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美国牧歌》中梅丽意识形态教育的失败
1
作者 苏鑫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电影《美国牧歌》(2016)改编自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出版于1997年并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同名小说。电影结合美国社会历史的大背景讲述了犹太人瑞典佬对美国梦的追寻,而关键人物是瑞典佬的女儿梅丽,她成为美国社会的危险分子,直... 电影《美国牧歌》(2016)改编自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出版于1997年并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同名小说。电影结合美国社会历史的大背景讲述了犹太人瑞典佬对美国梦的追寻,而关键人物是瑞典佬的女儿梅丽,她成为美国社会的危险分子,直接导致了瑞典佬美国梦的破灭。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失败成为理解梅丽如何从富家女成为恐怖分子的关键,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文化的内在矛盾和复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牧歌》电影 瑞典佬 梅丽 意识形态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牧歌》中的新现实主义艺术手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军荣 李江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84,50,共3页
《美国牧歌》是美国当代小说家菲利普·罗斯近20年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其“美国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美国牧歌》是一则关于一个犹太家族衰败和堕落的悲剧故事,展现了美国社会某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 《美国牧歌》是美国当代小说家菲利普·罗斯近20年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其“美国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美国牧歌》是一则关于一个犹太家族衰败和堕落的悲剧故事,展现了美国社会某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本文通过分析该作品中的叙述方法、蒙太奇和意识流等新现实主义艺术手法,阐述罗斯对美国梦所做的艺术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美国牧歌》 新现实主义 美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牧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莹波 张树娟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28-33,共6页
西方评论界大都认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的男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是一个因其自身美德而受罚的完美男人,而文章认为小说中有一种女性主义的声音在抵抗并颠覆男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叙述者内森&#... 西方评论界大都认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的男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是一个因其自身美德而受罚的完美男人,而文章认为小说中有一种女性主义的声音在抵抗并颠覆男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叙述者内森·朱克曼甚至作者菲利普·罗斯等构成的多重男性主导性话语,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能勇敢面对强势的男权意识形态,以自己的方式挑战男性权威,努力展示自我,重新确立自己的女性身份,寻找新的归宿和出路。尽管她们的方式不甚可取,她们的结局也不够圆满,但我们看到了小说家罗斯对性别平等所做的主观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 罗斯 《美国牧歌》 女性主义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望的消亡:《美国牧歌》的重新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框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0期203-205,共3页
《美国牧歌》是美国现代小说家菲利普·罗斯最重要的作品,对其进行解读具有现实意义。在小说当中作者采用倒序的手法将一个家庭的荣辱兴衰展现出来,讲述了利沃夫一家从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的家庭发展史。在这个过程当中利沃夫为自己... 《美国牧歌》是美国现代小说家菲利普·罗斯最重要的作品,对其进行解读具有现实意义。在小说当中作者采用倒序的手法将一个家庭的荣辱兴衰展现出来,讲述了利沃夫一家从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的家庭发展史。在这个过程当中利沃夫为自己虚构了一个伟大希望,但是这种虚伪的希望最终将他带入万劫不复之地。通过对《美国牧歌》的重新解读阐述利沃夫希望的构建、危机的出现以及希望最终的消亡的具体过程,阅读《美国牧歌》这部美国现代小说启示我们任何"乌托邦"般的希望最终会走向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牧歌》 伟大希望 灭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牧歌》中“代沟”母题的叙事功能研究
5
作者 严宁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5期211-212,共2页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美国牧歌》讲述了利沃夫一家三代犹太人的变迁史,反映了"瑞典佬"利沃夫战后一代的盲目乐观,揭示了以利沃夫女儿为代表的社会动荡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被主流文化同化而丧失民族渊源后的迷失和叛逆。在...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美国牧歌》讲述了利沃夫一家三代犹太人的变迁史,反映了"瑞典佬"利沃夫战后一代的盲目乐观,揭示了以利沃夫女儿为代表的社会动荡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被主流文化同化而丧失民族渊源后的迷失和叛逆。在小说中"代沟"母题贯穿始终,彰显了三代人之间的父子冲突、父女冲突以及传统和现代的冲突。该文从叙事母题的角度出发,研究小说中"代沟"母题的运用及其母题构架下叙事策略的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美国牧歌》 “代沟”母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丢失的“遗产”——公民文化视角下的《美国牧歌》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在全球化视域中,个体的集体身份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张力愈加明显,当代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政治小说《美国牧歌》中"瑞典佬"列沃夫等人物在政治身份建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民族身份困... 在全球化视域中,个体的集体身份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张力愈加明显,当代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政治小说《美国牧歌》中"瑞典佬"列沃夫等人物在政治身份建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民族身份困惑在汉娜·阿伦特的公民文化理论视角下得到深入的分析和批判。现代国家体制中忽视文化身份的多样性、盲目追求"纯粹"的美国公民身份的个体最终不仅丢失了文化传统,也无法建构稳定的公民主体性,从而实践根本的政治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美国牧歌》 公民主体性 公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田园梦的悲喜剧性破灭——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文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Z期31-32,共2页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犹太小说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美国牧歌》讲述了犹太移民瑞典佬,其美国田园梦的悲剧性破灭。小说是一首罗斯式的挽歌,罗斯在嘲讽对美国梦的伤感怀念和人们面对瑞典佬崩溃时的无能为力时,将笑声与痛苦,喜剧...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犹太小说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美国牧歌》讲述了犹太移民瑞典佬,其美国田园梦的悲剧性破灭。小说是一首罗斯式的挽歌,罗斯在嘲讽对美国梦的伤感怀念和人们面对瑞典佬崩溃时的无能为力时,将笑声与痛苦,喜剧与致命严肃结合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牧歌》 田园梦 悲喜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失在身份荒野中的“精神流浪汉”——戏仿美国梦的《美国牧歌》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颖 《保定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16-119,共4页
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讲述了犹太人利沃夫一家由盛转衰的命运,他们在追逐美国梦的同时,丧失了传统的犹太人身份。作为在文化夹缝中苦苦寻觅的心灵的猎手,罗斯通过"反牧歌"的"美国牧歌"戏仿了"美国梦... 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讲述了犹太人利沃夫一家由盛转衰的命运,他们在追逐美国梦的同时,丧失了传统的犹太人身份。作为在文化夹缝中苦苦寻觅的心灵的猎手,罗斯通过"反牧歌"的"美国牧歌"戏仿了"美国梦",刻画了迷失在身份荒野中的"精神流浪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美国牧歌》 美国 身份 精神流浪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理念透视下的身份认同观——评《美国牧歌》
9
作者 杨明坤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I0008-I0008,共1页
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犹太民族有着浓厚的身份情结。犹太裔美国人在融入美国文化的过程中常常遭遇到身份认同的考验,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的拷问。于是,犹太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创伤成为犹太裔美国作家的重要... 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犹太民族有着浓厚的身份情结。犹太裔美国人在融入美国文化的过程中常常遭遇到身份认同的考验,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的拷问。于是,犹太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创伤成为犹太裔美国作家的重要创作主题。笔者在参与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中的文化身份认同研究”过程中发现,菲利普·罗斯作为一位具有双重文化属性的族裔散居作家,对身份失落的感受尤为敏锐和深刻,因而“身份认同”这个主题广泛体现在他的创作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文化身份认同 创作主题 犹太裔美国 《美国牧歌》 历史文化渊源 美国三部曲 犹太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的存在者——《美国牧歌》中梅丽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
10
作者 赵楠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6-49,105,共5页
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文章以小说人物梅丽为切入点,结合存在主义相关理论,从梅丽作为孤独的存在者、追寻中的他者和自由的选择者三个层面对小说进行分析。第四代移民梅丽在他者的凝视、追寻下不断进行自... 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文章以小说人物梅丽为切入点,结合存在主义相关理论,从梅丽作为孤独的存在者、追寻中的他者和自由的选择者三个层面对小说进行分析。第四代移民梅丽在他者的凝视、追寻下不断进行自我审视,却在多重错位中成为一个畸形的存在,但她最终挣脱了自我、家庭、社会和民族的羁绊,通过行动进行自我选择,朝绝对自由进发。这个过程不仅折射了当时的环境与人所面临的困境,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代人的生存境遇与自由选择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美国牧歌》 梅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牧歌》谈英语教学设计
11
作者 冯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Z期27-28,共2页
《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所有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一部,这部小说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小说体现了新现实主义,另一方面是小说对美国的犹太移民构建的当代的"伊甸园"梦想进行了深刻地探讨,值得深思。这两个方面... 《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所有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一部,这部小说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小说体现了新现实主义,另一方面是小说对美国的犹太移民构建的当代的"伊甸园"梦想进行了深刻地探讨,值得深思。这两个方面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旨在对《美国牧歌》的英语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牧歌》 教学 英美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视角下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研究
12
作者 陈兰茜 《海外英语》 2021年第12期218-219,共2页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犹太作家,其代表作“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美国牧歌》是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该小说讲述了从大萧条到20世纪末发生在利沃夫一家的悲剧性浪漫传奇故事。该文以杜威的民主教育理论为基础,从教育学的角...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犹太作家,其代表作“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美国牧歌》是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该小说讲述了从大萧条到20世纪末发生在利沃夫一家的悲剧性浪漫传奇故事。该文以杜威的民主教育理论为基础,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了梅丽和斯维德两个主人公的悲剧以及美国学校教育的悲剧。该文探讨了梅丽父母的权威教育如何导致了其对父母的仇恨、其参加政治活动的强烈意愿、她的口吃以及她叛逆和激进的性格特征,还探讨了斯维德父亲的权威教育如何导致了其美国梦的破碎。结合美国学校教育状况的历史背景,该文进一步剖析了罗斯对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学校教育中的教育问题的揭示,并提出当时的学校教育是非民主且是脱离社会的,学校教育问题亦是梅丽悲剧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牧歌》 民主教育理论 悲剧 杜威 菲利普·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美国牧歌》
13
作者 史亚飞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7期173-174,共2页
《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出版后第二年便获得普利策奖。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体面的犹太家庭从兴盛走向衰败的故事。该文尝试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蕴含在小说中的伦理思想。通过解... 《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出版后第二年便获得普利策奖。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体面的犹太家庭从兴盛走向衰败的故事。该文尝试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蕴含在小说中的伦理思想。通过解读主人公伦理身份的困境以及对伦理禁忌的破坏,探讨其家庭悲剧的原因,进而表达出罗斯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关系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美国牧歌》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系统理论下的菲利普·罗斯作品解读
14
作者 任文瑶 陈雨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7期199-201,共3页
纵观菲利普·罗斯作品发现,家庭是人物互动、情感表达的主要场域。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罗斯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伤文学、身份和反叛、美国梦、性欲、女性主义、伦理批评等角度,忽略了对作品中家庭的系统解读。波恩家庭系统理论... 纵观菲利普·罗斯作品发现,家庭是人物互动、情感表达的主要场域。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罗斯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伤文学、身份和反叛、美国梦、性欲、女性主义、伦理批评等角度,忽略了对作品中家庭的系统解读。波恩家庭系统理论为弥补这一不足提供了宝贵思路。波恩认为对个体的分析应回归原生家庭,强调家庭语境下的人物互动关系,主张从整体出发看待个体发展变化,从而打破个体研究视角的局限性,为全面解读罗斯作品提供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家庭系统理论 《再见 哥伦布》 《波特诺伊的怨诉》 《美国牧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