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宋代建筑色调的审美嬗变——《营造法式》美学思想研究之一 |
陈望衡
刘思捷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2
|
甘肃安西榆林窟西夏后期石窟装饰及其与宋《营造法式》之关系初探(上) |
李路珂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3
|
甘肃安西榆林窟西夏后期石窟装饰及其与宋《营造法式》之关系初探(下) |
李路珂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4
|
《营造法式》功限、料例的形式构成研究 |
乔迅翔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5
|
《营造法式》的造物技术与立体图案 |
李倍雷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2
|
|
6
|
从《营造法式》看古代科技典籍在辞书编纂中的价值 |
胡正旗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7
|
浅析“沟通儒匠”在《营造法式》中的表征 |
焦洋
|
《南方建筑》
|
2017 |
2
|
|
8
|
古代中国建筑技术的文本情境——以《考工记》、《营造法式》为例 |
沈伊瓦
|
《南方建筑》
|
2013 |
1
|
|
9
|
两部独特的《营造法式》及其出版价值 |
郭哲渊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0
|
“新一代之成规”:宋《营造法式》的诞生及其历史作用 |
马鹏飞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1
|
建构千秋 传承文明 “中华营造法式”通过国家重大文化示范工程验收 |
贾国涛
戚序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2
|
潮州民居营造法借鉴与运用 |
吴国智
|
《规划师》
|
1995 |
0 |
|
13
|
闽地现代宋式木结构建筑与室内设计——“金玉良缘”四合院建筑项目案例赏析 |
杨伟星
赵红艳
|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4
|
论朱子《仪礼释宫》设计美学思想 |
刘基玫
邹其昌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5
|
海·岸 |
张娟
王英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6
|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 按传统造园手法取裁植物景境(上) |
徐德嘉
|
《园林》
|
2012 |
0 |
|
17
|
“材分八等”在建筑史上的意义 |
王鲁民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2
|
|
18
|
中国建筑制图史略 |
吴继明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1
|
|
19
|
硬山式屋面建筑起源探讨 |
巨东
|
《文博》
|
2017 |
2
|
|
20
|
毕昇故里何在 益州?杭州?蕲州 |
孙启康
|
《出版科学》
|
199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