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维权执法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适用——南海仲裁案第13项仲裁请求裁决评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曲波 梁赟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0,共11页
仲裁庭无视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进行判断的前提——黄岩岛主权归属及沿海国的确定,武断地得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1(b)不适用于领海的结论。仲裁庭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不具有管辖权。菲律宾船舶在我国黄岩岛领海的通过不能构成无... 仲裁庭无视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进行判断的前提——黄岩岛主权归属及沿海国的确定,武断地得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1(b)不适用于领海的结论。仲裁庭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不具有管辖权。菲律宾船舶在我国黄岩岛领海的通过不能构成无害通过,我国有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5条采取必要的步骤以行使保护权。在行使沿海国保护权的特殊情形下,应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用于船舶航行进行严格解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94条的义务主体是船旗国,义务的属性是管辖义务,违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并不必然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94条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仲裁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船旗国义务 沿海国保护权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时期国际渔业资源法律制度存在问题及应对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白洋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8-54,128,共8页
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时期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律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UNCLOS确立了国际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基本法律框架;全球性和区域性渔业公约为资源的养护和利用提供了具体法律保障;区域渔业组织是实施国际渔业资源法... 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时期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律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UNCLOS确立了国际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基本法律框架;全球性和区域性渔业公约为资源的养护和利用提供了具体法律保障;区域渔业组织是实施国际渔业资源法的中坚力量。这一时期国际海洋渔业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源属性与现行渔业制度安排存在冲突;渔业组织的法律地位有待强化;公海配额分配机制有待完善,等等。应对之策:发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一协调作用,采取多主体合作治理模式;协调好国际组织和国内机构的运作机制;建立以义务履行的多少来称量权利的获取多少的配额分配标准;加强公海渔业监管力度,推广监测系统监控设备、实施公海联合执法机制,打击非法、不报告、不管制的捕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国际渔业资源保护法 存在问题 完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行为准则》的法律定位及其与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国强 余露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30,共15页
《南海行为准则》是规范南海地区秩序、管控南海危机的重要文件,但是其法律定位及其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系仍未明确,这不仅不利于《准则》后续磋商的顺利进行,而且埋下了未来《准则》被滥用或具体作用被削减的隐患。根据《南海... 《南海行为准则》是规范南海地区秩序、管控南海危机的重要文件,但是其法律定位及其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系仍未明确,这不仅不利于《准则》后续磋商的顺利进行,而且埋下了未来《准则》被滥用或具体作用被削减的隐患。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执行情况以及目前的南海局势判断,《准则》的法律定位应该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国际条约。《准则》和《公约》之间关系密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准则》和《公约》存在着条约冲突风险,《准则》若违反了《公约》所体现的强行法,整个将归于无效;《准则》若违反了《公约》所体现的强行法以外的其他义务,其缔约方将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准则》未违反《公约》义务而做出与《公约》不同的安排,其优先于《公约》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条约冲突 国际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南海争端中的效用及中国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洁宇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5期14-23,共10页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维护公约的精神和严肃性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既需要坚持公平和正义的原则,保持航道畅通和航行自由,又必须援引公约,捍卫在领海的主权和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内的主权权利,坚...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维护公约的精神和严肃性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既需要坚持公平和正义的原则,保持航道畅通和航行自由,又必须援引公约,捍卫在领海的主权和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内的主权权利,坚决反对某些国家恶意利用公约,并以公约之名行侵犯中国权利之实。本文围绕相关国家对公约的不同释义而产生的分歧,探讨公约在争端解决中的优势与缺失,以及其在南海争端中应发挥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南海争端 争端解决机制 中国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判中菲“南海仲裁案”有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精神吗?
5
作者 马博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年第3期30-33,共4页
一、《公约》的缔约已排除领土争议的可诉性 制定《公约》的初衷是为了对国家在海洋领域产生的问题进行规范,而排除了就领土争议制定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公约》的序言中有明确的表述:“本公约缔约各国,本着以互相谅解和合作的精神... 一、《公约》的缔约已排除领土争议的可诉性 制定《公约》的初衷是为了对国家在海洋领域产生的问题进行规范,而排除了就领土争议制定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公约》的序言中有明确的表述:“本公约缔约各国,本着以互相谅解和合作的精神解决与海洋法有关的一切问题的愿望”。陆地或是说领土的问题,并不包括在《公约》规定的有关海洋法的议题之中。对《公约》涉及的范围也有明确表述:“在妥为顾及所有国家主权的情形下,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以便利国际交通和促进海洋的和平用途。海洋资源的公平而有效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以及研究、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精神 仲裁案 公约》 南海 审判 海洋生物资源 国家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海仲裁裁决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3)条的错误解释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圣惕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34,共11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3)条的文字有意模糊,中菲南海仲裁案《7月12日裁决》竟给出解释。几位负有盛名的国际法学者研究发现这些解释背离国家实践。本文使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关于条约解释原则进行评价。笔者认为,就用语...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3)条的文字有意模糊,中菲南海仲裁案《7月12日裁决》竟给出解释。几位负有盛名的国际法学者研究发现这些解释背离国家实践。本文使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关于条约解释原则进行评价。笔者认为,就用语的通常意义而言,仲裁庭忽略待解释条款第一个字(rocks,即复数"岩礁")及第二个字(which)的含义。就上下文而言,仲裁庭对于第121(2)条前七个字视而不见。就条约解释学而言,仲裁庭使用无足轻重的材料来寻求"目的及宗旨";就"立法准备文件"而言,仲裁庭也选取无关紧要的材料。藉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谈判时未被采纳的特定提案遂能复活为被解释后的条文内涵。显然,仲裁庭对于第121(3)条的解释明显违反诸项条约解释原则,未来难以被公约缔约国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菲南海仲裁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条约解释 岛礁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的解释与南海仲裁案 被引量:2
7
作者 董利民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8年第6期21-33,120-121,共13页
针对是否要依据一定标准限制岛屿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这一问题,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谈判过程中始终存在不同意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仅在第121条第3款做出模糊性规定,该款不仅未明确定义岩礁,而且回避了对岩礁与岛屿进行... 针对是否要依据一定标准限制岛屿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这一问题,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谈判过程中始终存在不同意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仅在第121条第3款做出模糊性规定,该款不仅未明确定义岩礁,而且回避了对岩礁与岛屿进行精确划分。《公约》第121条第3款的解释是众多国际法学者关心的问题,然而国际法学者的解释并不一致。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实体问题裁决中对《公约》第121条第3款进行解释,并据此判定包括太平岛在内的南沙群岛所有岛礁在法律上均为无法产生专属经济区或者大陆架的"岩礁"。仲裁庭对《公约》第121条第3款进行的解释以及对南海岛礁法律地位的判定,均存在明显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 岛屿制度 岩礁 南海 仲裁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争端解决的助力和阻力 被引量:7
8
作者 洪农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8年第6期1-20,120,共20页
南海问题涉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各类性质的海洋争端,包括"岛屿制度"和"历史性概念",以及资源管理、军事活动和海洋科考、海洋环境保护等。《公约》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国际海洋法文件,为海洋治理提供了一... 南海问题涉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各类性质的海洋争端,包括"岛屿制度"和"历史性概念",以及资源管理、军事活动和海洋科考、海洋环境保护等。《公约》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国际海洋法文件,为海洋治理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法律框架。但近年来《公约》的某些缺陷日益凸显,有些法律条文存在模糊性,导致各国在解决海洋争端过程中必然会在适用法律制度的问题上产生矛盾,在南海问题上尤为如此。《公约》第三方强制解决机制在南海争端的核心问题——岛屿制度和历史性概念上发挥的作用有限,在资源管理、军事活动、海洋环保、海洋科考在内的诸多问题上可扮演关键角色。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海洋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公约》扮演的角色,与其说是强制性的争端解决机制,不如说是海洋治理机制,为南海沿岸国的海洋治理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争端解决机制 南海争端 南海仲裁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保留”与“例外”之适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人达 张丽娜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44-55,共12页
中国在2006年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二百九十八条所作的声明,属于例外而非保留。而例外恰是对该条款的正当适用,即,在该公约授权下,中国有权作出此项任择性例外声明,以排除在3类特定争端上的强制程序管辖权,而"菲律宾诉中国... 中国在2006年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二百九十八条所作的声明,属于例外而非保留。而例外恰是对该条款的正当适用,即,在该公约授权下,中国有权作出此项任择性例外声明,以排除在3类特定争端上的强制程序管辖权,而"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本质上属于此3类争端范围之内,因而中国在该案中所持之"不接受、不参与"立场具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常设仲裁法院 南海 菲律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越南解释和应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合法性及缺失
10
作者 李洁宇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74-83,共10页
越南通过《越南海洋法》规定其对岛屿、群岛和海域的权利服务于发展海洋经济的目的。越南在应用和解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进程中,用灵活方式完成部分海域划界,和尚存重叠管辖海域的国家或完成海域划界的国家对相关资源进行了联合开... 越南通过《越南海洋法》规定其对岛屿、群岛和海域的权利服务于发展海洋经济的目的。越南在应用和解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进程中,用灵活方式完成部分海域划界,和尚存重叠管辖海域的国家或完成海域划界的国家对相关资源进行了联合开发,但其"极端"基线因明显的法理性缺失遭至诟病。越南反对中国关于九段线的主张和在九段线内行使权利的行为,双方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否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这个问题上存有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越南海洋法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基线 专属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
11
作者 王逸舟 《太平洋学报》 1996年第2期9-17,共9页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 国际海洋法 国际法 南中国海 海洋意识 领海宽度 海洋资源 解决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海洋法视野中的南海争端 被引量:14
12
作者 贺鉴 汪翱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4-259,共6页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之前,南海争端的重点是对岛屿的争夺以及对其主权的确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后,南海争端主要表现为海洋权益的争端。由于海洋法公约存在不足,一些周边国家借此曲解公约,大肆瓜分南海海域,并以此来谋...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之前,南海争端的重点是对岛屿的争夺以及对其主权的确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后,南海争端主要表现为海洋权益的争端。由于海洋法公约存在不足,一些周边国家借此曲解公约,大肆瓜分南海海域,并以此来谋求对南海各岛屿的占领。但海洋法公约同时也为解决南海争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以《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国际法为基础,通过各国友好、和平协商,才是解决南海争端的最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洋法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南海争端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闭海视角下的南海海洋问题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凡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60,共10页
对中国周边海洋划界、航行、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及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学术探讨中,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九部分"闭海或半闭海"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通过结合《公约》第九部分的起草过程,其他国家针对闭海或半闭海的... 对中国周边海洋划界、航行、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及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学术探讨中,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九部分"闭海或半闭海"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通过结合《公约》第九部分的起草过程,其他国家针对闭海或半闭海的实践,以及功能性区域合作法律的发展,本文认为半闭海可作为中国应对上述海洋问题的出发点。本文结合南海的具体情况及既有实践,以半闭海为出发点,为中国在南海应对划界以及油气资源开发、航行自由与安全、功能性区域合作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闭海 半闭海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海洋法若干争论问题评析
14
作者 孙书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32-137,共6页
国际海洋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同整个国际法和其他任何法一样,它是阶级社会发展到了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利用海洋,但由于受历史和科技水... 国际海洋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同整个国际法和其他任何法一样,它是阶级社会发展到了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利用海洋,但由于受历史和科技水平的局限,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对海洋的利用还停留在航运、捕鱼和铺设海底电缆、管道领域。因此旧的海洋法的内容仅局限于两大部分,即领海和公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大批新兴国家的崛起和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探索、利用日益深广,各国对海洋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因此,联合国自1958年起召开了多次海洋法会议,讨论制定新的海洋法公约。1982年4月终于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洋法 国际法原则 大陆架公约 争论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沿海国 海洋法会议 无害通过权 国际社会 历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仲裁案历史性权利诉求管辖权问题评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靖文 黄瑶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7,共12页
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2016年7月最终裁决中认定对菲律宾所提的与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相关的诉求拥有管辖权,并裁定中国的历史性权利违反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规则。本文结合2015年和2016年两个阶段的裁... 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2016年7月最终裁决中认定对菲律宾所提的与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相关的诉求拥有管辖权,并裁定中国的历史性权利违反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规则。本文结合2015年和2016年两个阶段的裁决书,从三个角度评析和质疑仲裁庭对历史性权利相关诉求的管辖权,认为:两阶段裁决所援引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中菲两国之间存在关于历史性权利的真实争端;即使争端存在,该争端在性质上也并不属于关于《公约》解释和适用的争端;从《公约》第298条看,相关诉求所反映的争端在性质上构成关于海洋划界争端的一部分,属于《公约》允许中国声明排除强制争端解决程序管辖的一类争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仲裁案 历史性权利 管辖权 争端性质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仲裁案所涉历史性权利问题裁决的国际法批判 被引量:3
16
作者 雷筱璐 余敏友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20,共19页
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的最终裁决否定了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就管辖权而言,仲裁庭的管辖权缺乏依据,因为其裁决不仅以对中国历史性权利主张性质错误的认定为基础,而且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的解释和适用存在问题。就实体事... 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的最终裁决否定了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就管辖权而言,仲裁庭的管辖权缺乏依据,因为其裁决不仅以对中国历史性权利主张性质错误的认定为基础,而且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的解释和适用存在问题。就实体事项而言,仲裁庭选择以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11条有关规则为起点,其分析框架缺乏坚实的法理基础,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条款和相关国际司法和仲裁实践的解释,有失偏颇,结论荒谬,不符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的规则。仲裁庭对中国历史性权利证据采用双重标准,忽视了中国渔民发现、开发、利用南海岛礁的行为与有关海域的开发和利用行为密不可分,从而歪曲和否定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主张。仲裁庭上述裁决预设立场,偏袒菲律宾,显失公平,既不合法,又无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仲裁案 历史性权利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行自由”概念与南海问题上的中美分歧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振明 徐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7,共11页
"航行自由"是一项古老的海洋航行准则,在人类历史中它经历了多次发展演变,并逐渐成为国际法认可的海上航行原则。受到特殊国情和独特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美国对"航行自由"的追求与维护长期以来构成了美国外交的一... "航行自由"是一项古老的海洋航行准则,在人类历史中它经历了多次发展演变,并逐渐成为国际法认可的海上航行原则。受到特殊国情和独特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美国对"航行自由"的追求与维护长期以来构成了美国外交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美国所主张的"航行自由",其内涵曾有多次变化,在不同时期,美国根据其国家利益变化的需要,对"航行自由"进行了不同的解释。近年来,美国借口"航行自由"不断介入南海问题,就是这一变化的反映。事实上,当前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所声称的"航行自由"同"航行自由"的海洋法原则本身存在诸多不一致的地方,这也是中美在南海争端上围绕"航行自由"问题而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厘清上述问题,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政府对南海问题的干预策略,也有助于中国制定现实有效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自由 南海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仲裁案中的领土主权问题——以菲律宾的第4项和第5项诉求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健军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25,共12页
低潮高地能否被据为己有不是一个有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问题。南沙群岛中的低潮高地的归属是一个领土主权问题。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对菲律宾的第4项和第5项诉求应无管辖权,而且它所作的那些裁判本身也是错误的。仲裁庭... 低潮高地能否被据为己有不是一个有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问题。南沙群岛中的低潮高地的归属是一个领土主权问题。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对菲律宾的第4项和第5项诉求应无管辖权,而且它所作的那些裁判本身也是错误的。仲裁庭无权裁判菲律宾的这两项诉求将对仲裁庭对本案其他事项的管辖权产生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仲裁案 南沙群岛 低潮高地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军事化问题论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士新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73-87,共15页
军事化的概念既表现为一个国家在某些内政外交等事务上增强军事属性的过程,也体现为军事要素影响国家间关系的作用在增强的过程。军事化与军国主义、安全化和武器化等概念存在着联系,但也具有较大区别,反映出国家为应对安全困境而增强... 军事化的概念既表现为一个国家在某些内政外交等事务上增强军事属性的过程,也体现为军事要素影响国家间关系的作用在增强的过程。军事化与军国主义、安全化和武器化等概念存在着联系,但也具有较大区别,反映出国家为应对安全困境而增强软硬基础设施的态势与趋势,存在着全球性、地区性和国家性3个层次。由于在理论假定和概念阐释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灰色区域,军事化如何以及能否在实践操作中被正确和准确使用会存在较大困难。近年来,中美关于南海军事化问题在概念界定、责任归属、程度强弱与合法性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分歧,并在行动中具有爆发低烈度冲突的风险。从趋势上看,南海军事化问题还存在着主动性与被动性、防御性与进攻性、建设性与破坏性以及适度与过度等方面的争议,体现了相关国家之间在法律和战略上的博弈进程。对此,中国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政策和措施,减弱其他方推进南海军事化问题的法律和战略基础,增强在南海地区进行必要建设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 军事化 灰色区域 航行自由行动计划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南海地缘政治安全的世界远见与实践智慧——“中国海洋安全与南海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综述
20
作者 唐代兴 陈彦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5-160,共6页
“关于南海问题的国家治理研究,中国需要不同层面也需要不同角度的南海研究,需要不同空间也需要不同时间维度的南海研究。不同角度的研究需要不同的学科加入,不同层面的研究需要考虑实证方式和战略方式,空间研究需要综合平衡各种取向,... “关于南海问题的国家治理研究,中国需要不同层面也需要不同角度的南海研究,需要不同空间也需要不同时间维度的南海研究。不同角度的研究需要不同的学科加入,不同层面的研究需要考虑实证方式和战略方式,空间研究需要综合平衡各种取向,而时间维度的研究是我们的短项,我们要敢于、也要能于做预测研究。”2016年12月16-18日,“中国海洋安全与南海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三亚召开,主办方三亚学院校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南海问题 南海冲突 南海地缘政治 海洋安全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