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类”的理论言说:论残雪的小说美学观念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天桥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7,共11页
残雪及其所代表的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异类。“异类”一词之于她,根本就算不上贬义词,甚至可以说她就是以“异类”的姿态对抗文学主流而确立自身的独特地位的。而当马原等在“先锋”之途中无以为继或别寻他路时,残... 残雪及其所代表的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异类。“异类”一词之于她,根本就算不上贬义词,甚至可以说她就是以“异类”的姿态对抗文学主流而确立自身的独特地位的。而当马原等在“先锋”之途中无以为继或别寻他路时,残雪却毫不妥协地沿着自己的既定方向大踏步前行。残雪的“异类”首先表现在其小说作品上。发表于一九八五年的《污水上的肥皂泡》已预告着残雪世界的到来,随着《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等许多代表性作品纷纷问世,一个模糊的残雪世界日渐清晰。说“模糊”,是因为残雪的出现给批评界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她的小说所呈现出的面貌是中国新文学以来极其罕见的。传统小说非常重视的完整的故事、典型的人物、动人的情节、生动的语言、严密的结构在残雪的小说中皆已面目全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作品 残雪 异类 美学观念 《污水上的肥皂泡》 中国当代文学 《山上的小屋》 《苍老的浮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5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以“先锋”与“寻根”等文学话语的缠绕为线索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2-112,132,共12页
口述史作为一门学科在社会学、民俗学等领域已经相当成熟,近几年来它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兴起,是当代文学学科话语发展的内容之一,既受西学之影响,也承接了中国古代“动则左史书之。
关键词 1985年 文学口述史 小说 寻根文学 先锋文学 现代性 文学形式 莫言 《透明的红萝卜》 《苍老的浮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每一个生命的“桃花源”——评残雪的《激情世界》兼论“残雪之谜”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小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6-162,共7页
残雪的小说具有一种普遍的先锋色彩和实验的气质,其探寻隐秘的精神世界,同时富有较强的哲性思辨与乌托邦色彩,这样的书写导致了文本最终呈现出大量的反现实的超越性书写,挑战着一般受众的阅读和认知。从早期的《黄泥街》《苍老的浮云》... 残雪的小说具有一种普遍的先锋色彩和实验的气质,其探寻隐秘的精神世界,同时富有较强的哲性思辨与乌托邦色彩,这样的书写导致了文本最终呈现出大量的反现实的超越性书写,挑战着一般受众的阅读和认知。从早期的《黄泥街》《苍老的浮云》《山上的小屋》等作品开始,一直到《五香街》《最后的情人》《黑暗地母的礼物》,再到近年的《一种快要消失的职业》《水乡》《激情世界》等,作品中都有很多反现实或者说超现实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老的浮云》 残雪 地母 《山上的小屋》 超现实 《五香街》 桃花源 《黄泥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魂虚幻的编织——深层解读残雪《温柔的编织工》
4
作者 贾蔓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6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温柔的编织工》 残雪 《山上的小屋》 《苍老的浮云》 解读 虚幻 灵魂 《乡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