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瞬间到永恒——向《蒙娜丽莎》学写作 |
袁健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2
|
论成长电影中的人性假设及其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启示——以《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 |
王澍
段伯升
姚玉香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3
|
“苦闷的象征”——《蒙娜丽莎的微笑》评析 |
王丹丹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女性与自然的呼喊——探析《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生态女性主义理想 |
胡茶娟
王玲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5
|
《蒙娜丽莎的微笑》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 |
李玮
荣高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6
|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 |
肖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7
|
象牙塔中的非暴力运动——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评析 |
刘丽新
张耀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8
|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
孙媛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9
|
《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贝蒂的形象解析 |
丁辉
朱海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0
|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女性意识研究 |
崔娟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1
|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自我意识 |
杨红英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2
|
浅析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自我意识 |
张菊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3
|
《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自我意识 |
李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4
|
解析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性意识 |
刘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5
|
《蒙娜丽莎的微笑》——温暖人心的女性理想 |
胡文婷
|
《电影评介》
|
2012 |
0 |
|
16
|
回忆颜文樑校长 |
毕颐生
|
《艺苑(美术版)》
|
1993 |
6
|
|
17
|
中学历史科审美教育的途径 |
王一家
|
《当代教育科学》
|
1989 |
0 |
|
18
|
古典油画新知 |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9
|
中国竹艺城 |
|
《世界竹藤通讯》
|
2009 |
0 |
|
20
|
达芬奇家具的笑话 |
|
《绿色中国》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