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贽《老子解》的“无为”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建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共4页
本文论述了李贽《老子解》的基本思想,分析了李贽学老解老的思想基础和对老子“无为”思想重新诠释的内容,并探索了其从传统的“无为而无不为”得出“无不为而无为”结论的思想历程。
关键词 李贽 老子 无为 有为 《老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辙与李贽《老子解》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佐藤錬太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97-101,共5页
作者通过对苏辙与李贽《老子解》两部著作的对比研究 ,提出苏辙的《老子解》的特征在于主张孔子与老子没有根本的对立 ,强调儒教与佛教尤其是南宗禅的一致 ,其放异彩之处正是在于无心与解脱精神。所以 ,可以说苏辙的《老子解》往往成为... 作者通过对苏辙与李贽《老子解》两部著作的对比研究 ,提出苏辙的《老子解》的特征在于主张孔子与老子没有根本的对立 ,强调儒教与佛教尤其是南宗禅的一致 ,其放异彩之处正是在于无心与解脱精神。所以 ,可以说苏辙的《老子解》往往成为无心无欲的修养论 ,而李贽的《老子解》则更多体现了他的政治论 ,那就是反对为政者以自己为中心的独断专制。由此可以说苏辙是把老子看成处世课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李贽 《老子解》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老子节解》的养生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固盛 王凤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9,共6页
成书于魏晋之际的《老子节解》是以道教养生修炼思想注解《老子》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其特色在于突出神仙信仰,强调身国一体,而且将老子思想解释成了一套具体的修炼养生之术。《老子节解》不仅与《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 成书于魏晋之际的《老子节解》是以道教养生修炼思想注解《老子》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其特色在于突出神仙信仰,强调身国一体,而且将老子思想解释成了一套具体的修炼养生之术。《老子节解》不仅与《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老子内解》等书关系密切,而且与另一部早期道教经典《老子中经》也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解》 老学 养生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氏蜀学衰隐的原因 被引量:3
4
作者 粟品孝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5-89,101,共6页
论苏氏蜀学衰隐的原因粟品孝无疑,宋代眉山苏氏(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首先是大文学家,以其卓尔不群的文章议论知名当世,彪炳史册。但他们同时又是大思想家,受儒学复兴运动和三教加速融合的时代浪潮所裹挟,疑经惑传,谈性说理... 论苏氏蜀学衰隐的原因粟品孝无疑,宋代眉山苏氏(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首先是大文学家,以其卓尔不群的文章议论知名当世,彪炳史册。但他们同时又是大思想家,受儒学复兴运动和三教加速融合的时代浪潮所裹挟,疑经惑传,谈性说理,形成著名的苏氏蜀学。有学者曾作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氏 苏学 苏轼 《东坡易传》 朱熹 蜀学 《老子解》 伦理观 本体论 欧阳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辙离开变法阵营的原因
5
作者 吴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6-70,共5页
作为蜀学早期重要代表的苏辙,在北宋中期,从早年极积主张变法到后期反对变法。对此,深究其因有三大方面,一是与“熙宁变法”的反对者欧阳修、张方平的恩怨关系;二是与变法执掌者王安石在变法的方式、方法、立场上存在根本分歧;三... 作为蜀学早期重要代表的苏辙,在北宋中期,从早年极积主张变法到后期反对变法。对此,深究其因有三大方面,一是与“熙宁变法”的反对者欧阳修、张方平的恩怨关系;二是与变法执掌者王安石在变法的方式、方法、立场上存在根本分歧;三是受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苏辙 张方平 欧阳修 《老子解》 北宋中期 市易法 司马光 自然无为 免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