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看技术统治与极权主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怡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X期32-33,共2页
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是一部反对"乌托邦"的批判性的小说,此前的乌托邦小说将未来世界描写成一个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而《美丽新世界》所描写的未来社会却是一个利用高科技与极权统治的社会,那里的人没... 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是一部反对"乌托邦"的批判性的小说,此前的乌托邦小说将未来世界描写成一个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而《美丽新世界》所描写的未来社会却是一个利用高科技与极权统治的社会,那里的人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感情,在出生之前就被定位。名为"美丽新世界",其实是丑陋而可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胥黎 《美丽新世界》 极权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新世界》表达方式与写作手法研析
2
作者 陈颖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X期55-56,共2页
《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赫胥黎的"反乌托邦"的批判性小说,和传统的乌托邦小说不同的是,《美丽新世界》不是将未来世界描写成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将未来世界描写成一个高科技统治人类的社... 《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赫胥黎的"反乌托邦"的批判性小说,和传统的乌托邦小说不同的是,《美丽新世界》不是将未来世界描写成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将未来世界描写成一个高科技统治人类的社会,这种社会里的人在高科技统治下,成为一个被设计好了的符合社会标准形象的肉体机器人,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感情,看似和平,其实可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新世界》 科学技术 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九八四》到《美丽新世界》
3
作者 止庵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9-30,共2页
我第一次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迄今已经二十四年了,其间读过不止一遍。每当有人问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时,我总是举出这本,因为觉得在中国从未受到足够重视,而它理应受到这种重视。记得一次朋友聚会,有位老先生非常兴奋地谈论《往... 我第一次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迄今已经二十四年了,其间读过不止一遍。每当有人问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时,我总是举出这本,因为觉得在中国从未受到足够重视,而它理应受到这种重视。记得一次朋友聚会,有位老先生非常兴奋地谈论《往事并不如烟》。当时我说,在您感兴趣的那个方向上,走到头是百分之百,《往事并不如烟》大概写了百分之一,藉此我们可以想到百分之五。我告诉您有一本书,早已写到了百分之百,就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您一辈子都想不透的,它早已替您解决了。有关这个问题,真是不能再说有什么《一九八四》未曾揭示过的东西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九八四》 《美丽新世界》 《往事并不如烟》 奥威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对话:行为主义乌托邦“瓦尔登湖二号”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一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6期29-37,共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著名学者斯金纳加入到了乌托邦文学的创作中。斯金纳放弃了20世纪初流行的高科技乌托邦设想,通过小说《瓦尔登湖二号》提出了自己的实践方案。他主张借助行为主义理论和行为工程方案对人类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著名学者斯金纳加入到了乌托邦文学的创作中。斯金纳放弃了20世纪初流行的高科技乌托邦设想,通过小说《瓦尔登湖二号》提出了自己的实践方案。他主张借助行为主义理论和行为工程方案对人类行为进行"强化",促进其"模仿",通过对人类行为的改造来建造乌托邦。发表于20世纪中叶的《瓦尔登湖二号》与《美丽新世界》《颂歌》《发条橙》等反乌托邦小说形成了密切的对话关系,成为20世纪西方乌托邦文学脉络中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斯金纳 《瓦尔登湖二号》 行为主义 《美丽新世界》 《发条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