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热的再思考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李晓果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
文摘
近年来,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得到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项被长期搁置的法律监督权,其兴起背后必然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需要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研究过分迎合实务的需要,缺乏独立品格。未来的理论研究应当对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法律依据、监督机构、监督范围、监督方式等问题进行更加客观、冷静的再思考,以期更好地促进该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
关键词
行政执法
检察监督
再思考
-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我国行政权检察监督相关立法滞后
- 2
-
-
作者
韩成军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0-241,共2页
-
文摘
《行政权检察监督的若干思考》指出,行政权检察监督在立法上还存在着种种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加强行政权检察监督的方式和途径。首先,监督范围过窄。检察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只限于对行政诉讼的有限监督,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行为的监督,对看守、监管机关以及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一般违法行为的监督。
-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作者
《行政权检察监督的若干思考》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关于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立法设想
被引量:16
- 3
-
-
作者
姚来燕
-
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东方法学》
2013年第1期154-159,共6页
-
文摘
媒体屡屡曝光的暴力执法事件、极端抗法事件、频发的矿难事故、全民的食品安全隐患等,背后无不折射着行政主体的不作为、不应作为或者乱作为,这严重地破坏了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如何加强、改进和完善行政执法,落实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如何创设有效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都是国家法制建设发展的重大课题。检察权的有效实施对于权力制约与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至关重要。检察权监督行政权的制度设计也一直是学界和司法实务界思考的问题。应以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进行监督,以立法的形式规范检察机关对于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事实上,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只有积极开展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检察权才更加符合其宪法地位的要求。
-
关键词
行政执法
检察权
检察监督
-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诉与法律监督的一体化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田凯
-
机构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
文摘
中国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行政公诉是否和法律监督在诉讼定位上存在矛盾,这是诸多人士关心的问题。事实上,现代意义的检察官最早扮演的角色是代表国家提起刑事公诉,但后来其公诉权已经逐渐发展到民事、行政领域。从诞生开始,检察官先天具有的法律监督性质与公诉人功能定位即具有一致性,行政公诉是法律监督的必要构成,
-
关键词
法律监督机关
行政公诉
检察机关
一体化
行政领域
检察官
公诉权
一致性
-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警察权检察监督的格局重塑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唐守东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7,共8页
-
文摘
当前警察权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滥用、错位和异化问题。检察机关作为我国宪法确定的法律监督机关,负有监督警察权规范运行的职责。警察权的检察监督在监督主体、监督范围、监督方式以及监督效果上都存在问题。在遵循权力制衡、人权保障和有限监督的原则下,应当围绕警察刑事侦查权、行政执法权和两者衔接程序三个方面从监督主体、监督范围和监督手段方面进行格局重塑。只有法律规定的各个监督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才能够有效规制警察权滥用,保障警察权规范运行。
-
关键词
警察权
刑事侦查权
行政执法权
衔接程序
检察监督
-
分类号
D912.144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基础及现实思考
被引量:6
- 6
-
-
作者
刘周
-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48-53,共6页
-
文摘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需要外部监督。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人民监督的一项制度创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在司法实践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经过试行,在实践中已展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程。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不仅可以澄清“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质疑,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人民监督员制度
现实思考
法理基础
检察机关
外部监督
职务犯罪
制度创新
理论基础
司法实践
侦查权
生命力
监督者
试行
-
Keywords
jurisprudence foundation
judicial democracy
supervision
perfect
-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我国开展水权交易的思考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孟枫平
尹云松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技术经济》
2005年第11期20-22,共3页
-
文摘
本文阐述了水权交易的基本思想以及水权交易对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着重就我国开展水权交易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主要是:合理分配初始水权,建立水权交易的中介机构和必要的基层组织机构,为水权交易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对水权交易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和行政监督。
-
关键词
初始水权
水权交易
思考
资源合理配置
基层组织机构
注意的问题
合理分配
中介机构
公共产品
行政监督
-
分类号
F426.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检察权行使的司法化——以刑事诉讼为切入点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张铁军
易延友
-
机构
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检察院
清华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99,共3页
-
文摘
司法改革是否在走回头路,这是事关改革方向的重大问题。在推出《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的同时,徐昕教授提出,中国的司法改革已经迈过了决定方向的十字路口,所谓"倒退"现象仅仅表明改革趋缓,中国未来的司法改革仍将以现代司法元素的扩张为主要方向,融合传统司法和社会主义司法两大元素的优势,最终迈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司法制度。针对"三元素论",徐昀有所批评,他认为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规律是根据社会结构转型的需求,摇摆于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之间,向着法治现代化曲折前进。关于司法改革的具体问题,汤维建教授探讨了陪审制度、执行制度和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完善;王亚新教授评述了法院财政保障的一般状况和改革动向;侯猛指出最高人民法院职能调整的关键在于行使好司法解释权;张铁军和易延友倡导检察权行使的司法化;韩波探讨了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三组命题。从宏观到具体,从制度到理念,这组关于司法改革的专题研讨对改革方向的把握,对具体制度的完善和构建皆富有启迪意义。
-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司法化
检察权
检察机关
司法机关
法律监督机关
行政机关
法律文件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公安机关体制变革的若干思考
- 9
-
-
作者
王琼
钱斌
-
机构
上海司法干部学校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3年第2期38-40,共3页
-
文摘
“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如“人民警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地方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
-
关键词
公安工作
国家安全
刑事侦查权
行政力量
行政管理
刑事执行机关
检察机关
侦查监督
刑事案件
侦查工作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检察制度改革与检察权的优化配置
- 10
-
-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0-240,共1页
-
文摘
韩成军撰文《宪法视野下的检察权优化配置》指出:我国宪法虽然对检察机关的定位做了明确界定——法律监督机关,但在实务操作中,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之间的关系并不均衡,而是呈现出一种此强彼弱的状态。检察权的应然法律地位与实然职权之间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日渐凸显。
-
关键词
优化配置
检察权
检察制度改革
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机关
实务操作
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
-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是检察改革的核心
- 11
-
-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5-246,共2页
-
文摘
王杰撰文《关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若干思考》指出,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是新一轮检察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司法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检察权的应然性来自于其所赖以存在的、宪法确认的根本制度,在我国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实行监督,检察权是与审判权、行政权相并列的一项独立的国家权力。
-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王杰
《关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若干思考》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民事行政抗诉权三题
- 12
-
-
作者
傅国云
-
机构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32-34,42,共4页
-
文摘
民事、行政抗诉权是检察机关的司法监督权在民事、行政审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抗诉一经提起即具有法律拘束力,必然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从而使民事、行政审判再度启动。但民事、行政检察实践中对抗诉权限分配、抗诉中的举证责任、抗诉标准等问题争议颇大,法学界对此也有分歧。
-
关键词
抗诉权
行政审判
举证责任
再审程序
检察实践
检察监督
权限分配
检察机关
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程序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立法难题与司法应对
被引量:62
- 13
-
-
作者
林仪明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
-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
文摘
当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立法存在条文结构安排不当;条文设定不科学导致公益保护范围窄;条文内容过于单薄;检察调查权属性没有明确。推动立法完善,并尽快通过制定司法解释等办法解决行政公益诉讼立法问题。对于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规定中的"等"字,应从立法目的与立法精神上作"等"外解释,最高司法机关应在原则上作"等"外解释的基础上,把决定权交给基层司法机关,让其结合区域特点探索实践,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逐步有序扩展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规则应当综合适用"谁主张,谁举证"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应明确检察机关调查权,检察调查权属性上,应当介于民事、行政诉讼调查权与刑事诉讼调查侦查权之间。
-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受案范围
诉前调查权
举证责任
检察监督
-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关于行政诉讼中抗诉的几个问题
- 14
-
-
作者
刘丕训
王祺国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4-36,共3页
-
文摘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这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新的职责。由于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在理解和执行中还有不同认识。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
关键词
基层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审判监督程序
抗诉权
行政判决
法律效力
行政诉讼法
裁定
当事人
生效判决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司法改革的法律思考
- 15
-
-
作者
魏怡平
-
机构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99年第11期56-57,共2页
-
文摘
一为了保证依法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江泽民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构建一个合理的司法体系。司法改革如何着手,人们莫衷一是,究其原因,我国司法改革面临着太多的难题。1.司法监督体制积弊较多。令人忧虑的是,司法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司法权过于功利化,受案不受案以有无利益可图为标准,如此恶性循环,严重败坏了司法机关的形象,损害了法制的权威。
-
关键词
司法改革
法律思考
司法机关
检察权
行使审判权
依法治国方略
检察机关
监督体制
司法权
司法人员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