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阅读”的一次教学尝试——《群英会蒋干中计》教后
1
作者 黄厚江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群英会蒋干中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群英会蒋干中计》的三个人物
2
作者 崔炳扬 屈家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09-112,共4页
新课文《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的精彩故事之一。它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和交错的情节发展,把周瑜、蒋干和曹操三个主要人物描绘得形神毕肖,显示出鲜明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关键词 周瑜 曹操 《群英会蒋干中计》 说客 契友 都督 同窗 东吴 水军 北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一回毛宗岗,如何?”──《群英会蒋干中计》情节概括一法
3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8-29,共2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情节,错综复杂异彩纷呈。“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情节内容”(练习题一),是教学基本要求之一。段落大意千回练,至今已觉不新鲜———这并非难事。难就难在让学生在概括情节的过程中,既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又不失...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情节,错综复杂异彩纷呈。“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情节内容”(练习题一),是教学基本要求之一。段落大意千回练,至今已觉不新鲜———这并非难事。难就难在让学生在概括情节的过程中,既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又不失浓郁的文化品味。教者采用的方法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英会蒋干中计》 毛宗岗 《三国演义》 对仗工稳 周瑜 对对子 教学基本要求 章回小说 教学效果 语言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蒋干中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庆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25,共3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叙述赤壁之战前夕,蒋干自作聪明,主动请缨,愿凭三寸不烂之舌,为曹操游说周。瑜;周瑜趁机巧施离间计,借蒋干之手除掉东吴水军之患,从而为孙权、刘备联军最终在赤壁之战中战胜曹操... 《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叙述赤壁之战前夕,蒋干自作聪明,主动请缨,愿凭三寸不烂之舌,为曹操游说周。瑜;周瑜趁机巧施离间计,借蒋干之手除掉东吴水军之患,从而为孙权、刘备联军最终在赤壁之战中战胜曹操奠定基础。然而《三国演义》所谓周瑜巧施离间计、蒋干中计情节,乃是虚构出来的,不是史实。那么,历史上有无蒋干为曹操游说周瑜之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 离间计 曹操 周瑜 游说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瑜怎样堵住了蒋干的嘴
5
作者 杨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9-29,共1页
周瑜怎样堵住了蒋干的嘴杨光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高中课文《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曹操派人到江东下书,周瑜斩了使者,击退了曹军进犯.又连夜窥探了曹军水寨,引起曹操忧虑。正在这时,帐下幕宾蒋干毛遂自荐,“愿凭三寸不烂... 周瑜怎样堵住了蒋干的嘴杨光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高中课文《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曹操派人到江东下书,周瑜斩了使者,击退了曹军进犯.又连夜窥探了曹军水寨,引起曹操忧虑。正在这时,帐下幕宾蒋干毛遂自荐,“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并夸下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瑜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三国演义》 步步进逼 曹操 军事情报 “说客” 子翼 赤壁之战 君臣之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间·闻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芳庆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36,共1页
闲·间·闻谢芳庆近日翻陈寿《三国志》的一种今译白话本,见所引裴松之的一条原注日:“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其中的“闲”字,白话本作了注释:闲,jian,“间”的异体字,义为“离间”。白话本的用字和解... 闲·间·闻谢芳庆近日翻陈寿《三国志》的一种今译白话本,见所引裴松之的一条原注日:“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其中的“闲”字,白话本作了注释:闲,jian,“间”的异体字,义为“离间”。白话本的用字和解释都有问题,需要略加辨析。上面的一句古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集韵》 《群英会蒋干中计》 “间” 形音义的关系 “中间” 《简化字总表》 《三国志》 “闲”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提问与情境的创设 被引量:1
7
作者 何碧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情境的创设 沁园春·长沙 王国维 毛泽东 《人间词话》 诗词鉴赏 角色情境 《群英会蒋干中计》 插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注释商榷三则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日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29-30,共2页
古文注释商榷三则浙江慈溪中学张日铣一、“兵精足用”之“用”《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周瑜说孙权“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时“兵精足用”的“用”,1987年版高中语文课本注“器用,物资”,这是对的... 古文注释商榷三则浙江慈溪中学张日铣一、“兵精足用”之“用”《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周瑜说孙权“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时“兵精足用”的“用”,1987年版高中语文课本注“器用,物资”,这是对的。但1991年版却改注为:“足用,足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释商榷 登轼而望之 钉头 《辞源》 《群英会蒋干中计》 “用” 《赤壁之战》 《三国演义》 语文课本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支”记时概说
9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49,共2页
“干支”记时概说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懂得一点“干支”记时知识,是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干支”又称“天干、地支”。“干”指“十天干”,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十二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 “干支”记时概说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懂得一点“干支”记时知识,是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干支”又称“天干、地支”。“干”指“十天干”,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十二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数目分别为十和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支纪日 干支纪年 中学文言文 公元纪年 次序表 十二地支 天干 《祭妹文》 年循环 《群英会蒋干中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五更、五鼓、五点、五夜”
10
作者 周照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8-49,共2页
○○小议“五更、五鼓、五点、五夜”四川周照明“五更、五鼓、五点、五夜”,这都是古代用来表明夜里的时间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时有所见,有的有注解,有的没有注解;只是有的注解可能有误。如高三册《祝福》中有这样一句:“我在这... ○○小议“五更、五鼓、五点、五夜”四川周照明“五更、五鼓、五点、五夜”,这都是古代用来表明夜里的时间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时有所见,有的有注解,有的没有注解;只是有的注解可能有误。如高三册《祝福》中有这样一句:“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舒适,从白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泰山记》 《群英会蒋干中计》 明清时代 小议 日观亭 “点” 《枫桥夜泊》 秦汉时期 辛亥革命 《韩诗外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底是“谁言谁行,谁针谁从”?─—也谈周瑜的“言必行,计必从”
11
作者 曹民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1-,35,共2页
到底是“谁言谁行,谁针谁从”?─—也谈周瑜的“言必行,计必从”江苏省高邮师范曹民光《群英会蒋干中计》在描写周瑜堵蒋干游说之口的一处对话中有“言必行,计必从”一语,章朝阳老师教学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设能力,要求学生... 到底是“谁言谁行,谁针谁从”?─—也谈周瑜的“言必行,计必从”江苏省高邮师范曹民光《群英会蒋干中计》在描写周瑜堵蒋干游说之口的一处对话中有“言必行,计必从”一语,章朝阳老师教学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设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意思”,弄清“这里是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瑜 言听计用 君臣之义 《史记·淮阴侯列传》 《群英会蒋干中计》 孙权 中学语文教学 “言” 《三国演义》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读图教学的有效设计
12
作者 贾作山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15,共1页
高中一至六册语文教材共有课文141篇,配置插图的课文达40篇(共42幅)。二者比例是35:1。这些插图从不同侧面表现课文内容,是画家对文章主旨深入理解后的形象体现,也融入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所以引导学生阅读这些... 高中一至六册语文教材共有课文141篇,配置插图的课文达40篇(共42幅)。二者比例是35:1。这些插图从不同侧面表现课文内容,是画家对文章主旨深入理解后的形象体现,也融入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所以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插图,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主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图教学 插图 语文教材 《群英会蒋干中计》 解说词 《孔雀东南飞》 语文阅读教学 《拿来主义》 直观教学 《鸿门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设课堂提问的艺术
13
作者 郑如鹏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8年第5期32-33,共2页
巧设课堂提问的艺术●广东雷州一中郑如鹏大文豪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也有人说:“中小学老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 巧设课堂提问的艺术●广东雷州一中郑如鹏大文豪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也有人说:“中小学老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这话很有道理。在语文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泥石流 顺序说明 引导学生 思维能力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群英会蒋干中计》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 广东雷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语文教材智慧因素的挖掘
14
作者 范纯正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7年第10期9-9,共1页
浅谈语文教材智慧因素的挖掘●福建永安一中范纯正二十一世纪,世界政治风云变幻无穷,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因此,对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智慧素质的要求也将愈来愈高,他们不能是头脑僵化、迂腐的书呆子,而应是能纵横捭... 浅谈语文教材智慧因素的挖掘●福建永安一中范纯正二十一世纪,世界政治风云变幻无穷,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因此,对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智慧素质的要求也将愈来愈高,他们不能是头脑僵化、迂腐的书呆子,而应是能纵横捭阖的智士、乘风破浪的弄潮儿、头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群英会蒋干中计》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发展智慧 教学过程 福建永安 《毛遂自荐》 设计练习 《中国石拱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