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三十年代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兼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
王哲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4
|
|
2
|
从列宁的对外政策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徐炽庆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1
|
|
3
|
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日本外交和战略方针的调整及其影响 |
万柏连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4
|
观棋有语:1941年国统区舆论界对苏德战争的研判和评说 |
陈默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俄罗斯史学家谈“苏德条约” |
王少平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6
|
1939~1941年苏德关系剖析 |
程早霞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1
|
|
7
|
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潜山储集性能及其主控因素 |
康德江
庞雄奇
张云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3
|
|
8
|
苏德尔特油田贝16断块兴安岭群沉积特征与储层非均质性 |
徐振中
姚军
王夕宾
张荻楠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9
|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地区古潜山特征与成因 |
王树学
王璞珺
金振龙
蒋丽君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0
|
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油藏裂缝储层测井评价 |
闫伟林
崔宝文
殷树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11
|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裂缝发育期次研究 |
任丽华
林承焰
李辉
王海涛
张荻楠
崔宝文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12
|
苏德尔特油田铜钵庙组—南屯组油层多级次基准面旋回格架中的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王建平
樊太亮
王宏语
刘振兴
李一凡
胡晓兰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3
|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古潜山裂缝发育特征 |
张云峰
王磊
李晶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4
|
苏德尔特基岩潜山油藏类型及其形成主控因素 |
周广胜
张立含
佟奎
姜子杰
史彦尧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5
|
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古潜山油藏地质特征——以贝16区块为例 |
任丽华
林承焰
张荻楠
刘菊
李成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6
|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碎屑岩潜山油藏类型划分 |
任丽华
林承焰
刘菊
张荻楠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7
|
苏德尔特油田南屯组成岩作用与储集层特征 |
肖莹莹
樊太亮
王宏语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8
|
苏德尔特油田潜山油藏采油工程方案优化设计及认识 |
冯立
王群嶷
刘文苹
刘海鸥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9
|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
王化爱
钟建华
陈巍
黄金亮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20
|
苏德尔特油田裂缝型油藏体积改造技术应用与分析 |
李存荣
贺杨
翁定为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