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盟共建蓝色伙伴关系:内在动力、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1
作者 崔婷 金永明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6,共12页
蓝色伙伴关系是中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也是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其在合作前提、合作主体、合作方式以及合作目标层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谨的内在逻辑。在实践层面,东盟作为中国... 蓝色伙伴关系是中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也是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其在合作前提、合作主体、合作方式以及合作目标层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谨的内在逻辑。在实践层面,东盟作为中国推动构建全球蓝色伙伴关系网络的重点区域,双方在共建蓝色伙伴关系中受到海洋发展理念、海洋合作行为偏好和海洋共同利益三重内在动力的驱动,不断推进和发展。但是,中国与东盟在共建蓝色伙伴关系的实践过程中,在海洋合作机制与海洋合作项目落实等层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中国与东盟应在共建蓝色伙伴关系的契机下,进一步提升双方的政治互信,优化“蓝色”合作机制,切实推动具体项目落实,打造蓝色伙伴关系的合作典范,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海洋治理作出更多的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蓝色伙伴关系 海洋可持续发展 《蓝色伙伴关系原则》 全球海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伙伴关系:理论内涵与战略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笑阳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102,共16页
新时代中国提出的“蓝色伙伴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战略价值。结合既有的世界转型理论,海洋国际关系的权力转移、海洋战略价值的问题转移以及海洋合作战略的范式转移,形成了对蓝色伙伴关系的理论解释。基于世界与中国对蓝色伙伴关... 新时代中国提出的“蓝色伙伴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战略价值。结合既有的世界转型理论,海洋国际关系的权力转移、海洋战略价值的问题转移以及海洋合作战略的范式转移,形成了对蓝色伙伴关系的理论解释。基于世界与中国对蓝色伙伴关系的实践与表达,蓝色伙伴关系理应在国家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型伙伴关系的领域性探索、全球海洋治理的创新型引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构建等层面形成相应的战略目标,遵循兼顾竞争的合作取向、兼顾安全的发展取向、兼顾规范的制度取向、兼顾多边的双边取向、兼顾民间的政府取向、兼顾未来的现实取向的战略原则,并在海洋的本体性价值、载体性价值和观念性价值等维度形成相应的战略内容,从而实现从“政策表达”到“战略理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伙伴关系 海洋强国 中国外交 战略研究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洋治理视野下中非“蓝色伙伴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21
3
作者 贺鉴 王雪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82,共12页
中非"蓝色伙伴关系"的建构是中国持续开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的结果,也是其更深入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现实倡议。全球海洋治理背景下中非"蓝色伙伴关系"的建构拥有一些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问题。中非"蓝色伙伴... 中非"蓝色伙伴关系"的建构是中国持续开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的结果,也是其更深入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现实倡议。全球海洋治理背景下中非"蓝色伙伴关系"的建构拥有一些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问题。中非"蓝色伙伴关系"的建构将在全球海洋治理领域彰显南南合作的强大力量,对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政治关系,发展全球可持续性蓝色经济,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和全球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中非"蓝色伙伴关系"的发展,应从加快中国自身的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入手,合理规划中非海洋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国家;在涉非三方合作问题上积极作为,减轻域外大国势力带来的不利影响;要特别重视与联合国和非洲发展计划相关议程相对接,为化解全球海洋治理难题和完善全球海洋治理机制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治理 蓝色伙伴关系 中国 非洲 海洋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深化新型大国关系为目标的中俄合作发展探究——从“冰上丝绸之路”到“蓝色伙伴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白佳玉 冯蔚蔚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63,共11页
中国和俄罗斯建交七十年来的政治外交关系不断发展,现已逐步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中俄借助国家间的互补关系开展了诸多合作项目,并在悠久的合作进程中取得较为瞩目的成就。但在新型大国关系合作理论视阈中考察两国合作,可发现其在... 中国和俄罗斯建交七十年来的政治外交关系不断发展,现已逐步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中俄借助国家间的互补关系开展了诸多合作项目,并在悠久的合作进程中取得较为瞩目的成就。但在新型大国关系合作理论视阈中考察两国合作,可发现其在合作能力、合作机制、合作维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拓展了两国在海洋领域的合作空间,亦弥补了现行合作的不足,在其建设过程中可从宏观规划、地方合作、互联互通等领域拓宽合作维度。随着两国蓝色合作进程不断推进,建立以"冰上丝绸之路"为新起点的中俄蓝色伙伴关系势在必行。蓝色伙伴关系理念可为深化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内涵、构建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可持续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大国关系 中俄合作 “冰上丝绸之路” 蓝色伙伴关系 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蓝色太平洋伙伴关系——动因、特征和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士新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134,158,159,共18页
太平洋岛国论坛2017年推出“蓝色太平洋”的概念,强调地区认同和国家战略自主。美国在2022年6月联合4个盟友建立蓝色太平洋伙伴关系,但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平洋岛国,为此美国推出了太平洋伙伴关系,试图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当... 太平洋岛国论坛2017年推出“蓝色太平洋”的概念,强调地区认同和国家战略自主。美国在2022年6月联合4个盟友建立蓝色太平洋伙伴关系,但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平洋岛国,为此美国推出了太平洋伙伴关系,试图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当前,美国认为太平洋岛国在其全球地缘战略中的重要性大幅提升。美国投入更多资源,拉拢盟伴支持和帮助,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联系,试图获取地区主导权。这成为影响太平洋地区局势的重要变量。太平洋岛国虽与美国及其盟国保持密切合作,但却不愿卷入大国地缘竞争。从趋势上看,美国希冀太平洋岛国能无条件配合,以增强美国及其盟友对太平洋地区的影响。但是,由于美国及其盟友难以兑现承诺,能否促进太平洋地区安全与发展并不确定。美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趋于复杂,成为塑造地区局势演变的重要因素。蓝色太平洋伙伴关系竞争性强,可能影响中国与地区国家的关系。为此,中国应一如既往与太平洋岛国开展建设性合作,营造有利的地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太平洋 太平洋伙伴关系 “印太”战略 太平洋岛国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欧盟地区政策的伙伴关系原则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贵昌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8,79,共6页
伙伴关系原则是欧盟地区政策的重要原则之一,该原则的实行促进了地区和地方政府、社会经济伙伴等次国家行为体对欧盟地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参与,不过它们的参与程度和发挥的作用在地区政策的不同阶段以及在不同的成员国之间存在很大的... 伙伴关系原则是欧盟地区政策的重要原则之一,该原则的实行促进了地区和地方政府、社会经济伙伴等次国家行为体对欧盟地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参与,不过它们的参与程度和发挥的作用在地区政策的不同阶段以及在不同的成员国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伙伴关系原则的实施受到了很多的制约,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该原则的确立对欧盟治理具有深远的影响,使欧盟治理日益呈现出多层治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地区政策 伙伴关系原则 欧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洋治理视阈下南海“蓝色伙伴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19
7
作者 侯丽维 张丽娜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61-72,共12页
"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倡议的提出与实施,在理论上推动了新一轮国际发展合作、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在实践上则为全球海洋治理注入强劲的新动力并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新的向度与范式。然而,在全球海洋治理... "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倡议的提出与实施,在理论上推动了新一轮国际发展合作、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在实践上则为全球海洋治理注入强劲的新动力并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新的向度与范式。然而,在全球海洋治理视阈下南海"蓝色伙伴关系"的构建面临着治理主体乏力、客体局限以及机制薄弱等问题。为此,必须从鼓励多领域共同推动的"蓝色"合作、培育多元化紧密互动的"伙伴"主体、保障多层级合作联动的"关系"结构等3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治理 南海 蓝色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洋治理背景下对蓝色伙伴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41
8
作者 朱璇 贾宇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9,共10页
本文从全球海洋治理供给现状入手,结合治理困境和挑战,基于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分析蓝色伙伴关系及相关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对全球海洋治理的贡献。当前,全球海洋治理面临来自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用海强度增加和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的严... 本文从全球海洋治理供给现状入手,结合治理困境和挑战,基于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分析蓝色伙伴关系及相关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对全球海洋治理的贡献。当前,全球海洋治理面临来自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用海强度增加和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的严峻挑战,受到不利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治理能力和水平无法匹配不断增长的治理需求。面对复杂的治理问题和碎片化的治理行动,伙伴关系,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成为构建国际、区域、国家、地方多层级联动的,政府、非政府主体积极互动的一体化海洋治理的关键途径,是补充、联合和加强政府主体责任和政府间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中国政府提出的蓝色伙伴关系倡议,具有开放包容、具体务实和互利共赢的特点,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潮流,与全球发展纲领文件《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理念和精神高度契合。构建蓝色伙伴关系是在海洋这一全球治理的具体领域践行构建全方位伙伴关系总体思路的有力举措,也是促进在海洋领域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全球海洋治理联合行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治理 蓝色伙伴关系 可持续发展 2030年议程 海洋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东盟深化蓝色伙伴关系策略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晓玲 泮宁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5-51,共7页
2023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10周年。构建蓝色伙伴关系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参与全球治理... 2023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10周年。构建蓝色伙伴关系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参与全球治理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蓝色伙伴关系在产业合作基础,合作交流领域以及合作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同时,双方也面临内部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南海冲突不断、生态问题凸显、高端产业拓展不足等诸多挑战。鉴于此,中方应在扎实推进“以经促政”的基础上,坚持“双轨思路”,在产业投入、海陆统筹、贸易通道建设等方面稳中求进,促进区域经济包容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不断走向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蓝色经济 蓝色伙伴关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生效后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鉴 王筱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7-163,共7页
作为中国首先提出和积极推动、各国参与的倡议,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是大变局下完善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具有重大的安全意义,其开放性和创新性显著,是中国倡导引领与东盟参与塑造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理念、机... 作为中国首先提出和积极推动、各国参与的倡议,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是大变局下完善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具有重大的安全意义,其开放性和创新性显著,是中国倡导引领与东盟参与塑造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理念、机制、方法层面拥有丰富内涵。威胁认知、共同利益和合作机制是影响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建构的三个重要变量。RCEP生效将弱化中国-东盟彼此威胁认知,扩大共同利益,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的建构将迎来时代机遇。在RCEP生效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和东盟应通过多种途径推动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的建构,最终实现蓝色伙伴关系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中国 东盟 蓝色经济伙伴关系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蓝色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综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9-99,共1页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未来15年世界各国发展合作勾勒出了宏伟蓝图.2016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第十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时,谈到...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未来15年世界各国发展合作勾勒出了宏伟蓝图.2016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第十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时,谈到中欧合作前景时提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伙伴关系 中欧 北京人民大会堂 可持续发展 欧盟委员会 蓝色 合作前景 欧洲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泽伟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5,共11页
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能源合作、保障新形势下中国的能源安全。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双边协定、区域安排和以《能... 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能源合作、保障新形势下中国的能源安全。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双边协定、区域安排和以《能源宪章条约》为核心的多边条约。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还应遵守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等国际法基本原则。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保障中国—中亚油气管道稳定运行、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开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和推动中国—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政策的对接等。进一步推动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加强机制建设以及增强合作法律文件的“硬”性因素,是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 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全球角度看中俄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13
作者 李文达 禾木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7-41,共5页
"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的调整一直在不停地进行,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不确定态势,但人们注意到,进入1996年以来,各大国之间调整战略关系的行动更趋加快。其中,今年4月24至2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行应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对... "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的调整一直在不停地进行,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不确定态势,但人们注意到,进入1996年以来,各大国之间调整战略关系的行动更趋加快。其中,今年4月24至2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行应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尤为举世瞩目:2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 冷战结束 大国关系 冷战后 三角关系 江泽民 叶利钦 美国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经济的战略意涵与国际合作路径探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郑英琴 陈丹红 任玲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8,共13页
蓝色经济的价值和战略意义日益受到各国关注,并被提上国际政策议程。在全球经济亟待复苏的当下,推动蓝色经济的发展与合作更为重要和必要,因为蓝色经济是疫情后重振经济的新动能,作为经济转型的新业态引领着科创发展的新领域,并提供了... 蓝色经济的价值和战略意义日益受到各国关注,并被提上国际政策议程。在全球经济亟待复苏的当下,推动蓝色经济的发展与合作更为重要和必要,因为蓝色经济是疫情后重振经济的新动能,作为经济转型的新业态引领着科创发展的新领域,并提供了各国各地区互联互通、合作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平台。推动蓝色经济的发展与合作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主要国家和地区通过建设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借助国际组织平台、推动蓝色产业投融资合作以及技术合作等方式开展蓝色经济的国际合作。中国可通过推广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等理念,在推动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经济 国际合作 蓝色伙伴关系 海洋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音乐语言及其演奏 被引量:3
15
作者 辜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5-166,共12页
《蓝色狂想曲》是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代表作,更是严肃音乐与爵士乐相结合的典范之作。文章旨在对这部单乐章的钢琴与管弦乐队作品的音乐语言、演奏技巧的剖析过程中。文章论述《蓝色狂想曲》曲式结构的"四部说"与"二部... 《蓝色狂想曲》是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代表作,更是严肃音乐与爵士乐相结合的典范之作。文章旨在对这部单乐章的钢琴与管弦乐队作品的音乐语言、演奏技巧的剖析过程中。文章论述《蓝色狂想曲》曲式结构的"四部说"与"二部性原则",并论及其音乐语言与演奏特征,力求较深入及全面的解析这部作品,进而为它的钢琴演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什温 《蓝色狂想曲》 音乐语言 爵士乐 四部说 二部性原则 演奏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约维护西方安全的原则和行动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海东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58-65,共8页
自成立至今的70余年中,北约总体上有效发挥了维护西方安全的功能。北约实施的主要政策行动及特点包括:最大限度推进吸纳新成员的北约扩大,全球范围延伸北约制度的“伙伴关系计划”,确立自身在全球安全秩序中的核心地位;以卷入大国地缘... 自成立至今的70余年中,北约总体上有效发挥了维护西方安全的功能。北约实施的主要政策行动及特点包括:最大限度推进吸纳新成员的北约扩大,全球范围延伸北约制度的“伙伴关系计划”,确立自身在全球安全秩序中的核心地位;以卷入大国地缘政治对抗来保证北约强大军事能力和削弱西方重大潜在威胁;推进“域外使命”行动使北约在其防区以外区域的重大冲突中展示现实功能;始终结合国际形势新变化对自身改革以有效应对新安全挑战等。尽管北约演变中屡遭挫折,但它仍将是西方协调内部关系和在全球范围扩张西方影响的有力工具。北约在中国周边构建的伙伴国网络会对中国安全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需保持足够的战略警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约全球化 安全原则 北约扩大 伙伴关系计划 域外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视角下中国推动国际海洋法治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佳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5,175,共12页
全球海洋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社会主体共同应对和管理海洋领域全球性挑战的行动。国际海洋法治是实现全球海洋治理的工具。在国际海洋法治的演进脉络中,中国适时调整国家角色定位,推动国际海洋法治发展完善,更好参与全... 全球海洋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社会主体共同应对和管理海洋领域全球性挑战的行动。国际海洋法治是实现全球海洋治理的工具。在国际海洋法治的演进脉络中,中国适时调整国家角色定位,推动国际海洋法治发展完善,更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在海洋法治前期孵化阶段,中国作为初步学习者见证并参与构建稳定的海洋法律体系和海洋秩序;在海洋法治实施阶段,中国作为全面参与者,促进国际海洋法治完善实施;在海洋法治成熟进步阶段,中国努力成为创新引领者,促进国际海洋法治可持续发展。中国把握海洋可持续发展方向,在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海洋科学研究以及海上安全维护等多维度塑造国际海洋法治环境,积极与国际社会主体开展多元国际法治合作。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决定指引下,中国可依托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发挥蓝色伙伴关系在国际法治合作中的潜力,促进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和国际海洋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国际海洋法治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海洋法治 可持续发展 蓝色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时期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思考 被引量:42
18
作者 傅梦孜 陈旸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6-55,共10页
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是新时代中国整体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论探索和战略实践。当前,全球海洋治理处于酝酿渐变的形成期,也是百舸争流的博弈期,中国需要萃取传统特质,因应现实需求,制定符合发展目标的中国... 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是新时代中国整体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论探索和战略实践。当前,全球海洋治理处于酝酿渐变的形成期,也是百舸争流的博弈期,中国需要萃取传统特质,因应现实需求,制定符合发展目标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全球治理理论正遭遇现实政治的严峻挑战,基于现有的国际海洋治理机制和历史实践经验,中国既不能当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亦不能遵循西方列强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应以海洋强国建设为基础,以和平正义为特质,以合作共赢为导向,以人海和谐为追求,为全球海洋治理注入新的中国海洋观。通过由己及人、由片及面、由易到难的路径,循序渐进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在海洋国际秩序中推进"蓝色伙伴关系",积极构建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在海洋环境领域打造绿色生态文明,在海洋经济发展中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在海上安全方面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网络,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全球海洋治理 海洋强国 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 蓝色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洋经济:认知差异、比较研究与中国的机遇 被引量:17
19
作者 傅梦孜 刘兰芬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91,共14页
各国对于“海洋经济”的认知和概念界定仍然存在巨大差异。梳理“海洋经济”的概念演进和政策内涵、分析各国对“海洋经济”认识和统计差异后,仍可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中国海洋经济则具备比较优势,包括发展速度快、结构持续优化、... 各国对于“海洋经济”的认知和概念界定仍然存在巨大差异。梳理“海洋经济”的概念演进和政策内涵、分析各国对“海洋经济”认识和统计差异后,仍可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中国海洋经济则具备比较优势,包括发展速度快、结构持续优化、比重保持稳定、对就业贡献大等等。鉴于“海洋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及其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趋升的战略地位,中国宜抓住历史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和潜力,加速发展海洋经济和构建海洋强国。政策建议包括:加强海洋经济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尤其是将建立国际通用统计标准作为重点合作领域;倡导建立海洋命运共同体,推动海洋经济国际合作,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拓展蓝色伙伴关系,形成广泛而有深度的利益捆绑;新冠疫情背景下把加强冷链运输的安全性纳入全球或区域海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之中;重启蓝色经济,充分挖掘海洋经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强国 海洋命运共同体 蓝色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洋治理视阈下的中国海洋能源国际合作探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磊 詹红兵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6-69,共14页
进入21世纪,在海洋领域人类面临双重重大变革,一是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能源资源,加速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及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全面发展海洋经济,深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全球海洋治理。海洋能源不仅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还是连结... 进入21世纪,在海洋领域人类面临双重重大变革,一是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能源资源,加速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及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全面发展海洋经济,深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全球海洋治理。海洋能源不仅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还是连结全球能源转型与海洋治理的重要纽带。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巨量的能源资源,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以海洋能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正朝着大规模和商业化方向迈进。国际社会合作开发利用海洋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在建设海洋强国和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战略框架下,中国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海洋能源技术强国,同时需要通过建立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海上能源丝绸之路和构建蓝色能源伙伴关系三根支柱推进海洋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以此保障能源安全、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海洋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治理 海洋能源 国际合作 蓝色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