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诺从来许杀身──读《荆轲刺秦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学泰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6-27,共2页
一诺从来许杀身──读《荆轲刺秦王》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王学泰“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是陶渊明《咏荆轲》中的最后两句,也可以说是两千年来人们读完荆轲故事(包括《战国策》《史记》《淮南子》中关于荆轲的种种记载)后的共同... 一诺从来许杀身──读《荆轲刺秦王》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王学泰“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是陶渊明《咏荆轲》中的最后两句,也可以说是两千年来人们读完荆轲故事(包括《战国策》《史记》《淮南子》中关于荆轲的种种记载)后的共同感受。古今游侠刺客,可谓众矣,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轲刺秦王》 《史记》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战国策》 平民百姓 武士 正面价值 “虎狼之国” 始作俑 秦统一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陆精康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17,51,共3页
关键词 《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两国关系 公元前 太子 战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角度解读影片《荆轲刺秦王》中的刺客和赵女
3
作者 吴志玮 赵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3-74,共2页
陈凯歌导演的《荆轲刺秦王》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刺客荆轲在《史记.刺客列传》中确有记载,而赵女纯属虚构。但刺客与赵女确实是战国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群体,他们之间有颇多的共通之处:他们是乱世的产物,具有浓重的依附性特征,却... 陈凯歌导演的《荆轲刺秦王》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刺客荆轲在《史记.刺客列传》中确有记载,而赵女纯属虚构。但刺客与赵女确实是战国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群体,他们之间有颇多的共通之处:他们是乱世的产物,具有浓重的依附性特征,却又崇尚和践行着自由,其活跃也是燕赵"慷慨悲歌""游媚富贵""喜好乐舞"民风民俗的反映。故从历史角度分析,这部影片不失为真实历史背景基础上的艺术再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角度 《荆轲刺秦王》 刺客 赵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语影视剧中的秦朝记忆与银屏重构——以《秦始皇》《秦颂》《荆轲刺秦王》等作品为例
4
作者 谷利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7,共4页
经典的价值不在于僵死在时间流逝之中,成为凭吊的遗迹,而在于穿越千年之后,仍然“活”在当下。秦始皇,这位备受万众敬仰的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活”在当代影视中的最为古老的经典人物之一,他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的故事,流传在中国的... 经典的价值不在于僵死在时间流逝之中,成为凭吊的遗迹,而在于穿越千年之后,仍然“活”在当下。秦始皇,这位备受万众敬仰的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活”在当代影视中的最为古老的经典人物之一,他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的故事,流传在中国的历史、文学和影视文本中,历久不衰。新时期之后,华语影视剧作一方面从西方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的土壤、追溯中国的历史,从古老的历史文化中发掘新的叙事资源,让尘封的历史在影像化时代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化 影视文本 吸取营养 经典人物 当代影视 秦王 《荆轲刺秦王》 华语影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文互证:惊心动魄的那一刻及其他——《荆轲刺秦王》备课札记
5
作者 冯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32,共5页
古人形容藏书多曰“左图右史”,实际上,古代不少图书的确是图文互参的,早的如《诗经》,可以在政治、外交、文化等功能之外,帮助读者“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近的如明清时期一些书的卷头画有书中人物,称为“绣像”;而有些书,书页上面是插图... 古人形容藏书多曰“左图右史”,实际上,古代不少图书的确是图文互参的,早的如《诗经》,可以在政治、外交、文化等功能之外,帮助读者“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近的如明清时期一些书的卷头画有书中人物,称为“绣像”;而有些书,书页上面是插图,下面是文字,称为“出相”,近年一些古籍社翻印的《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就保留了“出相”,读者可以一面诵读诗句,一面赏玩图像.这些都说明“读图”不是现在发生的事,不过,全民进入“读图时代”却是现代技术带来的结果.“读图”是一种自然选择,因为图片、影像比文字生动、有趣,读图还能节省阅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轲刺秦王》 备课札记 图文 “读图时代” 《唐诗三百首》 互证 《千家诗》 《诗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题材电影应准确体现历史的核心文化精神——以战国历史题材电影《荆轲刺秦王》为例
6
作者 魏红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1,共3页
中国是一个历史资源极为丰富、历史意识极为浓厚的国家,随着20多年来“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经典的历史故事更是不断引起中国电影人的关注,根据经典历史故事改编的电影也不时引发观众的兴趣。纵观近年来推出的历史题材电影,虽然叙事... 中国是一个历史资源极为丰富、历史意识极为浓厚的国家,随着20多年来“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经典的历史故事更是不断引起中国电影人的关注,根据经典历史故事改编的电影也不时引发观众的兴趣。纵观近年来推出的历史题材电影,虽然叙事方式、人物造型、美工道具、光影运用等诸多方面不乏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 《荆轲刺秦王》 电影人 文化精神 战国 历史故事 “国学热” 历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言及文评人物 巧用漏洞炼思维——《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童志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9期133-138,共6页
【教材分析】《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教材必修①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为古代记叙散文。这三个叙事名篇或记政治、外交的刀光剑影,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其巧... 【教材分析】《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教材必修①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为古代记叙散文。这三个叙事名篇或记政治、外交的刀光剑影,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其巧妙的叙事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轲刺秦王》 杰出人物 教学设计 思维 巧用 叙事艺术 人教版教材 教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远不要低估对手——《荆轲刺秦王》的一处细节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庆培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21期160-160,共1页
荆轲刺秦之事传开后,当时有名的剑客鲁句践万般感慨道:“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鲁句践将荆轲刺秦的失败归结于“剑术”,即,荆轲不认真修习剑术,剑术平庸。东晋诗人陶潜在《咏荆轲》中也有“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的慨叹... 荆轲刺秦之事传开后,当时有名的剑客鲁句践万般感慨道:“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鲁句践将荆轲刺秦的失败归结于“剑术”,即,荆轲不认真修习剑术,剑术平庸。东晋诗人陶潜在《咏荆轲》中也有“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的慨叹。时代不同,但两人的看法惊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诗人 荆轲刺秦 剑术 《荆轲刺秦王》 句践 细节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轲刺秦王》的细节分析
9
作者 李颖超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24期56-57,共2页
荆轲刺秦王是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高中语文课本更是将《荆轲刺秦王》收录进教材,这里的《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全文站在同情燕国的立场上来叙述刺秦故事。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两次提及荆轲刺秦的故事,在《史记... 荆轲刺秦王是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高中语文课本更是将《荆轲刺秦王》收录进教材,这里的《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全文站在同情燕国的立场上来叙述刺秦故事。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两次提及荆轲刺秦的故事,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简单表述"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轲刺秦王》 燕太子丹 细节分析 荆轲刺秦 高中语文课本 战国策 进教材 司马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描与重彩 对照绘性格——《荆轲刺秦王》写人艺术初探
10
作者 刘亚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23期41-43,共3页
白描是一种绘画手法,仅用墨色线条勾勒形象,不施以任何修饰和渲染,画面构图简洁凝炼,带给人洗净朴素之感。这种绘画技法后期借用到文学创作上,成为表现手法之一,常用于摹物绘景,用简练的文字客观再现形象特征,不用修饰,少用修饰,但带来... 白描是一种绘画手法,仅用墨色线条勾勒形象,不施以任何修饰和渲染,画面构图简洁凝炼,带给人洗净朴素之感。这种绘画技法后期借用到文学创作上,成为表现手法之一,常用于摹物绘景,用简练的文字客观再现形象特征,不用修饰,少用修饰,但带来的效果却有别样的震撼力,多用于古典诗词,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便是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归园田居》 绘画技法 客观再现 文学创作 《荆轲刺秦王》 绘画手法 陶渊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刺客与中国文化的兼容性问题——从《荆轲刺秦王》说起
11
作者 杨爱民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8期44-45,共2页
刺客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群,远有司马迁在《史记》里为之写下《刺客列传》,近有《刺客聂隐娘》的全球热播和好评连连。可以说,刺客一直若隐若离地存在人们的视野里,有时万众瞩目,有时销声匿迹。刺客这种与人群若隐若离的关... 刺客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群,远有司马迁在《史记》里为之写下《刺客列传》,近有《刺客聂隐娘》的全球热播和好评连连。可以说,刺客一直若隐若离地存在人们的视野里,有时万众瞩目,有时销声匿迹。刺客这种与人群若隐若离的关系正是刺客与中国文化真实关系的写照。中国文化讲究正统,推崇“泱泱大国,煌煌正道”,视刺客的手段为小道,羞于当众提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客聂隐娘》 《荆轲刺秦王》 刺客 《史记》 司马迁 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字训诂的文言名篇理解——《荆轲刺秦王》若干注释商榷
12
作者 吴海芬 《今古文创》 2025年第20期115-117,127,共4页
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以及潘水根主编的《大学语文》等教材有文选《荆轲刺秦王》,其中注释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戮没”一词当释为同义复词连用,表“杀尽”;“以药淬剑”中“淬”字应作“... 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以及潘水根主编的《大学语文》等教材有文选《荆轲刺秦王》,其中注释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戮没”一词当释为同义复词连用,表“杀尽”;“以药淬剑”中“淬”字应作“浸染”;“血濡缕”应作“血沾湿衣缕”;“既祖”的“祖”应作“道神”;“负剑”应作“用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轲刺秦王》 注释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轲废”的“废”
13
作者 刘钢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荆轲废” “废” 高中 《荆轲刺秦王》 语文 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文本缝隙的教学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童志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X期14-17,共4页
陈思和教授指出:'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学会寻找缝隙。文本不是笼统地讲故事,我们细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它的破绽,读出作家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1]文本缝隙里'隐藏了大量的密码,帮助你完善这个故事。'['2]... 陈思和教授指出:'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学会寻找缝隙。文本不是笼统地讲故事,我们细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它的破绽,读出作家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1]文本缝隙里'隐藏了大量的密码,帮助你完善这个故事。'['2]通过作家的遗漏和疏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缝隙 教学价值 《荆轲刺秦王》 阅读教学 思维品质 祥林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忆马蹄疾先生
15
作者 杨有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3期72-74,71,共4页
忆马蹄疾先生杨有业时钟刚跨过九六年大门,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马蹄疾先生,竟于沈阳因病告别了人间,带着他六十年人生的辛酸与留下二十多部学术专著,匆匆地走了。元月五日,我与齐广文兄由鞍赴沈,参加了马先生遗体告别。当灵车驶... 忆马蹄疾先生杨有业时钟刚跨过九六年大门,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马蹄疾先生,竟于沈阳因病告别了人间,带着他六十年人生的辛酸与留下二十多部学术专著,匆匆地走了。元月五日,我与齐广文兄由鞍赴沈,参加了马先生遗体告别。当灵车驶向火葬场时,我与齐兄却陪伴着马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疾 学术专著 郭沫若 写作计划 《荆轲刺秦王》 师专图书馆 大学生 近代史 人生的辛酸 治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安来大陆搭景拍片
16
作者 曾广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1-31,共1页
日前,旅美台湾著名导演李安来大陆勘景和拜访各方面,他在田壮壮陪同下,参观了北影厂、中央芭蕾舞团、李连杰念过书的武术学校,还特地跑到易县看好朋友陈凯歌拍《荆轲刺秦王》。李安称赞李凯歌敢以三百人在滚滚黄沙中拍古装戏的精神,他... 日前,旅美台湾著名导演李安来大陆勘景和拜访各方面,他在田壮壮陪同下,参观了北影厂、中央芭蕾舞团、李连杰念过书的武术学校,还特地跑到易县看好朋友陈凯歌拍《荆轲刺秦王》。李安称赞李凯歌敢以三百人在滚滚黄沙中拍古装戏的精神,他说凯歌花大钱搭的景,比真的秦始皇宫殿还伟大。 但是,李安对大陆的古文物景观有些失望。他的母亲是北京人、李安从小幻想大陆景观,这是他出生第一次回大陆,初到大陆感觉却是:“有的景物破坏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 大陆 《荆轲刺秦王》 文物景观 武术学校 女主角 芭蕾舞团 陈凯歌 《卧虎藏龙》 古装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学古代诗文中消极内容的教学
17
作者 李联儒 《青海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26-26,共1页
谈中学古代诗文中消极内容的教学李联儒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选编有相当数量的古代诗文作为课本的基本篇目,这些诗文大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就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言,堪称瑰宝。然而,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有些诗文在其内容上不免... 谈中学古代诗文中消极内容的教学李联儒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选编有相当数量的古代诗文作为课本的基本篇目,这些诗文大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就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言,堪称瑰宝。然而,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有些诗文在其内容上不免留有那个时代,那个阶段的烙印,给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文 语文教学 历史局限性 中学语文 迷信思想 《孔雀东南飞》 《荆轲刺秦王》 消极因素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积极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在开往春天的地铁上…… 和耿乐对话
18
作者 蒋红 《电影评介》 2002年第4期20-21,共2页
耿乐在银幕上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反叛和不羁的。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头发乱了》直至《吕布与貂掸》都是这样的,耿乐听了有些可乐……
关键词 地铁 陈凯歌 “心” 古装戏 体验生活 吕布 《荆轲刺秦王》 导演 电影学院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