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肖邦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的几个不同版本——兼论个性理解与艺术的再创作 被引量:1
1
作者 贺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4-119,共6页
《肖邦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在流传及演奏过程中存有数种不同版本。文章在仔细比较这些版本的异同后,指出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在于音乐家、出版家及演奏者对作品的不同理解。而他们的文化背景及审美视角的差异是这种理解不同的根源。
关键词 《肖邦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 版本 个性 艺术 再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音乐作品的“本真”还是音乐作品“本身”——以肖邦钢琴作品《g小调第一叙事曲》力度结构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冰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5,共3页
钢琴教学与演奏,追求良好音响是核心。我国现有钢琴教学和演奏中,重点是对音乐作品的“本真”寻求,笔者认为应将视角更多投向音乐作品“本身”。本文以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为例,从“力度结构力”入手,探讨挖掘音乐作品本身... 钢琴教学与演奏,追求良好音响是核心。我国现有钢琴教学和演奏中,重点是对音乐作品的“本真”寻求,笔者认为应将视角更多投向音乐作品“本身”。本文以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为例,从“力度结构力”入手,探讨挖掘音乐作品本身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挖掘本身的内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演奏与教学 音乐作品本身 肖邦 g小调第一叙事曲 力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彬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1-214,共4页
每个钢琴家因其自身的技术、智力因素、音乐知识、演奏创造潜力、气质、精神涵养等因素使《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一作品出现了不同的诠释风格,如阿图尔.鲁宾斯坦的不动声色但扣心人弦;霍洛维茨的个性张扬和毫不掩饰的炫技;波利尼温暖亲... 每个钢琴家因其自身的技术、智力因素、音乐知识、演奏创造潜力、气质、精神涵养等因素使《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一作品出现了不同的诠释风格,如阿图尔.鲁宾斯坦的不动声色但扣心人弦;霍洛维茨的个性张扬和毫不掩饰的炫技;波利尼温暖亲切的抒情,敏感的分句,丰富的音色与浓郁的诗意等。肖邦以他天才般的创作再次证明了音乐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钢琴 第一叙事曲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电影《钢琴师》中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
4
作者 陈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15-116,共2页
影片《钢琴师》根据斯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的回忆录改编。《钢琴师》里的音乐主要取自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的作品。《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品23号)是作者于1831年一1835年根据密茨凯维支的长诗《康拉德·瓦连罗德》所... 影片《钢琴师》根据斯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的回忆录改编。《钢琴师》里的音乐主要取自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的作品。《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品23号)是作者于1831年一1835年根据密茨凯维支的长诗《康拉德·瓦连罗德》所给的印象而写的。该曲是一出悲壮的戏剧,是一篇激动人心的史诗。全曲的结构和调性虽然是前后对称的,但音乐形象的发展却越来越富于动力,最后悲剧性热情达到了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g小调叙事曲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妍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61-362,共2页
叙事曲是钢琴作品中重要的体裁之一,也是钢琴演奏和教学中的重点研究对象。叙事曲作为钢琴曲体裁是由肖邦首创的。本文以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为例,从叙事曲的由来、发展谈起,分析其音乐语言及演奏方式,阐述其在钢琴作品中的重要性... 叙事曲是钢琴作品中重要的体裁之一,也是钢琴演奏和教学中的重点研究对象。叙事曲作为钢琴曲体裁是由肖邦首创的。本文以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为例,从叙事曲的由来、发展谈起,分析其音乐语言及演奏方式,阐述其在钢琴作品中的重要性和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钢琴演奏 叙事曲 g小调第一叙事曲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Ⅱ6和弦在肖邦《g小调叙事曲》中的“控制力”
6
作者 黄祖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2期79-83,共5页
《g小调叙事曲》是肖邦创作的第一首钢琴叙事曲,在这首叙事曲中,为了满足叙事的需要,肖邦运用了许多独特的手法:如运用多种曲式原则共建的混合曲式来构建作品;沿用主题—动机贯穿发展法来组织音乐材料;运用换音来对旋律进行华彩装饰等... 《g小调叙事曲》是肖邦创作的第一首钢琴叙事曲,在这首叙事曲中,为了满足叙事的需要,肖邦运用了许多独特的手法:如运用多种曲式原则共建的混合曲式来构建作品;沿用主题—动机贯穿发展法来组织音乐材料;运用换音来对旋律进行华彩装饰等。通过这些创新性手法的运用,使得内容与形式获得统一,达到良好的音乐叙事目的。然而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整部作品在乐思呈示与发展、调性布局与曲式结构等方面,bⅡ6和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结构作用。其作品的主题、调性、曲式结构都置于bⅡ6和弦的控制之下,音乐形象凝练集中、鲜明生动,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音乐和诗歌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g小调叙事曲 bⅡ6和弦 控制力 调性关系 曲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德尔松《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技术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郑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65,共12页
门德尔松的《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他钢琴协奏曲中比较成功的一首大型作品。文章根据讨论与阐述该钢琴作品演奏相关的一些技术与技巧问题,并论及对门德尔松这一作品的认知。
关键词 门德尔松 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演奏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