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绣像小说》的刊行、停刊和编者 被引量:6
1
作者 文迎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8,共4页
《绣像小说》在晚清小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相关资料的匮缺,这份小说期刊还有不少问题悬而待决。其实,当时的报纸刊登了不少《绣像小说》出版发行的广告,根据这些广告透露的信息,本文集中对该刊物的刊行、停刊时间与编者问... 《绣像小说》在晚清小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相关资料的匮缺,这份小说期刊还有不少问题悬而待决。其实,当时的报纸刊登了不少《绣像小说》出版发行的广告,根据这些广告透露的信息,本文集中对该刊物的刊行、停刊时间与编者问题作了辨析。实际上,该杂志第一年二十四期存在严重延期情况并造成第二、三年杂志出版的顺延,其停刊时间下限为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1907年1月30日);该杂志的编者为李伯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像小说》 刊行 停刊 编者 广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绣像”看《绣像小说》的近代色彩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浩帆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5-88,共4页
给作品配以绣像插图是中国小说的重要形式之一。商务印书馆创办的《绣像小说》是20世纪我国第一份大量使用绣像插图的文学期刊,时代的影响使它在对中国小说传统回归的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近代色彩,成为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 给作品配以绣像插图是中国小说的重要形式之一。商务印书馆创办的《绣像小说》是20世纪我国第一份大量使用绣像插图的文学期刊,时代的影响使它在对中国小说传统回归的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近代色彩,成为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典型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像 《绣像小说》 近代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绣像小说”的《文明小史》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平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共11页
作为"绣像小说"的《文明小史》吸引阿英以及后世史家的,是对"一个变动的时代"的全面展示:正是因李伯元的政治立场与艺术感觉存在巨大差异,使得《文明小史》充满内在的张力;《文明小史》的缺憾,并不是阿英所说的过于... 作为"绣像小说"的《文明小史》吸引阿英以及后世史家的,是对"一个变动的时代"的全面展示:正是因李伯元的政治立场与艺术感觉存在巨大差异,使得《文明小史》充满内在的张力;《文明小史》的缺憾,并不是阿英所说的过于"温情主义",而是对新政及新学缺乏基本的了解与同情,将"维新志士"彻底漫画化,语调过于刻毒。因此,很难说是描绘了一幅晚清波澜壮阔的变法维新运动的历史画卷。初刊《绣像小说》的《文明小史》以刊物为中心的报刊连载形式促使附着其上的评语抛弃了小说评点的传统而变成作者与读者合谋的小杂感。作为"过渡时代",晚清的最大特征是中西混合、新旧杂糅。这既是《文明小史》所着力描写的生活场景,也是努力体会作品意匠,吸引公众注意,但并不怎么精致的无名画师的118幅插图的表现技法。每回小说与评语及图像叙事的整体性关联全方位地记录下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生活场景及文化信息,时隔多年,仍值得我们认真品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像小说 《绣像小说》 《文明小史》 评语 图像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伯元的文学之路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健 《学海》 1994年第4期86-89,共4页
李伯元的文学之路欧阳健居晚清四大小说家之首的李伯元,不是梁启超那样的时代巨子,而是处于政治漩涡之外的小人物;他的人生价值,在于作为一名职业报人和职业小说家的成功事业和开创一代风气的广泛影响。李伯元,名宝嘉,又名宝凯,... 李伯元的文学之路欧阳健居晚清四大小说家之首的李伯元,不是梁启超那样的时代巨子,而是处于政治漩涡之外的小人物;他的人生价值,在于作为一名职业报人和职业小说家的成功事业和开创一代风气的广泛影响。李伯元,名宝嘉,又名宝凯,伯元是他的字,别号南亭亭长.又号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伯元 庚子国变 “游戏” 《官场现形记》 《绣像小说》 弹词小说 游戏说 生平事迹 通俗文学 《新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夜之花谁先采?——兼与李长林先生商榷 被引量:2
5
作者 盖双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9年第3期60-64,共5页
《一千零一夜》这枝世界文学园地中迷人的奇葩,从遥远的天方移植到华夏大地,进而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夜谭,已有百年历史.然而,究竟谁是中国第一个采撷这枝奇葩的人——谁第一个介绍了它、谁第一个翻译了它、谁第一个使用“天方夜谭”作... 《一千零一夜》这枝世界文学园地中迷人的奇葩,从遥远的天方移植到华夏大地,进而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夜谭,已有百年历史.然而,究竟谁是中国第一个采撷这枝奇葩的人——谁第一个介绍了它、谁第一个翻译了它、谁第一个使用“天方夜谭”作为它的译名,这些问题直至今日还在困扰着我们,找不到确切的答案.夸张一点说,我们目前所见到的涉及这些问题的论文、序跋和专著,及至一些颇具权威性的百科全书,无不存在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舛误.因此,研究者之间围绕这一问题的探讨与切磋,便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千零一夜》 周作人 严复 翻译家 航海述奇 《绣像小说》 早期传播 清末民初 中国翻译史 女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中国对《一千零一夜》的译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长林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9年第1期36-37,共2页
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何时被国人知晓,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8世纪唐代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卷193《大食国志》系根据杜环《经行记》写成的,其中说:大食“亦有文学,与波斯不同”。这反映了当时我国与阿拉伯及波斯的文学已... 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何时被国人知晓,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8世纪唐代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卷193《大食国志》系根据杜环《经行记》写成的,其中说:大食“亦有文学,与波斯不同”。这反映了当时我国与阿拉伯及波斯的文学已有接触,但杜环所记大食文学作品是否包括《一千零一夜》却无从查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千零一夜》 周作人 《绣像小说》 阿拉伯 中西文学作品 林则徐 晚清文学 1905年 译本 商务印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残游记》原评考索
7
作者 张亚权 《高校教育管理》 1988年第2期21-23,共3页
齐鲁书社一九八五年八月第二次印刷本《老残游记》凡例二曰:“旧本《老残游记》多附有作者自己写的第一回至第十七回的原评,对读者了解本书内容颇有助益.现依据一九六二年魏绍昌编《老残游记资料》所收卷一至卷十七评语,分别补入各回.... 齐鲁书社一九八五年八月第二次印刷本《老残游记》凡例二曰:“旧本《老残游记》多附有作者自己写的第一回至第十七回的原评,对读者了解本书内容颇有助益.现依据一九六二年魏绍昌编《老残游记资料》所收卷一至卷十七评语,分别补入各回.”《老残游记》之“原评”亦称“自评”.顾名思义,即刘鹗自己对《老残游记》的评语.这些评语作为对刘鹗及其作品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常为研究者引用阐释,影响颇大.但这些评语的前后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作品研究 《绣像小说》 研究者 齐鲁 刘鹗 收卷 施耐庵 新闻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