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关《茶经述评》第二版的杂言
1
作者 陶德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茶经述评》 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吴觉农 修订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读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
2
作者 钱时霖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4,169,共4页
关键词 《茶经述评》 吴觉农 第二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觉农《茶经述评》修订再版散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郁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6-228,共3页
关键词 《茶经述评》 吴觉农 修订 出版发行 二次印刷 第二版 学思想 新华书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觉农《茶经述评》文史疑误校证五则
4
作者 竺济法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6-271,共6页
由当代“茶圣”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被誉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是当代转引最多的茶书之一。笔者研读20多年,梳理出其中五处文史疑误,并做校证。
关键词 吴觉农 《茶经述评》 文史疑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觉农《茶经述评》修订再版记
5
作者 王郁风 《中国茶叶》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1897—1989)晚年应约撰成《茶经述评》一书,于1987年5月出版发行,1988年8月第二次印刷,两次共印4600本,早已告罄。由于首版还是铅字印刷,受条件限制,书中图片模糊不清,吴老很不满意。该书出版至今已近20年...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1897—1989)晚年应约撰成《茶经述评》一书,于1987年5月出版发行,1988年8月第二次印刷,两次共印4600本,早已告罄。由于首版还是铅字印刷,受条件限制,书中图片模糊不清,吴老很不满意。该书出版至今已近20年,深受海内外有关人士欢迎,茶界公认其内容质量高,视为经典之作。2004年,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决定对《茶经述评》修订再版,在2005年吴老诞辰108周年纪念“茶寿”和“吴觉农纪念馆”在上海建成开馆之际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述评》 吴觉农 修订 出版发行 二次印刷 学思想 纪念馆 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僧吴理真《行状》考述——“吴理真是西汉茶祖”之说违背诸多文史常识 被引量:1
6
作者 竺济法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0-238,共9页
最近几年,笔者一直在研究茶史。让笔者深感惊讶的是,《茶经》、《续茶经》、《茶经述评》、《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等权威文献从未提及的吴理真,怎么一下子成了茶祖神农之后的"西汉茶祖"和中国植茶始祖了呢?这是中国茶史和佛家茶... 最近几年,笔者一直在研究茶史。让笔者深感惊讶的是,《茶经》、《续茶经》、《茶经述评》、《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等权威文献从未提及的吴理真,怎么一下子成了茶祖神农之后的"西汉茶祖"和中国植茶始祖了呢?这是中国茶史和佛家茶事的重要事件,值得广大茶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茶经述评》 中国 《茶经》 历史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日本式中国茶文化与中国茶学 被引量:4
7
作者 顾雯 《农业考古》 2003年第4期278-281,290,共5页
关键词 文化 中国 日本 罐装乌龙 清凉饮料 吴觉农 《茶经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日对“茶道”名词的不同释义与认知——比较中日茶文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竺济法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5,58,共6页
关键词 文化 释义 名词 《茶经述评》 修身养性 吴觉农 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阳国志》两处“茶事”并非特指周代 被引量:2
9
作者 竺济法 《中国茶叶》 2015年第9期38-38,共1页
东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巴志》记有“以茶纳贡”、“园有香茗”两处茶事,《茶经述评》等当代很多茶文化著述认为,这两处茶事可追溯到“武王伐纣”的周代。《茶经述评》在“《茶经·一之源》述评·茶的祖国”如是说:“... 东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巴志》记有“以茶纳贡”、“园有香茗”两处茶事,《茶经述评》等当代很多茶文化著述认为,这两处茶事可追溯到“武王伐纣”的周代。《茶经述评》在“《茶经·一之源》述评·茶的祖国”如是说:“晋代常璩在公元350年左右所撰的《华阳国志·巴志》中说:‘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这说明早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个小国伐纣(见《史记.周本纪》)时,巴蜀(现在的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已用所产茶叶作为‘贡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国志》 周代 《茶经述评》 武王伐纣 《尚书》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僧吴理真《行状》考述——神化“西汉茶祖”和中国植茶始祖不可取 被引量:1
10
作者 竺济法 《中国茶叶》 2011年第12期27-29,共3页
最近几年在研究茶史时,让笔者深感惊讶的是,《茶经》、《续茶经》、《茶经述评》、《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等权威文献从未提及的吴理真,怎么一下子成了茶祖神农之后的“西汉茶祖”和中国植茶始祖了呢?这是中国茶史和佛家茶事的重... 最近几年在研究茶史时,让笔者深感惊讶的是,《茶经》、《续茶经》、《茶经述评》、《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等权威文献从未提及的吴理真,怎么一下子成了茶祖神农之后的“西汉茶祖”和中国植茶始祖了呢?这是中国茶史和佛家茶事的重要事件,值得广大茶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汉 《茶经述评》 《茶经》 历史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茶Black Tea茶名的由来 被引量:1
11
《中国茶叶》 2006年第2期39-39,共1页
红茶的发源地应是福建省武夷山。据当代茶圣吴觉农《茶经述评》第三章“茶的制造”的第三节“制茶工艺和茶类的发展”中说:“至于红茶,只有《多能鄙事》曾有‘红茶’的记载,但由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该书系伪托,故不拟引以为... 红茶的发源地应是福建省武夷山。据当代茶圣吴觉农《茶经述评》第三章“茶的制造”的第三节“制茶工艺和茶类的发展”中说:“至于红茶,只有《多能鄙事》曾有‘红茶’的记载,但由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该书系伪托,故不拟引以为据。”纪昀系康熙年问早期的大臣,即使该书系伪托,也可说明,在康熙朝以前已经出现了红茶。在现在生产红茶的各省各县的地方志中,可以查到的最早记述红茶的只有湖南、湖北、江西的几个县,例如湖南《巴陵县志》载:道光二十三年(1843)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每挟重金来制红茶,土人颇享其利。日晒者色微红,故名红茶。湖南《安化县志》载:咸丰七年(1857)九月,县令陶燮成制定红茶章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TEA 中国 《茶经述评》 《巴陵县志》 工艺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能鄙事》的释义论红茶的起源 被引量:3
12
作者 邹新球 《福建茶叶》 2007年第2期37-38,共2页
关于红茶的起源,在茶史中众说不一。有说是19世纪初,如吴觉农著的《茶经述评》对红茶产生的年代全部在清道光(1821—1850)年间及其后”;有说是明末清初(17世纪),如《与雷诺阿共进下午茶》一书认为:“在17世纪时,已经开始制作... 关于红茶的起源,在茶史中众说不一。有说是19世纪初,如吴觉农著的《茶经述评》对红茶产生的年代全部在清道光(1821—1850)年间及其后”;有说是明末清初(17世纪),如《与雷诺阿共进下午茶》一书认为:“在17世纪时,已经开始制作红茶,最先出现的是福建小种红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种红 起源 释义 《茶经述评》 明末清初 吴觉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大儒朱熹的茶道人生 被引量:2
13
作者 巩志 《福建茶叶》 2010年第10期56-59,共4页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是生活艺术。当代茶圣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给茶道下的定义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一种生活形态,上升为文化现象时,必须有伦理的、哲学...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是生活艺术。当代茶圣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给茶道下的定义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一种生活形态,上升为文化现象时,必须有伦理的、哲学的、思想的诸种文化因素的渗透、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生 朱熹 《茶经述评》 生活艺术 修身养性 生活形态 文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觉农——20世纪我国茶业的奠基者
14
作者 王郁风 《中国茶叶》 2003年第6期4-5,共2页
今年10月28日是我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逝世14周年的纪念日。为此,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在北京举行了“吴觉农茶学思想论坛”会。王郁风先生在会上介绍了吴觉农先生的生平事迹。会议还研究部署了吴觉农《茶经述评》修订工作。本文为王... 今年10月28日是我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逝世14周年的纪念日。为此,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在北京举行了“吴觉农茶学思想论坛”会。王郁风先生在会上介绍了吴觉农先生的生平事迹。会议还研究部署了吴觉农《茶经述评》修订工作。本文为王郁风先生的发言内容,有删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觉农 20世纪 中国 学思想 《茶经述评》 文化 叶品质标准 叶改良试验场 业公司 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当代茶圣吴觉农诞辰108周年系列活动在沪举行
15
作者 揭国良 屠幼英 《茶叶》 2005年第2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吴觉农 诞辰108周年纪念活动 《吴觉农纪念馆》 《茶经述评》 学思想学术研讨会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说《神异记》与《神异经》
16
作者 竺济法 《中国茶叶》 2013年第11期38-38,共1页
《茶经述评》【吴觉农主编第二版,下同)“七之事”在述评《神异记》中关于“虞洪获大茗”的故事中,作有如此评说:《神异记》(神话故事,虞洪获大茗)。《神异经》一卷,是一本假托西汉东方朔所作的神怪故事集。此书最先著录于《隋... 《茶经述评》【吴觉农主编第二版,下同)“七之事”在述评《神异记》中关于“虞洪获大茗”的故事中,作有如此评说:《神异记》(神话故事,虞洪获大茗)。《神异经》一卷,是一本假托西汉东方朔所作的神怪故事集。此书最先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茶经·四之器》中关于“瓢”的说明中,也提到了这个故事,并说发生于“永嘉中”(晋怀帝永嘉年问,即307~313年),说明此书的撰述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述评》 神话故事 第二版 吴觉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咏吴觉农先生诗二十五首
17
作者 钱时霖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8-190,193,共4页
关键词 吴觉农 陆羽 《茶经述评》 先生 种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淘万淘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回忆爷爷的好友钱木梁先生
18
作者 吴宁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5-230,共6页
我与钱木梁先生钱伯伯相识是在1979年的春天。他与陈君鹏先生协助爷爷撰写《茶经述评》时在我家住了很久。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钱伯伯在我家二楼阳台间,在暖暖地晨光里,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地读书写作的情景以及和他与奶奶坐在长沙发上... 我与钱木梁先生钱伯伯相识是在1979年的春天。他与陈君鹏先生协助爷爷撰写《茶经述评》时在我家住了很久。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钱伯伯在我家二楼阳台间,在暖暖地晨光里,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地读书写作的情景以及和他与奶奶坐在长沙发上一面聊天,一面缠毛线团的往事仍是历历在目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梁 《茶经述评》 老花镜 阳台 暖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淘万淘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回忆爷爷的好友钱樑先生
19
作者 吴宁 《茶叶》 2011年第1期50-55,共6页
我与钱樑先生钱伯伯相识是在1979年的春天。他与陈君鹏先生帮助爷爷撰写《茶经述评》在我家住了很久。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钱伯伯在我家二楼阳台间,在暖暖地晨光里,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地读书的情景和他与奶奶坐在长沙发上一面聊天.
关键词 《茶经述评》 老花镜 沙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