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武传》称谓语内涵探析
1
作者 于立娜 李彬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2,共3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获得文化的过程。《苏武传》中人物对话使用的称谓语因时间而变,因地点而变,因对象而变,且都别有深意,有时称“汝”,有时称“字”,有时称爵位,有时却又完全不用称谓,既展现了史家笔法和语言之美,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获得文化的过程。《苏武传》中人物对话使用的称谓语因时间而变,因地点而变,因对象而变,且都别有深意,有时称“汝”,有时称“字”,有时称爵位,有时却又完全不用称谓,既展现了史家笔法和语言之美,又成功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武传》 称谓语 含蓄隐晦 客观严谨 尊儒宗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武传》注释商补 被引量:1
2
作者 董玉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3,共2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四册(人教版2006年)选有《苏武传》一文,文中某些注释尚有值得商补之处,为了使教材更臻完善,笔者不揣鄙陋,胪陈数条于下,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 《苏武传》 商补 注释 实验教科书 《语文》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人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武传》注释指瑕
3
作者 谢政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1,共2页
《苏武传》是普通高中课70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四册(人教版2006年)的篇目之一,笔者在研读时发现教材在注释方面存在一些可商之处,谨提出来以供编者及广大读者参考,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 《苏武传》 注释 指瑕 实验教科书 《语文》 普通高中 人教版 第四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武传》注释商兑
4
作者 孙富中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0期46-47,共2页
人教版课标高中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2006.11)第四单元课文《苏武传》,是新编入教材的。笔者在研读时发现一些注释欠妥,值得商榷。
关键词 《苏武传》 注释商兑 实验教科书 《语文》 单元课文 人教版 高中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武传》写人艺术浅探
5
作者 李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6-39,共4页
要想更加深入地认识苏武其人,必须了解《汉书》的写作视角,观照《李广苏建传》的叙事背景,并与《史记》相关内容进行比较鉴赏。对于《苏武传》的解读,应在力求还原历史真实的过程中,品味以矛盾冲突彰显人物大义、以对比映衬突出人物性... 要想更加深入地认识苏武其人,必须了解《汉书》的写作视角,观照《李广苏建传》的叙事背景,并与《史记》相关内容进行比较鉴赏。对于《苏武传》的解读,应在力求还原历史真实的过程中,品味以矛盾冲突彰显人物大义、以对比映衬突出人物性格、以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心理的写人艺术,进而理解作品塑造苏武形象的价值取向,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冲突 对比映衬 细节描写 《苏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陵《答苏武书》的真伪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3,共5页
汉魏六朝书信体文章中,与《答苏武书》文风相似的作品在汉末魏晋时期才较多涌现,作为一个在《汉书》本传记载中仅能撰作质朴楚歌歌辞的武士,李陵不可能写出情采并茂的书信。《答苏武书》当系汉末魏晋人拟托之作。六朝人论文、选文大力... 汉魏六朝书信体文章中,与《答苏武书》文风相似的作品在汉末魏晋时期才较多涌现,作为一个在《汉书》本传记载中仅能撰作质朴楚歌歌辞的武士,李陵不可能写出情采并茂的书信。《答苏武书》当系汉末魏晋人拟托之作。六朝人论文、选文大力标榜“情采”,自汉至梁同情李陵的声音绵绵不绝,是《答苏武书》在六朝及后世受到注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陵 《答苏武书》 《李陵传》《苏武传》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设计:文本拓展与课程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鹏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6-57,共2页
《苏武传》是人教版教科书必修④中的一篇课文,廖昌燕老师将其设计为一个教学专题——“苏武与李陵”,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此种教学设计的价值不止于文本拓展.更在于课程建构。
关键词 课程建构 专题设计 文本 《苏武传》 教学专题 教学设计 教科书 人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编校讹误举例
8
作者 金声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94,共2页
近来审读图书,有时也浏览一些刊物,看看电视,发现了不少问题,希望引起编辑人员的注意。有一本书是为今年高考作文示例的,该书的文章说到了苏武的生平事迹,似乎全来自《汉书·苏武传》(也许笔者孤陋寡闻,不知其他)。此文所... 近来审读图书,有时也浏览一些刊物,看看电视,发现了不少问题,希望引起编辑人员的注意。有一本书是为今年高考作文示例的,该书的文章说到了苏武的生平事迹,似乎全来自《汉书·苏武传》(也许笔者孤陋寡闻,不知其他)。此文所说的苏武情况,与《苏武传》大不相同,恐怕是凭空臆造的(起码笔者这样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讹误 编校 《苏武传》 编辑人员 高考作文 生平事迹 看电视 图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蹈其背”怎么理解
9
作者 戴建华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0期47-48,共2页
班固文笔古奥,《汉书》向称难读。《苏武传》(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若干注释有待推敲,爰作小札,以飨读者。
关键词 实验教科书 《苏武传》 《汉书》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第四册 人教版 文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