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游”者的视线内外——《老残游记》的文化思考 |
程文超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9
|
|
2
|
叙事学视野下的《老残游记》及其英译本初探 |
唐小红
杨建国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3
|
《老残游记》实为一部写心之作 |
苗怀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4
|
从杨译《老残游记》看翻译中的交互主体性 |
罗丹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0 |
4
|
|
5
|
论《老残游记》的文化内涵及其渊源与价值 |
王平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5 |
2
|
|
6
|
略论《老残游记》的语言运用 |
魏立湘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8 |
2
|
|
7
|
《老残游记》中的音乐描述及其意义 |
余皓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8
|
刘鹗及《老残游记》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
孔一青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9
|
“黄崖教案”余闻点滴─—在刘鹗及《老残游记》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
严薇青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10
|
关于《老残游记》版本由来的说明 |
蒂莫西·C·黄
包振南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
1985 |
0 |
|
11
|
《老残游记》原评考索 |
张亚权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8 |
0 |
|
12
|
天下之安危,匹夫与有责焉──刘鹗和《老残游记》的爱国忧民思想 |
郭琳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6 |
0 |
|
13
|
牛鬼蛇神无所不有——谈《老残游记》的中心思想 |
丁福林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8 |
0 |
|
14
|
刘鹗与英商福公司 |
薛毅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5
|
“再造”医者——“十七年”医疗叙事的科学权力、地方经验和动员结构 |
陈若谷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6
|
中国近代四部著名小说的生成和价值内涵 |
孔范今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7
|
“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 |
苏培成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8
|
刘鹗佚诗十一首小考 |
董乃斌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3 |
0 |
|
19
|
无中写“有”,有中写“无”——也读《明湖居听书》 |
杨小波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20
|
刘鹗治理黄河理想初探——兼析老残为黄大户治病的医案 |
刘蕙孙
刘德音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