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翁同龢日记》记录的19世纪后半叶北京的沙尘天气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学珍 方修琦 +1 位作者 田青 王丽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17-124,共8页
依据清代《翁同龢日记》中天气状况的描述,整理出公元1860-1898年间逐月的沙尘天气日数, 基于记录完整月份的沙尘天气日数,统计分析了公元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日数的平均状况和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公元1860-1898年,北京年均沙尘天气... 依据清代《翁同龢日记》中天气状况的描述,整理出公元1860-1898年间逐月的沙尘天气日数, 基于记录完整月份的沙尘天气日数,统计分析了公元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日数的平均状况和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公元1860-1898年,北京年均沙尘天气记录为10.4天,即使不考虑与现代观测记录标准的差别,亦肯定高于1990年代7.7天/年的平均频次;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季节,其占全年沙尘日数的百分比达到70%, 其中4月和5月两个月的日数接近53%;其次为冬季,占20%。与公元1961-2000年相比,公元1860-1898 年的春季沙尘天气日数百分比偏高10.9%,沙尘天气在春季的集中程度明显偏高。公元1860-1898年间,年沙尘日数和春季沙尘日数均呈波动减少之势;研究时段内,共出现23次2天以上连续(或持续)的沙尘天气过程, 最长的一次持续了4天。这些发现将有益于研究气候变化对沙尘天气影响和分析北京沙尘天气的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日记》 北京 沙尘天气 过去全球变化 19世纪后半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翁同龢日记》中的冷暖感知记录及其对气候冷暖变化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学珍 方修琦 齐晓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39-446,共8页
依据清代《翁同龢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中逐日的冷暖感知记录和同时期的器测月均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以月为基本统计单元,对《日记》中冷暖感知记录反演气候变化的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日记》中的... 依据清代《翁同龢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中逐日的冷暖感知记录和同时期的器测月均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以月为基本统计单元,对《日记》中冷暖感知记录反演气候变化的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日记》中的冷暖感知记录可以用于气候变化研究,但是最佳代用指标因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和季节而异。总体而言,极热、偏热、偏凉、极冷日数对年内月到季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代表性较好,其中尤以偏凉和极冷日数最佳。对于年际尺度上的气候波动,从季节对比来看,冷暖感知日数反演夏季(6—8月份)月均温的能力最差;从冷暖感知类型对比来看,极冷日数是多个月份月均温的最佳代用指标,1、3、5、9和12月份的最佳代用指标均是极冷日数。并且,还可以依据极冷日数的多寡识别极端冷、极端热年。由此可见,古代私人日记中的冷暖感知记录可以用于反演历史时期气候的冷暖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日记》 气温变化 冷暖感知 指示意义 北京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翁同龢日记》天气记录重建的北京1860~1897年的降水量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学珍 方修琦 +1 位作者 郑景云 郝志新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2-328,共7页
私人日记中的天气记录是重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降水量序列的重要资料。通过摘录、整理《翁同龢日记》中晴、雨(雪)记录,统计了逐月降水日数,并利用降水量与降水日数之间的转换方程,重建了北京1860~1897年的夏季和年降水量。将重建的降... 私人日记中的天气记录是重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降水量序列的重要资料。通过摘录、整理《翁同龢日记》中晴、雨(雪)记录,统计了逐月降水日数,并利用降水量与降水日数之间的转换方程,重建了北京1860~1897年的夏季和年降水量。将重建的降水量与当时的器测降水量和依据"晴雨录"重建的降水量进行对比,综合这3种资料重新估算了北京1860~1897年的年降水量,并且将估算降水量与旱涝等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依据《翁同龢日记》记录的降水日数重建的降水量是基本可靠的,20年资料完整年份的年降水量平均为611.5mm,不过由于重建方法对偏涝年降水量的估算普遍偏低,致使此重建结果低于重新估算的平均年降水量(662.6mm);(2)重新估算的1860~1897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01.3mm,均方差为202mm,与20世纪后半期相比,历史时期的降水量略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古、今降水量的年际变率大致相当;(3)1891年的器测降水量较实际偏高,1895年的则较实际偏低;并且有些年份(如1869、1863、1885、1889和1887年)的旱涝等级尚需进一步验证。另外,验证了《翁同龢日记》中的晴雨(雪)记录在定量重建降水量方面的价值,并指出了其不足,为今后利用私人日记定量重建降水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日记》 北京 降水日数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宫外观众的宫内观剧生活——以日记史料为中心
4
作者 苗盼盼 杨康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53,共5页
晚清宫廷戏曲的受众既有帝后妃嫔等宫内观众,亦有部分宫外观众。作为三大节之一的万寿节,演剧活动格外隆重,进宫观剧的宫外观众最多。每逢万寿演剧,宫外观众进宫观剧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面对体力考验,宫外观众会通过闲谈、寻觅地... 晚清宫廷戏曲的受众既有帝后妃嫔等宫内观众,亦有部分宫外观众。作为三大节之一的万寿节,演剧活动格外隆重,进宫观剧的宫外观众最多。每逢万寿演剧,宫外观众进宫观剧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面对体力考验,宫外观众会通过闲谈、寻觅地方休息或聚餐等方式来放松。观剧之时,帝后处于观赏效果、音响效果最佳的戏台正对面的殿宇内,宫外观众则位于戏台两侧东西廊下。当有女性观众、皇帝等特殊群体观剧时,为隔绝宫外观众视线,会设置帷幔,来保护帝后及女性观众的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演剧 宫外观众 《翁同龢日记》 帷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