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观音》的性别政治与佛教意象 被引量:2
1
作者 韩旭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07-110,共4页
杨雅喆编导的《血观音》荣获第5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配角三大奖项,是一部讲述棠氏集团三代女性罪恶发家史的影片。本文以文化研究中的性别视角为出发点,从母亲棠夫人的恶行来考察女性与政权/资本意识形态秘密耦... 杨雅喆编导的《血观音》荣获第5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配角三大奖项,是一部讲述棠氏集团三代女性罪恶发家史的影片。本文以文化研究中的性别视角为出发点,从母亲棠夫人的恶行来考察女性与政权/资本意识形态秘密耦合的全过程、性别政治如何通过压抑子一代主体性的方式来做下恶"业"和"女儿"们在母权挤压下绝望的自我抗争之路。在此基础上,分析影片中佛教意象/元素的情节功能和反讽意味以及女性家长通过宗教来进行虚妄救赎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观音》 性别政治 女性家族史 主体性 佛教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观音》中的意象叙事与意义抒写
2
作者 荆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09-114,共6页
意象的价值在于通过“感性具体的对象”揭示“理性抽象的意义”。文章通过剖析影片《血观音》中的整体意象、空间意象、词调意象、人物意象、视听意象在文本中的呈现,探讨其在叙事层面承担的引发观众共鸣、疏通行文脉络、衔接情节转换... 意象的价值在于通过“感性具体的对象”揭示“理性抽象的意义”。文章通过剖析影片《血观音》中的整体意象、空间意象、词调意象、人物意象、视听意象在文本中的呈现,探讨其在叙事层面承担的引发观众共鸣、疏通行文脉络、衔接情节转换、贯穿叙事结构的作用,以及在意义表达层面承担的积蓄情感、凝聚情绪、增强作品耐读性、审美性和震撼性等方面的功能。分析意向叙事在影片中的设置,对创作者思考如何引发观众共鸣、激发观影共情、抒写作品价值观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观音》 意象 词调 叠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血观音》中的女性身体观照
3
作者 戴小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24-126,共3页
2017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血观音》以棠家三代女性为主角,上演一出华丽而又暗黑的"女性家族史诗",成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女性电影佳作。电影以纯粹的女性视角,展示了男权世界里的种种女性身体形态。棠氏家族三代女性参与家族历... 2017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血观音》以棠家三代女性为主角,上演一出华丽而又暗黑的"女性家族史诗",成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女性电影佳作。电影以纯粹的女性视角,展示了男权世界里的种种女性身体形态。棠氏家族三代女性参与家族历史,造就了历史语境中的女体神话;而在家族内部,身体规训与身体反抗相互制约,呈现出权力的复杂形态。本文以女性身体为切入口,结合现代身体理论,解析电影中女性身体与家庭伦理、权力、欲望的多重互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观音》 女性身体 权力机制 欲望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