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蕃薯浇米》:闽南叙事的符号意义建构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晓兵 陈枻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14-116,共3页
《蕃薯浇米》作为极具闽南色彩的女性主义电影,聚焦晚年独孤边缘女性的困境及其精神世界,具有深层次的艺术剖释价值。影片用其独特的闽南叙事,建构了极具张力、相互接洽又互相牵制的隐喻符号体系,奠定其悲情叙事,映现了浓郁的闽南地域... 《蕃薯浇米》作为极具闽南色彩的女性主义电影,聚焦晚年独孤边缘女性的困境及其精神世界,具有深层次的艺术剖释价值。影片用其独特的闽南叙事,建构了极具张力、相互接洽又互相牵制的隐喻符号体系,奠定其悲情叙事,映现了浓郁的闽南地域色彩与人文主义情怀,唤起亲历者强烈的情愫共鸣,追溯寻唤深层次的闽南记忆。本文从女性符号、宗教符号、物象符号出发,讨论影片闽南叙事中电影符号的建构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蕃薯浇米》 闽南叙事 女性符号 宗教符号 物象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视角下的乡土守望与现代转型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筠 杨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9-102,共4页
《蕃薯浇米》以闽南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生活为题材,通过极具地域特色的视听镜头,深入刻画那些在乡土中留守的人,但作品一改闽南语电影的悲情传统,呈现了一个在传统与现代文明冲突中变迁的闽南乡村。本文借鉴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和思维... 《蕃薯浇米》以闽南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生活为题材,通过极具地域特色的视听镜头,深入刻画那些在乡土中留守的人,但作品一改闽南语电影的悲情传统,呈现了一个在传统与现代文明冲突中变迁的闽南乡村。本文借鉴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和思维方法,分析作品中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特点,阐述电影对乡土空间的建构及闽南文化的表征。《蕃薯浇米》作为一部年轻导演的处女作,虽仍有不足之处,但对当下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中乡土经验的表述可圈可点,期待新一批闽南语电影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蕃薯浇米》 闽南语电影 女性 乡土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