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经同意传播他人私密图像行为的刑法应对——以《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为视角
1
作者 江海洋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在数字化时代,未经同意传播他人私密图像的现象日益多发且后果难以控制。针对未经同意传播他人私密图像的行为,我国刑法现有的传播淫秽物品罪、侮辱罪、强制侮辱罪、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都无法完美契合此种行为的法益侵害。未经同意传播... 在数字化时代,未经同意传播他人私密图像的现象日益多发且后果难以控制。针对未经同意传播他人私密图像的行为,我国刑法现有的传播淫秽物品罪、侮辱罪、强制侮辱罪、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都无法完美契合此种行为的法益侵害。未经同意传播他人私密图像行为本质上是损害了被害人的性隐私与性尊严,其侵害的法益为被害人的性自主权。鉴于罪名的标签效应以及刑法的沟通功能,同时为贯彻落实《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对缔约国的要求,我国未来立法应新设未经同意传播他人私密图像罪。本罪的构成要件设定需注意:本罪侵害对象并不限于女性;私密图像需要与性有关,传播的手段与对象不应作限制;行为人主观上的伤害意图应限于故意且为一种主观超过要素;被害人同意传播以及为公共利益的传播可以构成本罪的违法阻却事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 色情报复 私密图像 性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的中国立场与核心问题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哲 朱晓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草案的出台及经联合国特设委员会投票通过,是中国、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阵营不懈努力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应当以维护国家主权和照顾发展中国家利益为前提,贯彻打击网络犯罪的基本立场:扩大公约草...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草案的出台及经联合国特设委员会投票通过,是中国、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阵营不懈努力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应当以维护国家主权和照顾发展中国家利益为前提,贯彻打击网络犯罪的基本立场:扩大公约草案所主张的定罪范围和适用犯罪,并进而扩大公约的适用范围及影响力;抵制或限制以“数据控制者模式”为特征的单边取证模式的适用,积极推广我国刑事证据出境审查工作机制,探讨基于数据主权的跨境调取电子数据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草案) 《布达佩斯公约》 刑事定罪 跨境取证 数据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反贿赂犯罪立法与《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冲突及调适
3
作者 邓立军 《广东商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6,共8页
我国反贿赂犯罪立法与《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在贿赂的范围、行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行贿罪的犯罪形态、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等方面存在诸多冲突。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准则,我国必须修改反贿赂犯罪立法之规... 我国反贿赂犯罪立法与《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在贿赂的范围、行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行贿罪的犯罪形态、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等方面存在诸多冲突。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准则,我国必须修改反贿赂犯罪立法之规定,使其与《公约》规定一致,从而为《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扫清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贿赂犯罪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调适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网络犯罪治理的中国路径:基于相互依赖的网络主权
4
作者 韩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近年来全球网络犯罪治理正在从区域碎片转向全球统一,网络主权作为构建国际网络治理体系的基石,已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过渡到现在的相互依赖的网络主权,并在治理主体、治理理念、治理规则、治理手段上呈现巨大变化。2024年8月8日,《联合... 近年来全球网络犯罪治理正在从区域碎片转向全球统一,网络主权作为构建国际网络治理体系的基石,已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过渡到现在的相互依赖的网络主权,并在治理主体、治理理念、治理规则、治理手段上呈现巨大变化。2024年8月8日,《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草案通过,该公约是网络领域具有国际法效力的全球性规范性文件,网络主权在公约中充分体现。相互依赖的网络主权可作为研究视角来探究全球网络犯罪的治理变革趋势特征,《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可为体现相互依赖的网络主权对于全球网络犯罪治理的规范和引导价值提供参考,应从增进网络主权共识、强化法律协调机制、深化国际执法合作、完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网络犯罪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网络主权 全球网络犯罪治理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击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犯罪的国际法控制
5
作者 刘正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0-164,共5页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通过立法来惩治针对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恐怖袭击活动。1998年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将攻击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罪行纳入法院管辖范围。2003年《安理会第1502号决议》进一步完善了规约的规定...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通过立法来惩治针对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恐怖袭击活动。1998年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将攻击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罪行纳入法院管辖范围。2003年《安理会第1502号决议》进一步完善了规约的规定,并要求各国也在国内立法惩处这类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攻击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犯罪 国际法 安理会 刑事司法制度 《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安全公约》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危害人类和平及安全治罪法草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打击有组织犯罪中证人保护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8
6
作者 胡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5,共7页
当前,我国在打击有组织犯罪中缺乏保护证人的专门性规定,证人保护制度在保护证人的机构、对象、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打击有组织犯罪中强化证人保护制度,既是我国打击日益猖獗的有组织犯罪的现实需要,又是贯彻《联合国打击跨... 当前,我国在打击有组织犯罪中缺乏保护证人的专门性规定,证人保护制度在保护证人的机构、对象、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打击有组织犯罪中强化证人保护制度,既是我国打击日益猖獗的有组织犯罪的现实需要,又是贯彻《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要求的必然选择。对此,我们应以《公约》的规定为指导,借鉴典型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从设立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建立证人保护专项基金、适当扩大证人保护的对象范围、完善证人保护的程序与措施四方面着手,完善我国打击有组织犯罪证人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犯罪 证人保护制度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合作: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之基石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敏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9,共8页
跨国有组织犯罪破坏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侵犯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并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已成为各国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跨国有组织犯罪具有跨国性的特点,要有效打击这种犯罪,国际合作是基石和应最优先考虑的途径。《联合... 跨国有组织犯罪破坏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侵犯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并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已成为各国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跨国有组织犯罪具有跨国性的特点,要有效打击这种犯罪,国际合作是基石和应最优先考虑的途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各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一种有力工具和在该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法律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 跨国有组织犯罪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网犯罪国际法规制的问题与进路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彦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113,共9页
暗网的匿名性、加密性和跨国性特征,使暗网犯罪较一般网络犯罪更具特殊性。一般性国际刑事规则和网络犯罪国际刑事规则存在的局限性,国际软法法律拘束力的缺失,影响暗网犯罪国际法规制的效能。解决暗网犯罪国际法规制问题对技术治理、... 暗网的匿名性、加密性和跨国性特征,使暗网犯罪较一般网络犯罪更具特殊性。一般性国际刑事规则和网络犯罪国际刑事规则存在的局限性,国际软法法律拘束力的缺失,影响暗网犯罪国际法规制的效能。解决暗网犯罪国际法规制问题对技术治理、顶层设计和执法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确立技术和法治相结合的原则,以法律促进和保障技术发展,以技术拓展法律的规制范式;并建构和完善暗网犯罪国际治理的顶层设计,推动网络犯罪国际刑事规则中增加规定“暗网犯罪”条款和暗网犯罪国内法规制的具体化;且继续强化打击暗网犯罪国际执法合作,并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网犯罪 匿名性 加密性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