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身份、人生阅历与帝王愿景——基于北宋艺术教育体制及运行机制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楚小庆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49,152,共22页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绘画水平、美学风格与当时社会体制性因素及时代风尚密切相关,不仅受到了北宋时期国家艺术体制、高等专业美术教育运行机制的深刻影响,而且反映了创作者的自我精神追求,展示了其极富韧性、坚持敢为的个人抱负和...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绘画水平、美学风格与当时社会体制性因素及时代风尚密切相关,不仅受到了北宋时期国家艺术体制、高等专业美术教育运行机制的深刻影响,而且反映了创作者的自我精神追求,展示了其极富韧性、坚持敢为的个人抱负和勇于担当、探索创新的艰辛过程,也形象映射了宋徽宗文治天下、江山永固的帝王愿景。通过考察画学的兴起与文化风尚,首所美术专业院校的招生与培养机制创新,实践中教育培养制度的完善与改进,王希孟攻读画学的学历培养路径,画学课业内容、德行规范与日常考核程序,综合文化课与专业技法课内容设置及考核标准,培养环节中的“升舍”晋级、综合评定及毕业去向、授官品级等重要节点,可还原出贯穿王希孟家庭出身、学习经历、毕业等级等人生经历的逻辑框架,形成围绕其身份及人生阅历的完整闭环。作为生动展示、真实还原此段历史的翔实注脚,王希孟的人生经历是个人努力、社会风尚、时代机遇等共同选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江山图》 王希孟 艺术教育 画学 宋徽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植物造景艺术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恒 李继爱 +3 位作者 孙健 郭燕 曾凡景 赵惠恩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北京人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本文重点对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和休闲花园的植物造景艺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特点突出的植物配置形式,以引为城市园林的典范。
关键词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龙形水系 休闲花园 造景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自然与艺术的交融--解读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 被引量:6
3
作者 程秀萍 裘鸿菲 纪芳华 《规划师》 2008年第10期93-96,共4页
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在场地存在分离的地方建立联系,利用"Z"字形道路设计缝补城市碎片,加强内部区域间的联系;设计中恢复原有地貌,加强它与城市地貌的联系;采用坡地入水方式,加强城市与水岸的联系;面向艾略特湾开敞,形成... 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在场地存在分离的地方建立联系,利用"Z"字形道路设计缝补城市碎片,加强内部区域间的联系;设计中恢复原有地貌,加强它与城市地貌的联系;采用坡地入水方式,加强城市与水岸的联系;面向艾略特湾开敞,形成极佳的观景场所,加强城市和水体、远山的联系。利用尖锐对立的景观让城市慢下来,塑造了美国西北特有的自然景观,并作为艺术载体向世人展示私人艺术收藏品,创建了一个与城市平衡、与自然和谐、与艺术融合的公共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城市 自然 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克艺术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谭琳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1,共3页
从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视听艺术三个方面,分析奥林匹克运动中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异彩纷呈的奥林匹克建筑、形神兼备的奥运雕塑、绚丽多彩的奥运绘画、气韵生动的形象标识、丰富细腻的奥运文学、悠扬悦耳的奥运音乐、文简意深的奥运... 从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视听艺术三个方面,分析奥林匹克运动中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异彩纷呈的奥林匹克建筑、形神兼备的奥运雕塑、绚丽多彩的奥运绘画、气韵生动的形象标识、丰富细腻的奥运文学、悠扬悦耳的奥运音乐、文简意深的奥运口号、美伦美奂的开幕盛典、精彩绝伦的奥运赛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 体育原理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昏侯国器物里的艺术元素对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勤 李萩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2-228,共7页
目的通过对海昏侯国器物里的艺术元素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启示。方法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案例,分析海昏侯国器物里的艺术元素与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价值意义,并从色彩的运用美、线条的韵律美、图案的装饰美、造... 目的通过对海昏侯国器物里的艺术元素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启示。方法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案例,分析海昏侯国器物里的艺术元素与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价值意义,并从色彩的运用美、线条的韵律美、图案的装饰美、造型的科技美4个方面进行考察分析,洞悉西汉的艺术风格和精神气质,并得出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新的灵感。结论海昏侯国器物艺术元素是西汉时期生产生活、审美观念和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突出展现了当时社会独特的造物思想,蕴含着西汉浓厚的审美特点和精神内涵。进行深入地挖掘研究再运用,充分彰显我国历史、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将海昏侯国器物里的艺术元素运用于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实践,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启示,也是当代艺术设计创造力量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国 器物里的艺术元素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的方式: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乱里春秋”与艺术创作——藉从戏剧《李尔王》到电影《乱》的改编试论艺术创作的方式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璟慧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8-242,共5页
日本导演黑泽明借用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KingLear)拍出的电影《乱》(Ran)是一个大胆的艺术创作,我们认为,虽然评判艺术作品之美,须秉承独立精神,即把该作品置于其独立的学科门类中去考察,避免电影改编作品或其他"改编"... 日本导演黑泽明借用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KingLear)拍出的电影《乱》(Ran)是一个大胆的艺术创作,我们认为,虽然评判艺术作品之美,须秉承独立精神,即把该作品置于其独立的学科门类中去考察,避免电影改编作品或其他"改编"作品陷入向不属于自身艺术特性的门类中寻求欣赏的标准的境地,但文艺创作的繁荣,却须知彼(其他艺术门类)知己(此艺术门类),摈弃门户之见,即以"乱里春秋"的艺术手法运用于艺术创作,将任何可能性都视为根本追求,所谓艺术创作的自由与新意,才是不受限制与拘束的。而实际上,"乱里春秋"的方式,就是人类文化自身运行的方式,即"化"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尔王》 《乱》 艺术创作 “乱春秋” “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译制片《居里夫人》之翻译及其艺术品格 被引量:8
7
作者 麻争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夫人 译制片 人物性格 影视翻译 艺术品格 基本原则 夫妇 真实感人 人物语言 专业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里红妆的装饰艺术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克峰 阮莹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6期88-89,共2页
十里红妆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它包括民族内涵、造型特点、表现手法、装饰语汇以及构图、色彩等方面。其装饰艺术主要由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这三个部分来共同体现。作为传统装饰艺术,"十里红妆"记载了当时人们... 十里红妆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它包括民族内涵、造型特点、表现手法、装饰语汇以及构图、色彩等方面。其装饰艺术主要由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这三个部分来共同体现。作为传统装饰艺术,"十里红妆"记载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趋向、文化内涵、历史沉淀等,它构筑了人们心灵上一种精神、情感依托,我们应该去关注它,并发扬它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妆 装饰艺术 审美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如何提升公众对哲里木版画艺术鉴赏能力的途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琪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6-456,共1页
客观来说,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风格特异、内涵不同的文化元素,我国作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诸多文化理念融入的国家,其在各个地区都形成了重要的文化元素内容。哲里木版画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正是基于文化融入视角的文... 客观来说,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风格特异、内涵不同的文化元素,我国作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诸多文化理念融入的国家,其在各个地区都形成了重要的文化元素内容。哲里木版画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正是基于文化融入视角的文化理解与认知。本文拟从哲里木版画艺术的发展历程认知分析入手,结合哲里木版画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状况认知,通过分析茶文化元素的价值内涵,进而分析应用茶文化艺术提升公众对哲里木版画艺术鉴赏能力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元素 提升机制 公众 木版画 艺术鉴赏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沙汀小说的讽刺艺术——以《在其香居茶馆里》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97,共2页
一、叙述视角的双重化叙述学科,主要研究谁在说、怎么说的问题。当作者作为故事的参与者,只能叙述出自己身在其中有限的所见所闻便是限知视角;而作者自己隐藏于人物、事件背后,对事件走向了如指掌的,就是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即"他... 一、叙述视角的双重化叙述学科,主要研究谁在说、怎么说的问题。当作者作为故事的参与者,只能叙述出自己身在其中有限的所见所闻便是限知视角;而作者自己隐藏于人物、事件背后,对事件走向了如指掌的,就是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即"他说话"。"他说话"一直是传统小说中的正统模式,《在其香居茶馆里》主要采用的就是"他""方治国""幺吵吵"等第三人称叙述。这样一来,作为叙述者的"我",便隐退到幕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其香居茶馆 沙汀 叙述视角 讽刺艺术 第三人称叙述 二元对立 讽刺意味 双重化 表层意义 叙述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办国际奥林匹克艺术节的构想
11
作者 奉公 朱树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4-80,共7页
文章提出创办具有全球性、综合性、开放性、非政治性和非盈利性的国际奥林匹克艺术节 (OA)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包容能力最强、层次最高的艺术交流舞台的构想。认为 OA的创办对于实现艺术与体育的“双星”交相辉映、艺术的进步、人类的... 文章提出创办具有全球性、综合性、开放性、非政治性和非盈利性的国际奥林匹克艺术节 (OA)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包容能力最强、层次最高的艺术交流舞台的构想。认为 OA的创办对于实现艺术与体育的“双星”交相辉映、艺术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和引导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同时也从一些大的国家或地区具备举办能力 ,经济上可实现良性发展和全球一体化创造的条件等方面论述了创办 OA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奥林匹克艺术 经济 和平 艺术发展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克运动与电影艺术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革 郑振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34,共2页
电影同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历史悠久,联系紧密,电影艺术因为具有自己独特的宣传效果而成为宣扬奥林匹克的良好载体;奥林匹克运动又因为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和感人的故事情节而成为电影的重要题材;同时奥林匹克运动和电影艺术有共同的精神追... 电影同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历史悠久,联系紧密,电影艺术因为具有自己独特的宣传效果而成为宣扬奥林匹克的良好载体;奥林匹克运动又因为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和感人的故事情节而成为电影的重要题材;同时奥林匹克运动和电影艺术有共同的精神追求,都在为人类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而做着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电影艺术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难点解读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昌华 周贵英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中学 语文教学 学习难点 阅读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奥林匹亚德——从奥林匹克艺术比赛到奥林匹克文化计划的实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军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从古至今,正如顾拜旦先生所强调的,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的和艺术的”。每届奥运会体育比赛只有短短的16天,但筹办奥运会(包括申办奥运会)则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奥林匹克文化活动也伴随着它的始终。奥运会... 从古至今,正如顾拜旦先生所强调的,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的和艺术的”。每届奥运会体育比赛只有短短的16天,但筹办奥运会(包括申办奥运会)则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奥林匹克文化活动也伴随着它的始终。奥运会不仅吸引着世界最著名运动员,也吸引着世界最著名艺术家来此展示才华、创造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艺术比赛 奥林匹克文化计划 文化活动 文化奥林匹亚德 组织形式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设计与公共艺术研究所雕塑作品在“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设计方案”比赛中获奖
15
作者 沈颖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35-35,共1页
日前,“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环境设施概念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评审在北京揭晓,我校环境设计与公共艺术研究所赵思毅所长主持设计的9件作品在“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设计方案”比赛中获奖。由赵思毅、张蕾、沈颖、赵迎设... 日前,“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环境设施概念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评审在北京揭晓,我校环境设计与公共艺术研究所赵思毅所长主持设计的9件作品在“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设计方案”比赛中获奖。由赵思毅、张蕾、沈颖、赵迎设计的国家体育馆“鸟巢”建筑景观雕塑《羽人》和赵思毅、张亚伟、沈颖、胡昕宁设计的国家游泳馆“水立方”建筑景观雕塑《跃》均获最高奖项“雕塑梦想”优秀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公园 环境设计 城市雕塑 艺术研究所 中国北京 雕塑作品 建筑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中的梦魇 心灵神话的重建——论《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与人文内涵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琼 《电影评介》 2010年第3期55-55,共1页
由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执导的影片《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运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代印度国内的某些深层的社会矛盾和难以改变的社会现状。印度贫民们在梦魇般的生活最低线下苦苦挣扎,可残酷的现实仍然无法剥夺他们内心... 由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执导的影片《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运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代印度国内的某些深层的社会矛盾和难以改变的社会现状。印度贫民们在梦魇般的生活最低线下苦苦挣扎,可残酷的现实仍然无法剥夺他们内心中对幸福的向往和改变现实的憧憬。他们将会在生活的废墟上重建美丽的心灵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 艺术表现手法 人文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长安三万里》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创新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艺丹 胡万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6-80,共5页
电影《长安三万里》通过独特视角和叙事手法,生动再现了盛唐的辉煌与繁荣。影片巧妙地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电影制作技术,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从精致的叙事结构到历史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再到视听效果的融... 电影《长安三万里》通过独特视角和叙事手法,生动再现了盛唐的辉煌与繁荣。影片巧妙地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电影制作技术,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从精致的叙事结构到历史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再到视听效果的融合创新,该电影成功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极致的视听享受,更在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电影艺术创新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彰显了其在电影艺术与文化传承方面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三万 历史文化 融合创新 电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的国家美学与艺术表达
18
作者 王凯正 刘永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29-134,共6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美术里的中国》是一部美术题材的纪录片,该片用12集展现了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美术作品,并由美术作品反映当下中国在时代进程中的沧桑巨变,展现了中国的文化与艺术内涵。《美术里的中国》通过集体记忆的情感共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美术里的中国》是一部美术题材的纪录片,该片用12集展现了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美术作品,并由美术作品反映当下中国在时代进程中的沧桑巨变,展现了中国的文化与艺术内涵。《美术里的中国》通过集体记忆的情感共鸣、价值观念的美学书写、传统文化的美育功用等方式书写了国家美学的审美范式,并通过内容模式创新与视听形式创新丰富了该片的艺术表达,传播了中国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艺术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美术里的中国》 国家美学 艺术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离时空恣意想象的“奇”与“异”——中国动画电影中神怪形象的艺术特性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隋津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6,共11页
中国神话题材的动画电影大多描奇人,写奇境,叙奇事。描写的“奇人”大多是似人非人、似兽非兽、似妖非妖,如孙悟空、哪吒、小白、小青、牛魔王、海螺仙子、孔雀公主等。所谓的妖精,也是奇人的变形。除此,还有很多奇异虚诞的环境。如《... 中国神话题材的动画电影大多描奇人,写奇境,叙奇事。描写的“奇人”大多是似人非人、似兽非兽、似妖非妖,如孙悟空、哪吒、小白、小青、牛魔王、海螺仙子、孔雀公主等。所谓的妖精,也是奇人的变形。除此,还有很多奇异虚诞的环境。如《西游记》中“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不伏麒麟管、不受凤凰辖、又不受人间帝王拘束的花果山;八百里寸草不生,“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针”的火焰山;“鹅毛飞不起,芦花定沉底”的流沙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性 动画电影 神话题材 《西游记》 孔雀公主 八百 流沙河 孙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威先生》与《在其香居茶馆里》讽刺艺术比较谈
20
作者 李小平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10期44-45,共2页
张天翼的名作《华威先生》,突破了抗战初期文坛"只写光明,不写黑暗"的框套,促成了四十年代暴露文学之花的盛开。它与稍晚一点的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
关键词 在其香居茶馆 讽刺艺术 讽刺小说 沙汀 张天翼 四十年代 抗战初期 两眼墨黑 讽刺意味 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