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影《绿皮书》中的隐喻解读 |
赵岚
李少洋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2
|
《绿皮书》的“窘”与“囧” |
孔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3
|
《绿皮书》:“伙伴之情”的叙事策略与节拍表 |
李力
胡漪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4
|
《绿皮书》:奏响银幕异色交叠的公路变奏曲 |
张晓焕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5
|
《绿皮书》现实主义语境下的时代之殇 |
宋杨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6
|
《绿皮书》中的狂欢化色彩 |
王晓燕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7
|
从文化角度看《绿皮书》的梦想与妥协 |
王佳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8
|
从“了解”到“认同”:《绿皮书》的自我价值题旨之辩 |
张永利
林于会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9
|
《绿皮书》:身份认同的困惑 |
文源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0
|
空间·心灵·他者:《绿皮书》跨文化三题 |
周晓航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1
|
从《宠儿》到《绿皮书》:美国黑人在凝视与反凝视间的抵牾与和解 |
刀喊英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2
|
《绿皮书》中文化身份的错置 |
郭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3
|
《绿皮书》的现实主义表征 |
郑强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4
|
《绿皮书》与《拉格泰姆时代》:从暴力到隐忍、从孤岛到友谊的文本互涉 |
陶晓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5
|
研制与思考:2006年汉语新词语 |
王铭宇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