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瞬间到永恒——向《蒙娜丽莎》学写作
1
作者 袁健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7,共2页
16世纪的人像一般是画坐姿侧面,达·芬奇的好多画作也不例外。但他画丽莎夫人时,可能喊了一声“丽莎”,夫人转过头,丽莎的笑容就被画家迅速捕捉到了画板上,于是迷人的微笑倾倒了全世界。
关键词 《蒙娜丽莎》 写作 瞬间 16世纪 侧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成长电影中的人性假设及其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启示——以《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澍 段伯升 姚玉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从教育学视角分析电影《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发现,成长电影往往蕴含着倡导变革和阻碍变革两种力量,两种力量的代表者们所预设的人性生成、教化机制截然不同,对教育变革结果的判断也大相径庭。比较这两种冲突力量可知,倡导变... 从教育学视角分析电影《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发现,成长电影往往蕴含着倡导变革和阻碍变革两种力量,两种力量的代表者们所预设的人性生成、教化机制截然不同,对教育变革结果的判断也大相径庭。比较这两种冲突力量可知,倡导变革的力量所持人性假设及其教育变革实践,更有益于当今学校教育改革;其与阻碍变革的力量所产生的冲突表明,人性的自由是争取的自由,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和引领人的自我意识,教化人性的活动难以成败论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电影 《死亡诗社》 《蒙娜丽莎的微笑》 人性假设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闷的象征”——《蒙娜丽莎的微笑》评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丹丹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4-225,共2页
厨川白村在弗洛伊德"文艺之为文艺家白日梦缘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苦闷的象征"一说,在审美领域对弗氏理论有所突破。本文试借厨氏理论对《蒙娜丽莎》作进一步的审美分析,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弗氏释《蒙》之不足。
关键词 厨川白村 达·芬奇 《蒙娜丽莎》 无意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与自然的呼喊——探析《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生态女性主义理想 被引量:5
4
作者 胡茶娟 王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8-109,共2页
《蒙娜丽莎的微笑》不仅仅是一部女权主义电影,它更多的是在探讨女性的定位和自然归属问题。本文通过关注女性与自然复杂而紧密的联系、男权制意识形态对女性和自然的压迫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三个方面,探析影片所传达的生态女性主义理... 《蒙娜丽莎的微笑》不仅仅是一部女权主义电影,它更多的是在探讨女性的定位和自然归属问题。本文通过关注女性与自然复杂而紧密的联系、男权制意识形态对女性和自然的压迫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三个方面,探析影片所传达的生态女性主义理想,揭示弘扬女性精神和女性原则是解决生态危机、建立和谐、多元生态文化的重要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娜丽莎的微笑》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玮 荣高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6-107,共2页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一部以女性为核心的经典影片,描述了把结婚生子当做惟一目标的女学生们在具有自由改革思想的教师凯萨琳的引导下形成女性话语,进行自我转变的过程。本文将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角度对这部经典影片进行新的解读。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 后现代女性主义 女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 被引量:4
6
作者 肖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5-116,共2页
《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影片关注了当代女性生存与自我身份认同困境这一热点问题,导演迈克·尼维尔通过电影特有的光影叙事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义先驱如何思考与践行的生活轨迹.《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表达女性自身诉求的电影,... 《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影片关注了当代女性生存与自我身份认同困境这一热点问题,导演迈克·尼维尔通过电影特有的光影叙事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义先驱如何思考与践行的生活轨迹.《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表达女性自身诉求的电影,它所呈现出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即使是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的今天,这部影片对于女性如何发现自我、寻求自我发展之路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 女性主义 失语 觉醒 反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牙塔中的非暴力运动——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评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丽新 张耀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一部以女性为题材的杰作。该片以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时期为背景,以教师凯瑟琳为情节的推动者,通过对不同电影人物性格的刻画,揭露男权社会下教育体制、婚姻与家庭观念等方面对女性的麻痹和控制。向女性... 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一部以女性为题材的杰作。该片以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时期为背景,以教师凯瑟琳为情节的推动者,通过对不同电影人物性格的刻画,揭露男权社会下教育体制、婚姻与家庭观念等方面对女性的麻痹和控制。向女性传达争取自由之路的新思想,唤醒女性意识,重新定位自我,成就自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 女权主义 教育体制 婚姻与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媛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一部世界著名的电影,其所反映的文学艺术以及现实意义都非常深远。电影的导演迈克·尼维根据时代女性所遭遇的现实状况以及意识的觉醒,将女性的命运和心理展现在人们面前。女性的地位与命运一直是人们所关注... 《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一部世界著名的电影,其所反映的文学艺术以及现实意义都非常深远。电影的导演迈克·尼维根据时代女性所遭遇的现实状况以及意识的觉醒,将女性的命运和心理展现在人们面前。女性的地位与命运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发扬女性的光辉,给予女性应有的尊重和自由也是时代发展所必要的。本文主要从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总体概述以及女性主义视角下对电影中人物形象的解读进行了论述,从而细致地分析了电影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思想,促进人们女性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视角 《蒙娜丽莎的微笑》 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贝蒂的形象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丁辉 朱海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33-134,共2页
希腊历史学家修西得底斯曾说过:"幸福的秘诀是得到自由,而自由的秘诀是勇气。"只有自由才能获得幸福。实现自由的最根本一点就是勇敢地审视自我,去追求个体心灵的真正解放。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贝蒂在有着自由改革思想的凯瑟... 希腊历史学家修西得底斯曾说过:"幸福的秘诀是得到自由,而自由的秘诀是勇气。"只有自由才能获得幸福。实现自由的最根本一点就是勇敢地审视自我,去追求个体心灵的真正解放。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贝蒂在有着自由改革思想的凯瑟琳.沃森老师的影响和帮助下,冲破了传统保守思想的束缚,开始了回归纯粹个人、去追求个人心灵自由的漫长历程中。贝蒂这一形象代表了千千万万的个体对幸福、心灵自由的不懈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 个体 心灵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女性意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娟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16-117,共2页
本文以女性运动为背景,分析了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意识,通过分析影片中凯瑟琳、贝蒂和琼三位女性的经历来多角度阐释波伏瓦"成就为女人"的观点,她们代表了有不同性格和追求的、有前卫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突破&... 本文以女性运动为背景,分析了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意识,通过分析影片中凯瑟琳、贝蒂和琼三位女性的经历来多角度阐释波伏瓦"成就为女人"的观点,她们代表了有不同性格和追求的、有前卫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突破"成就"而成的并不只是传统的女人这一论点,展现了特定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及意识潮流将"成就"更加坚毅、独立和有主见的女性,体现了女性意识的发展在曲折中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伏瓦 女性意识 《蒙娜丽莎的微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自我意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红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14-115,共2页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的一部电影,由朱丽亚·罗伯茨主演,该影片故事是以女性意识还没有觉醒的时期作为时代背景,讲述妇女在父亲体制的压迫下追求自我价值的电影。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浓重的女...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的一部电影,由朱丽亚·罗伯茨主演,该影片故事是以女性意识还没有觉醒的时期作为时代背景,讲述妇女在父亲体制的压迫下追求自我价值的电影。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浓重的女性意识,在电影中对女性的地位以及女性意识苏醒进行生动的刻画和描述进行了强调,因此《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电影的核心就是女性意识以及女性话题。本文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 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自我意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菊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12-113,共2页
本文以女性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了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几个女性角色形象,重点剖析了她们的女性自我意识,包括作为女性自我意识的倡导者和坚持者凯瑟琳·沃森、女性自我意识的践行者琼·布兰德温、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本文以女性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了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几个女性角色形象,重点剖析了她们的女性自我意识,包括作为女性自我意识的倡导者和坚持者凯瑟琳·沃森、女性自我意识的践行者琼·布兰德温、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者贝蒂·沃伦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张扬者康尼·贝克。这些鲜活的女性自我意识形象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让我们对人类的真正解放充满了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 女性主义 女性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自我意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6-137,共2页
传统的西方的文化是将男权作为思想核心,主要强调的就是男权的固定的思维,将男性的霸权主义作为人们普遍意识的存在,女性变成了一种依附性的存在。法国的女性作家和女权主义运动的倡导者雷蒙娜早就阐述过:女人并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的,是... 传统的西方的文化是将男权作为思想核心,主要强调的就是男权的固定的思维,将男性的霸权主义作为人们普遍意识的存在,女性变成了一种依附性的存在。法国的女性作家和女权主义运动的倡导者雷蒙娜早就阐述过:女人并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的,是通过传统的习俗和男权的需求造就了女人。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就为我们塑造了几个自我意识非常鲜明的女性的形象,使得我们眼前一亮。本文主要就《蒙娜丽莎的微笑》之中的女性的自我觉醒的意识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 女性自我 觉醒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性意识
14
作者 刘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39-140,共2页
《蒙娜丽莎的微笑》该影片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女性对于生存和身份认同的困境,导演迈克采用光影叙事的形式,对女性主义的先驱们在生活中的思考和践行进行了描述与展示。该影片是女性发出的诉求,它关注女性的命运并深入探索她们的解放道路... 《蒙娜丽莎的微笑》该影片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女性对于生存和身份认同的困境,导演迈克采用光影叙事的形式,对女性主义的先驱们在生活中的思考和践行进行了描述与展示。该影片是女性发出的诉求,它关注女性的命运并深入探索她们的解放道路对未来女性意识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该影片仍然适合女性观看并从中学会发现自我和寻找自身的发展道路,所以说非常富有教育意义,故事的时间是1953年,地点是美国的卫斯理女子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电影 《蒙娜丽莎的微笑》 女性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娜丽莎的微笑》——温暖人心的女性理想
15
作者 胡文婷 《电影评介》 2012年第6期62-63,共2页
无论现在如何定义女性主义,她都已经成为一门备受关注的社会学科。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以女性视角构建女性独立的美好理想,并在片中以多种方式刻画作为性别失衡的现代社会,女性自身应当具有的心理构建和其他社会成员对女性群体应持... 无论现在如何定义女性主义,她都已经成为一门备受关注的社会学科。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以女性视角构建女性独立的美好理想,并在片中以多种方式刻画作为性别失衡的现代社会,女性自身应当具有的心理构建和其他社会成员对女性群体应持有的平等态度。在影片中,平等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呐喊承诺,更应该是付诸实际的切实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女性主义 声音 社会建构 觉醒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忆颜文樑校长 被引量:6
16
作者 毕颐生 《艺苑(美术版)》 1993年第2期9-10,共2页
这里我说说颜师印象较深的若干片断在颜师的许多油画作品中,我偏爱他在威尼斯、罗马考察时的一批写生画,这批在色彩响亮地方特色浓郁,画幅虽然很小,但却表现得很完整。据他说一般在二小时左右完成。1982年春节,我趁去沪省亲之便,每天去... 这里我说说颜师印象较深的若干片断在颜师的许多油画作品中,我偏爱他在威尼斯、罗马考察时的一批写生画,这批在色彩响亮地方特色浓郁,画幅虽然很小,但却表现得很完整。据他说一般在二小时左右完成。1982年春节,我趁去沪省亲之便,每天去颜师家临摹一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生画 欧洲绘画 地方特色 八一电影制片厂 《蒙娜丽莎》 画科 胡进庆 《三个和尚》 创作人员 北京电影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历史科审美教育的途径
17
作者 王一家 《当代教育科学》 1989年第4期73-74,共2页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讲过,美育应该贯穿在各学科中间。除了音乐、美术等可以直接实施美育的课程以外,中小学各学科内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做为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更是美的瀚海、美的宝库。本文拟就中学历史科审美教...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讲过,美育应该贯穿在各学科中间。除了音乐、美术等可以直接实施美育的课程以外,中小学各学科内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做为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更是美的瀚海、美的宝库。本文拟就中学历史科审美教育的途径之一——运用教材在既不开美术课又不设音乐课的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的设想,略陈管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 美育因素 美术课 欣赏课 近代教育家 蔡元培先生 历史课 《蒙娜丽莎》 巴黎公社社员墙 历史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油画新知
18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0-80,共1页
巴黎罗浮宫内名画无数,这些名画除了供人欣赏外,近年还逐渐发掘出某些科学价值。绘画史上最著名的肖像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模特儿被西方文艺批评家推崇为“最神秘与最美丽的女人”。但这位美女究竟有多高?艺术家们... 巴黎罗浮宫内名画无数,这些名画除了供人欣赏外,近年还逐渐发掘出某些科学价值。绘画史上最著名的肖像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模特儿被西方文艺批评家推崇为“最神秘与最美丽的女人”。但这位美女究竟有多高?艺术家们对这个问题颇感兴趣,因为它涉及到不同时代人体审美观的差异.最近,一些德国科学家将《蒙娜丽莎》的数据输入电脑,据蒙娜丽莎头颅、肩膀、手臂的比例推算,这位英女身高为1.68至1.73米之间,与现代标准女模特儿身高大致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油画 《蒙娜丽莎》 文艺批评家 科学价值 数据输入 模特儿 肖像画 绘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竹艺城
19
《世界竹藤通讯》 2009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作品《蒙娜丽莎》是意大利达·芬奇(1452-1519)杰出的代表作品。画家集中精力描绘了她脸部微笑的表情。用最大的概括力,表现了人物的外貌和她纯洁而善良内心的一致性。它不仅成为中世纪西欧文艺复兴肖像画中的典范,且给后辈画家... 作品《蒙娜丽莎》是意大利达·芬奇(1452-1519)杰出的代表作品。画家集中精力描绘了她脸部微笑的表情。用最大的概括力,表现了人物的外貌和她纯洁而善良内心的一致性。它不仅成为中世纪西欧文艺复兴肖像画中的典范,且给后辈画家在人物画创作上以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艺 中国 《蒙娜丽莎》 文艺复兴 人物画 意大利 一致性 肖像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家具的笑话
20
《绿色中国》 2011年第14期3-3,共1页
世界著名绘画大师达·芬奇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怀着神灵般的无限理想,创造着世界的美。而他的著名画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为人类贡献了哲学和人性的百年思索。
关键词 达芬奇 家具 《蒙娜丽莎》 人类智慧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