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及新闻媒体等单位的1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现将与会嘉宾发言要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周边 环境变化 外交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 综述 沙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 现代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夏商业贸易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建录 《宁夏社会科学》 1988年第3期73-78,89,共7页
西夏与宋之间的商业贸易活动,不仅是宋夏关系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商业经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试从商业经济史研究的角度,对宋夏商业贸易作一个鸟瞰,以揭示其贸易繁荣的状况及社会影响。一西夏王朝建立以后,一方面社会经济得到迅... 西夏与宋之间的商业贸易活动,不仅是宋夏关系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商业经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试从商业经济史研究的角度,对宋夏商业贸易作一个鸟瞰,以揭示其贸易繁荣的状况及社会影响。一西夏王朝建立以后,一方面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原料和技术的原因,许多物品自己不能够生产,只能依靠与外界交流取得,而与之相邻的契丹、回鹘,吐蕃诸部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西夏王朝前期对外商业活动,主要是与中原北宋的商品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贸易 榷场 西夏王朝 社会经济 经济史研究 贸易活动 宋夏战争 建国后 商业活动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