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黄帝内经》药性理论谈芍药甘草汤治疗咳喘病 被引量:3
1
作者 郭静 鞠宝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0-43,共4页
芍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广泛应用于《伤寒杂病论》,《本草经集注》首次提到芍药的赤白之分。主流本草著作多认为芍药是平或微寒之品,药味记载以酸、苦两味为主。至于经方中应用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历代医家见解不一。作者基于临床实... 芍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广泛应用于《伤寒杂病论》,《本草经集注》首次提到芍药的赤白之分。主流本草著作多认为芍药是平或微寒之品,药味记载以酸、苦两味为主。至于经方中应用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历代医家见解不一。作者基于临床实践,发现芍药甘草汤止咳平喘作用明显。文章遂以此为例,从《黄帝内经》药性理论出发,探讨芍药的药味及芍药甘草汤中所用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并追溯古代文献,结合现代实验研究,分析芍药及芍药甘草汤止咳平喘作用的理论根据。依据《内经》药性理论及文献记载,如果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选用赤芍或白芍均有一定道理:从五味功效、五行系统归属方面来看,芍药甘草汤中的芍药应为酸味、收敛缓急,选用白芍为宜;从升降浮沉理论分析,芍药甘草汤中的芍药应为苦味、走泄活血,选用赤芍为宜。如果拓展芍药甘草汤应用,用以治疗咳喘、疼痛类疾病,取其止咳、止痛、缓解挛急等作用,则选用白芍配伍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药性理论》 《伤寒杂病论》 经方 芍药甘草汤 芍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