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楚岁时记》女性民俗文化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奇志 彭菊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8,共9页
从性别文化视角看,《荆楚岁时记》对南朝荆楚地区的岁时节日女性民俗有生动记录,主要表现在女性的民间人神信仰、女红在岁时风俗中的呈现以及女性在岁时节日的游戏娱乐三个方面。这些女性民俗顺应天时,遵从节令,一方面体现出荆楚习俗沿... 从性别文化视角看,《荆楚岁时记》对南朝荆楚地区的岁时节日女性民俗有生动记录,主要表现在女性的民间人神信仰、女红在岁时风俗中的呈现以及女性在岁时节日的游戏娱乐三个方面。这些女性民俗顺应天时,遵从节令,一方面体现出荆楚习俗沿革中的稳定性,同时在传承中又有新质融入,其仪式性、纪念性和娱乐性带有浓厚的荆楚地域风采;另一方面,这些民俗在展示南朝女性的岁时节日生活原貌时,还呈现出信仰人神、崇拜粪肥、珍爱生命、祈福消灾、劝课农桑、重视女红、乞巧优胜、祓禊江渚、喜好娱乐、热爱游戏等丰厚的文化意蕴。两者的融合,表现出荆楚女性在岁时节日区别于日常的生活样貌、身心状态和文化内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南朝女性史关于岁时节日维度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楚岁时记》 女性民俗 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荆楚岁时记》中的“荆楚”地域空间
2
作者 中村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4期106-110,共5页
荆楚本来只不过是族名、国名,后来渐渐演变成地域名称。在这个过程中,荆楚地域由于交通四通八达而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一方面它积极汲取外来的文化要素,另一方面又继承传统的习俗,两者兼容并存。《荆楚岁时记》很好地反映了这... 荆楚本来只不过是族名、国名,后来渐渐演变成地域名称。在这个过程中,荆楚地域由于交通四通八达而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一方面它积极汲取外来的文化要素,另一方面又继承传统的习俗,两者兼容并存。《荆楚岁时记》很好地反映了这些特征。"荆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而是特定的人文因素与地理因素的融合,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认知与共同记忆,在历史的继承与发展中,这一地域空间蕴涵着丰富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楚岁时记》 地域空间 荆楚 “荆楚”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记·月令》与《本朝月令》之比较浅说
3
作者 杨智芳 杨京峰 《文博》 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
中国的《礼记·月令》和日本的《本朝月令》同属月令文化系统,两者有同有异。本文从文本分析入手,拟从表达方式、内容规定、理论依据三个方面,对《礼记·月令》和《本朝月令》之间的同异做初步比较,进而探寻中日两国月令文化的... 中国的《礼记·月令》和日本的《本朝月令》同属月令文化系统,两者有同有异。本文从文本分析入手,拟从表达方式、内容规定、理论依据三个方面,对《礼记·月令》和《本朝月令》之间的同异做初步比较,进而探寻中日两国月令文化的特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礼记·月令》和《本朝月令》所分别反映的中日两国的月令文化各有特点:中国的月令文化具有"原生性";日本的月令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文化 历法 祭祀 阴阳五行体系 《荆楚岁时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时代的新年习俗
4
作者 李立纲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3-78,共6页
秦汉时代的新年习俗李立纲公元前二三一年,秦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皇朝。秦把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包括战国时期七国的国土,统统纳入自己政权的范围内,实现了自商周以来空前规模的统一局... 秦汉时代的新年习俗李立纲公元前二三一年,秦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皇朝。秦把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包括战国时期七国的国土,统统纳入自己政权的范围内,实现了自商周以来空前规模的统一局面。秦的统一,不仅体现在官制、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习俗 秦汉 《荆楚岁时记》 秦汉 农业生产 年节习俗 黄河中下游地区 秦汉人 黄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御览》时序部的体例特点及文献价值初探
5
作者 李文宁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8,共4页
《太平御览》时序部是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例与前代类书的时序部或岁时民俗专著的体例相比更加完备,引用材料更为全面具体。其文献价值体现在引用文献数量巨大,除却诗词歌赋,著作达四百多部,且引用内容详细全面,具有极大的文献价值... 《太平御览》时序部是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例与前代类书的时序部或岁时民俗专著的体例相比更加完备,引用材料更为全面具体。其文献价值体现在引用文献数量巨大,除却诗词歌赋,著作达四百多部,且引用内容详细全面,具有极大的文献价值。对照《太平御览》时序部,《艺文类聚》《初学记》中所引《荆楚岁时记》的内容,便可发现《太平御览》时序部对《荆楚岁时记》的引用多且引自原文而非转引自他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御览》序部 体例 《荆楚岁时记》 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午时节粽香浓
6
作者 龙玉纯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46,共1页
每年五月初五,我国大多数地方有吃粽子的风俗。南朝梁吴钧《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农历五月初五诗人屈原自投汩罗江后,常年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于水中,以驱蛟龙。
关键词 《荆楚岁时记》 端午 《续齐谐记》 蛟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腊日与腊八日 被引量:3
7
作者 夏日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腊日 《荆楚岁时记》 十二月 腊八粥 五德 阴阳五行学说 《史记》 古今图书集成 蜡祭 说文解字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代礼俗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震云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1-69,共9页
辽代礼俗黄震云(一)佛妆事见《契丹国志》卷二五《张舜民使北记》云:“北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北方妇女尚黄已久,只是拿佛妆相况,并不是受佛教影响。考《能改斋漫录》云:“(事始佛妆)后周宣帝传位太子,自称天元... 辽代礼俗黄震云(一)佛妆事见《契丹国志》卷二五《张舜民使北记》云:“北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北方妇女尚黄已久,只是拿佛妆相况,并不是受佛教影响。考《能改斋漫录》云:“(事始佛妆)后周宣帝传位太子,自称天元皇帝,禁天下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史》 《荆楚岁时记》 契丹人 辽代 阿保机 中原地区 再生仪 辽人 五月五日 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节源于鬼节考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华龙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96-101,共6页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千百年来人们视其为一年的开始而寄托种种美好的祝福,看作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很少将它与鬼文化联系起来,即使是对春节进行过研究的人也少有此类文章。据笔者所知,至今还没有文章从鬼的角度来考察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千百年来人们视其为一年的开始而寄托种种美好的祝福,看作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很少将它与鬼文化联系起来,即使是对春节进行过研究的人也少有此类文章。据笔者所知,至今还没有文章从鬼的角度来考察春节。事实上,春节的鬼文化色彩相当浓厚,由于历史的推移,人们只注意到春节的吉祥和欢乐的气氛,而逐渐忘却了暗中涌动的鬼文化的潜流。此外各地春节中的民俗虽有“大同”,但亦有“小异”。在此小异之处,也存在着不同表现形式的鬼文化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文化 《荆楚岁时记》 春节期间 屠苏酒 祖先鬼 鬼节 文化内涵 海南岛黎族 古今图书集成 徐华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夕探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64-69,共6页
七夕节源于“汉之游女”的神话 七夕,是我国女性在农历七月七日所过的传统节日。它又称“乞巧节”、“双七节”,属于我国特有的重要节庆中的一个。 七夕节的形成与织女、牵牛两星的传说有关。这个传说至迟产生于西周时代。《诗·小... 七夕节源于“汉之游女”的神话 七夕,是我国女性在农历七月七日所过的传统节日。它又称“乞巧节”、“双七节”,属于我国特有的重要节庆中的一个。 七夕节的形成与织女、牵牛两星的传说有关。这个传说至迟产生于西周时代。《诗·小雅·大东》云:“维天有汉,监尔有光,跋彼织女,终日七襄;虽然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的大意是说,织女星每天更动七次位置,却未织成布,牵牛星也只牵了一头牛(牛宿),而没有用牛来驾挽大车。从这首诗中,我们还看不出后来动人的牛郎织女神话的任何影子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女星 少司命 牛郎 七月七日 女神 牵牛星 汉水 楚人 大母神 《荆楚岁时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翩击鞠壤”说的是马球 被引量:2
11
作者 翁士勋 《体育文化导刊》 1986年第3期19-22,共4页
我国马球是否始于三国,曹植《名都篇》中的“连翩击鞠壤”句如何解释,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众说纷坛,总其说大约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只抓住“击鞠”二字,误解了“壤”字的意义,把“击鞠壤”说成“是指用杖把球打入鞠域里。”
关键词 马球 曹植 《文选》 谢灵运 陆机 《荆楚岁时记》 “击” 游戏 汉高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鬼”漫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震云 蒋成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9-169,共1页
“山鬼”漫议黄震云,蒋成德《楚辞·九歌》中有《山鬼》一篇,关于“山鬼”,洪兴祖《楚辞补注》说:“《庄子》曰:‘山有,。楚人所饲,岂此类乎?”只是一种猜测。《山带阁注楚辞》卷二干脆说是鬼的一种,颇为省事。王夫之《楚... “山鬼”漫议黄震云,蒋成德《楚辞·九歌》中有《山鬼》一篇,关于“山鬼”,洪兴祖《楚辞补注》说:“《庄子》曰:‘山有,。楚人所饲,岂此类乎?”只是一种猜测。《山带阁注楚辞》卷二干脆说是鬼的一种,颇为省事。王夫之《楚辞通释)卷二以为是孔子说的木客,也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鬼》 《荆楚岁时记》 《孔雀东南飞》 《楚辞·九歌》 《搜神后记》 《楚辞补注》 山魈 《庄子》 孤独心态 《广异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考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丘良任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107-111,共5页
杜诗考索丘良任《九日曲江》是入蜀后诗杜甫《九日曲江》诗,仇兆鳌于题下注云:“当是天宝十二载作。盖十三年九日有寄岑参诗,十四年九日,有杨奉先诗,此诗盖在前也。”《杜诗镜铨》、《读杜心解》均编在天宝十二载。时杜甫在长安。... 杜诗考索丘良任《九日曲江》是入蜀后诗杜甫《九日曲江》诗,仇兆鳌于题下注云:“当是天宝十二载作。盖十三年九日有寄岑参诗,十四年九日,有杨奉先诗,此诗盖在前也。”《杜诗镜铨》、《读杜心解》均编在天宝十二载。时杜甫在长安。诗云:“百年秋已半,九日意兼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江阁 杜诗 大历三年 夔州诗 潭州 曲江池 仇注 《远游》 《荆楚岁时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东南飞》风俗事项考释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庆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84-87,共4页
《孔雀东南飞》中的婚娶、休遣、再醮。
关键词 《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 同姓不婚 七月七日 《荆楚岁时记》 《玉台新咏》 俗事 南北朝 焦仲卿妻 婚姻家庭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两国传统龙舟赛之异同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海 《体育文化导刊》 1996年第5期50-,34,共2页
中日两国传统龙舟赛之异同(日本)濑户口照夫一、中国古代竞舟一般,以龙舟进行比赛,叫做“竞舟”,特别是在中国华南地区,据史载叫做“竞渡”。据众多研究者所述,竞渡多在长江以南地方举行。例如,文崇一氏在他所写《九歌中的水神... 中日两国传统龙舟赛之异同(日本)濑户口照夫一、中国古代竞舟一般,以龙舟进行比赛,叫做“竞舟”,特别是在中国华南地区,据史载叫做“竞渡”。据众多研究者所述,竞渡多在长江以南地方举行。例如,文崇一氏在他所写《九歌中的水神与华南的龙舟赛神》(1961)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两国 龙舟赛 《荆楚岁时记》 龙舟竞渡 杨嗣昌 进行比赛 水稻 长江以北地区 牺牲者 长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车”辩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蕻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7期19-20,共2页
鬼车,是传说中的九头鸟,"能入人屋,收魂气,为犬所噬,一首常下,血滴人家则凶。"(《荆楚岁时记》)关于这样一种神奇的动物,据说是孔子对子夏最早说出了它的有文可考的名字与特征,所以《北户录》中引《自泽图》说:"鬼车,昔... 鬼车,是传说中的九头鸟,"能入人屋,收魂气,为犬所噬,一首常下,血滴人家则凶。"(《荆楚岁时记》)关于这样一种神奇的动物,据说是孔子对子夏最早说出了它的有文可考的名字与特征,所以《北户录》中引《自泽图》说:"鬼车,昔孔子子夏所见,故歌之,其图九首。"可见有关九头鸟的说法是源于二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魂气 九首 北户 《荆楚岁时记》 急就篇 《广韵》 鬼鸟 韩诗 人屋 子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日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尚民杰 《文博》 1994年第1期78-81,共4页
《荆楚岁时记》云:“按董勋问礼俗日: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故而,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簿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七日贴人于帐... 《荆楚岁时记》云:“按董勋问礼俗日: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故而,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簿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七日贴人于帐.”明人周婴撰《巵林》谈及人曰云:“论曰:唐乔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俗 《荆楚岁时记》 《事物纪原》 对应关系 登高诗 《周礼》 古文献 宗教意义 民俗活动 排列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毬”
18
作者 翁世勋 《体育文化导刊》 1991年第3期38-40,共3页
在一些古代体育史论著中,常把“毬”与“球”混用,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在古代,“鞠”、“毬”和“球”的含义是不同的,而产生的时代也不一样。 “鞠”,在汉以前就有了。
关键词 古代体育 许慎 《荆楚岁时记》 《说文解字》 刘向 文字 霍去病 《太平御览》 黄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哈尔地和秋千
19
作者 周菁葆 《体育文化导刊》 1986年第1期45-45,共1页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萨哈尔地,汉语的意思是转轮秋千。这种秋千是在高达十六、七米的立柱上垂下四根大绳,由四名运动员各抓一根绳子,先在地面上围着立柱跑园圈,随着转速不断增加,就产生了一定的离心力,运动员就可以在空中高高荡起...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萨哈尔地,汉语的意思是转轮秋千。这种秋千是在高达十六、七米的立柱上垂下四根大绳,由四名运动员各抓一根绳子,先在地面上围着立柱跑园圈,随着转速不断增加,就产生了一定的离心力,运动员就可以在空中高高荡起。 维吾尔族的萨哈尔地和中原地区的秋千,在形式上不尽相同,但两者有着“血缘”关系。《三才图绘》说:“百戏起于秦汉,有弄瓯、吞剑、走火、缘竿、秋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运动员 传统体育项目 离心力 秦汉 新疆 转轮 汉语 汉武帝 《荆楚岁时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标”小考
20
作者 王赛时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6期25-25,共1页
现代体育比赛,有“锦标赛”这一种形式,考其名称由来,历史已相当悠久。“锦标”一词,最早使用于唐代,是当时最盛大的体育比赛——竞渡的取胜标志,后人沿用,于是成为争胜夺魁的代名词。 唐代以前,竞渡仅仅是划船取速,并没有“夺标”的规定。
关键词 体育比赛 锦标赛 代名词 屈原 《荆楚岁时记》 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