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殖民剧本《翻译》的杂合化翻译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满玲 胡伟华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13-516,522,共5页
在后殖民翻译"杂合论"的关照下,本文拟从语言、文化两个层面分析布莱恩·弗里尔剧本《翻译》的杂合化策略表征,探讨杂合化翻译策略的社会文化功能及对第三世界文化弘扬与对外传播的启示、借鉴作用.最后指出适当有度的杂... 在后殖民翻译"杂合论"的关照下,本文拟从语言、文化两个层面分析布莱恩·弗里尔剧本《翻译》的杂合化策略表征,探讨杂合化翻译策略的社会文化功能及对第三世界文化弘扬与对外传播的启示、借鉴作用.最后指出适当有度的杂合有利于文化的丰富、发展和提升,有利于全球化背景下倡导语言与文化的平等、差异与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 杂合化策略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韦弗关于《翻译》的备忘录发表71周年
2
作者 冯志伟 《语言战略研究》 202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J.P.Eckert)和莫希莱(J.W.Mauchly)设计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计算机惊人的运算速度,启示着人们考虑翻译技术的革新问题。因此,在电子计算机问世的同一年,英国工程师布斯(A.D.B...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J.P.Eckert)和莫希莱(J.W.Mauchly)设计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计算机惊人的运算速度,启示着人们考虑翻译技术的革新问题。因此,在电子计算机问世的同一年,英国工程师布斯(A.D.Booth)和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自然科学部主任韦弗(W.Weaver)在讨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就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自动翻译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电子计算机 洛克菲勒基金会 英国工程师 埃克特 运算速度 韦弗 自动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月刊编译出版考论:1949—1951——新中国第一份瞭望世界的期刊
3
作者 季淑凤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88-91,119,共5页
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翻译》月刊(1949-1951)成为新时代最早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刊物。《翻译》月刊服务于新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需要,办刊宗旨明确,选材精当,编译实践具有时效性,又注重读者的接受及其与编... 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翻译》月刊(1949-1951)成为新时代最早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刊物。《翻译》月刊服务于新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需要,办刊宗旨明确,选材精当,编译实践具有时效性,又注重读者的接受及其与编者、译者的互动。办刊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的营销举措是《翻译》月刊成功出版发行的主要原因,这对于当下的期刊运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月刊 办刊概貌 编译实践 出版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翻译教学新利器--《翻译工具与技术》述评
4
作者 张其 许宗瑞 《海外英语》 2025年第6期51-53,共3页
《翻译工具与技术》(Translation Tools and Technologies)是《劳特里奇翻译入门》(Routledge Introductions to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丛书中的一部新著,于2023年出版,是新时期翻译教学特别是翻译技术教学的一个新的利器。该... 《翻译工具与技术》(Translation Tools and Technologies)是《劳特里奇翻译入门》(Routledge Introductions to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丛书中的一部新著,于2023年出版,是新时期翻译教学特别是翻译技术教学的一个新的利器。该书内容翔实全面,体现出较好的读者意识,并且颇具新颖性和前瞻性,值得国内翻译界关注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学 《翻译工具与技术》 翻译技术 翻译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的危险”与“推想的危险”——从沈艾娣《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谈起
5
作者 王宏志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共18页
本文以沈艾娣教授《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一书为例,从宏观理念和具体写实践两个层面探讨翻译与历史研究和写作的问题。一方面主要讨论18—19世纪清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翻译的危险”,但指出以李... 本文以沈艾娣教授《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一书为例,从宏观理念和具体写实践两个层面探讨翻译与历史研究和写作的问题。一方面主要讨论18—19世纪清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翻译的危险”,但指出以李自标和小斯当东作为主体并非恰当的选择;另一方面讨论历史研究和写作中不能避免的推想,以《翻译的危险》一些推想为例,说明当中的风险,并强调猜想不能直接转化为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艾娣 《翻译的危险》 马戛尔尼使团 李自标 小斯当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经世之伟业,不朽之盛事——《翻译与中国现代性》评介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源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在中国现代化建构的历程中,翻译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尤其当一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和转型之际,翻译既能鉴前世之兴衰,又可考今世之得失,更会助来世之繁盛。《翻译与中国现代性》一书(以下简称《翻译》)是罗选民教授的最新... 在中国现代化建构的历程中,翻译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尤其当一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和转型之际,翻译既能鉴前世之兴衰,又可考今世之得失,更会助来世之繁盛。《翻译与中国现代性》一书(以下简称《翻译》)是罗选民教授的最新翻译论集。《翻译》从翻译与语言革新和社会变革、翻译与科学研究和教育行为、翻译与文化传播和文化构建以及翻译与跨学科理论建设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翻译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相通相融的关系,结构上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内容上经纬互现、颇有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翻译》 经世 评介 学科理论建设 中国现代化 社会变革 教育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史研究的史学之维——《翻译与近代中国》评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立壹 刘振前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3期107-112,共6页
《翻译与近代中国》在史料运用、研究视角、研究路径方面对国内的翻译史研究有着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着重从翻译学视域下的译史还是历史学视域下的翻译、翻译史还是文化史、译者中心还是译作中心、史学的方法还是译学的路径几个方面评... 《翻译与近代中国》在史料运用、研究视角、研究路径方面对国内的翻译史研究有着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着重从翻译学视域下的译史还是历史学视域下的翻译、翻译史还是文化史、译者中心还是译作中心、史学的方法还是译学的路径几个方面评述《翻译与近代中国》一书,认为此书所揭示的译史研究与史学研究之间应破除学科壁垒,彼此观照,互相融合这一理念,有助于推进中国译史研究真正走向纵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翻译与近代中国》 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雨十载磨一剑——《翻译方法论》评介 被引量:4
8
作者 冯全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3-106,共4页
作为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翻译学方法论的系统构建在国内外一直比较薄弱。黄忠廉新著的《翻译方法论》在这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作者把翻译方法论分为翻译实践方法论和翻译研究方法论,其中前者包括全译方法论和变译方法论,后者包括... 作为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翻译学方法论的系统构建在国内外一直比较薄弱。黄忠廉新著的《翻译方法论》在这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作者把翻译方法论分为翻译实践方法论和翻译研究方法论,其中前者包括全译方法论和变译方法论,后者包括"三个充分"的研究要求、"两个三角"的研究思路和从方法到学科的研究阶梯。另外,全译方法论和变译方法论各又包括若干具体的翻译方法,从而形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翻译方法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方法论》 翻译实践方法论 翻译研究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赖斯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璐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61-163,共3页
赖斯以德国心理学家的语言功能理论为基础,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提出文本类型学,试图为翻译批评提供一个客观的标准。赖斯的文本类型分析和制约因素分析都是从原作向译作辐射,落脚点在译文功能的实现。无论是以文本类型... 赖斯以德国心理学家的语言功能理论为基础,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提出文本类型学,试图为翻译批评提供一个客观的标准。赖斯的文本类型分析和制约因素分析都是从原作向译作辐射,落脚点在译文功能的实现。无论是以文本类型为中心,还是以目的为中心(特殊功能或读者群)的翻译都要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翻译批评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翻译批评的个性范畴也就变成决定性的要素。因而,一个适切的翻译批评只有在考虑这些主观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相应的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 文本功能 翻译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全面思考翻译核心话题的力作——苏珊·巴斯内特著《翻译思考录》评介 被引量:2
10
作者 焦鹏帅 《外语与翻译》 2015年第2期88-92,共5页
自从1972年詹姆斯·霍姆斯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提交了名为“翻译研究之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S tudies)的论文,首提建立翻译研究这个学科以来,截至2012年翻译研究已整整走过了4... 自从1972年詹姆斯·霍姆斯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提交了名为“翻译研究之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S tudies)的论文,首提建立翻译研究这个学科以来,截至2012年翻译研究已整整走过了40个年头,各路学者纷纷从自己的学术兴趣人手对翻译展开深入广泛研究,各种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将翻译研究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思考录》 翻译研究 评介 苏珊 力作 话题 哥本哈根 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德及其功能翻译理论——《翻译为有目的活动——功能理论阐释》评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美芳 《外语与翻译》 2003年第4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翻译为有目的活动-功能理论阐释》 评介 德国 诺德 功能翻译学派 忠诚理论 文本类型理论 目的论 翻译行为理论 翻译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论集》的经典性及其建构要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焰结 《外国语文研究》 2015年第4期60-65,31,共7页
罗新璋编《翻译论集》是一部翻译研究经典文集。引用《论集》的文献揭示了其静态经典为主、动态经典为辅的独特经典性,说明了中国传统译论在现代译学体系中依然被边缘化的现实。而对《论集》经典建构的内外部要素与中介要素的分析,从历... 罗新璋编《翻译论集》是一部翻译研究经典文集。引用《论集》的文献揭示了其静态经典为主、动态经典为辅的独特经典性,说明了中国传统译论在现代译学体系中依然被边缘化的现实。而对《论集》经典建构的内外部要素与中介要素的分析,从历史的维度辩证地认识了它的经典发生法则,则展现了其经典建构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论集》 经典 经典性 建构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面向译学后进的蒙学读本——《翻译研究入门:理论与应用》引进版评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全福 《外语与翻译》 2010年第1期73-76,共4页
1.引言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西方译界终于超越了长期被奉为圭臬的语文学研究范式,迎来了翻译研究的第一次实质性转向。
关键词 《翻译研究入门:理论与应用》 引进版 结构主义语言学 评介 读本 蒙学 译学 文学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的译学思考——许钧教授《翻译论》读后感言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文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54-157,共4页
许钧教授的《翻译论》汇集了诸多名家的译论精华,融多种学科、多种理论、多种方法于一体。从整体思考、理论互动、视点、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对《翻译论》进行了评介。
关键词 许钧 《翻译论》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的性质与意义及译者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评《翻译研究新视野》
15
作者 赵维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I0014-I0014,共1页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翻译作为实现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在整个文化研究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当今学术界众多专家们最为关切的重要问题之一。几十年以来,不少翻译大家通过不懈努力,在翻译领...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翻译作为实现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在整个文化研究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当今学术界众多专家们最为关切的重要问题之一。几十年以来,不少翻译大家通过不懈努力,在翻译领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但即使是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的今天,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经典翻译理论在我国仍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新视野》 文化传播 意义 经济文化交流 译者 性质 全球化进程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疑云》的“破”与“立”
16
作者 张楠楠 张效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39-141,共3页
影片《翻译疑云》以富有创意的推理情节构建了故事体系,剧情构思上精妙绝伦、推理手法上错综复杂以及细节处理上别出心裁都推动着叙事节奏,虚实交错之中吸引了观众探究真相的兴趣,更传递出对人性善恶的尖锐批判和深层反思,因此,推理手... 影片《翻译疑云》以富有创意的推理情节构建了故事体系,剧情构思上精妙绝伦、推理手法上错综复杂以及细节处理上别出心裁都推动着叙事节奏,虚实交错之中吸引了观众探究真相的兴趣,更传递出对人性善恶的尖锐批判和深层反思,因此,推理手法上的“破”与“立”主要体现为:以空间文本为载体的悬疑情节的设定;以潜在构想为主轴的逻辑深度的埋放;以反转叙事为支撑的推理手法的运用;以刻意表达为目的的符号隐喻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电影 《翻译疑云》 推理手法 空间文本 反转叙事 符号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的立体透视——试评《翻译论》
17
作者 刘华文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论》 许钧 书评 翻译主体 理论结构 架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诗词英译研究的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介评
18
作者 刘婧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是一部从功能语言学的理论途径分析古诗词英译的学术专著。作者另辟蹊径,从语言分析和语篇分析的角度解读古诗词英译,是对古诗词英译诗学方法的有益补充,同时也说明了对古诗词的英译研究从不同的路径、理论涉及...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是一部从功能语言学的理论途径分析古诗词英译的学术专著。作者另辟蹊径,从语言分析和语篇分析的角度解读古诗词英译,是对古诗词英译诗学方法的有益补充,同时也说明了对古诗词的英译研究从不同的路径、理论涉及,可以是多角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 功能语言学 古诗词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教材编写的理念创新与实践——以刘宓庆的《翻译基础》为例
19
作者 史传龙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0-73,共4页
刘宓庆主编的《翻译基础》以功能主义翻译观为核心理念,阐述了功能主义翻译观的三大理论范畴——翻译对策论、程序论、方法论。翻译对策论以"功能代偿"为核心,翻译程序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枢纽,翻译方法论以&qu... 刘宓庆主编的《翻译基础》以功能主义翻译观为核心理念,阐述了功能主义翻译观的三大理论范畴——翻译对策论、程序论、方法论。翻译对策论以"功能代偿"为核心,翻译程序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枢纽,翻译方法论以"分层分析"为手段。该著作必将对我国翻译教学理念的革新以及翻译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基础》 功能主义翻译 理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学与经济学联姻——评许建忠新著《翻译经济学》
20
作者 王祖友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跨学科研究不是一门学科在另一门学科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当这门学科在寻求自身突破和发展时需要和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以寻找突破点、新的生长点的应用。许建忠教授2014年3月在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经济学》,力图从经济学视角探讨翻... 跨学科研究不是一门学科在另一门学科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当这门学科在寻求自身突破和发展时需要和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以寻找突破点、新的生长点的应用。许建忠教授2014年3月在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经济学》,力图从经济学视角探讨翻译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特点、问题和规律。作者以历史视野将翻译放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商业运作的各个维度上加以考察和探索,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观点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翻译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