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迷失的自我与自我的疗伤——《莎菲女士的日记》再解读兼论新文学作家的身份转变 |
王宜君
张冀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2
|
互为镜像的莎菲与丁玲——重读《莎菲女士的日记》兼谈丁玲早期的情感生活 |
宋剑华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3
|
作者的“生命流”如何汇入手稿的“生命流”——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上版稿为例 |
姜异新
李静宜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4
|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个创作主体自我呈现的曲折历程 |
周巴沙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7 |
1
|
|
5
|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从心灵写真的魅力看《沉沦》和《莎菲女士的日记》 |
何益明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6
|
论《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兼论丁玲小说创作发展的轨迹 |
张恩和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7
|
“心是孤独的猎手”——《莎菲女士的日记》和《觉醒》女主人公形象之比较 |
王翰芬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8
|
心灵写真 各尽其美——《沉沦》和《莎菲女士的日记》比较分析 |
何益明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0 |
0 |
|
9
|
“女人性”的缺失和追求——《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再解读 |
刘素贞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4 |
0 |
|
10
|
在“追求快乐”与“正经女人”之间的灵魂挣扎——莎菲女士人格分裂心理解读 |
丁力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5
|
|
11
|
莎菲女士的底线伦理 |
龚刚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3 |
0 |
|
12
|
莎菲的恋爱至上主义:论丁玲的早期小说与厨川白村的恋爱论 |
张历君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3
|
拒绝被爱:一种全新的女性意识——论莎菲形象的审美价值 |
温希良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3
|
|
14
|
英式意蕴的象形叙述——《阿Q正传》中的字母新解 |
张秀英
张国港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5
|
丁玲创作历程的新探索──评《丁玲创作论》 |
陈辽
|
《学海》
|
1995 |
0 |
|
16
|
“她们”的小说 |
李洁非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0
|
|
17
|
略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时间运用──以鲁迅等作家为例 |
冯铁著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18
|
新文学初期女性作家创作散论 |
朱洁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19
|
丁玲早期小说的深层意蕴 |
王烨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20
|
丁玲早期小说中悲剧女性综论 |
赵淑平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