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命世界的辩证法——基于行动元理论解读《老人与海》 |
董赟
余虹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老人与海》中“硬汉”桑地亚哥的复杂心理面向 |
杨锋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人生来不是要给打倒的:《老人与海》的心理治疗意义 |
熊文
秦秋
|
《学海》
CSSCI
|
2004 |
4
|
|
4
|
海明威的自然观初探——《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 |
陈茂林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6
|
|
5
|
欲望表征的缺失——对《老人与海》的一种拉康式解读 |
何昌邑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6
|
《老人与海》中自然观和宗教观的互动 |
丰国林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7
|
解析生态文学批评视野下的《老人与海》 |
罗江霞
刘传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8
|
人·大海·启示——以《白鲸》、《海狼》和《老人与海》为例 |
易建红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2 |
12
|
|
9
|
《老人与海》的象征寓意美 |
丁志斌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0
|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身份认同与审美乌托邦 |
于冬云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1
|
主题情境下的《老人与海》整本书阅读 |
满春燕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2
|
《老人与海》中小男孩形象的深层意蕴解析 |
马秀丽
王艳红
王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3
|
经典的意义:再析电影《老人与海》的主题精神 |
黎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4
|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语言特征和隐喻体现 |
张钱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5
|
海明威《老人与海》语言风格在翻译中的特点赏析 |
程焕福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6
|
海明威《老人与海》空间与叙事探析 |
郭菲
李晶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7
|
自然观视角下《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解读 |
林池容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8
|
论《老人与海》中的生命意蕴 |
欧阳敏
李维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9
|
生死考量下的伟大与渺小——从《热爱生命》和《老人与海》对比杰克·伦敦与海明威的作品风格 |
张恒君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20
|
《老人与海》在中国的译介 |
高存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6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