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传释词》简论 被引量:4
1
作者 单殿元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经传释词》是王引之语言研究的代表作 ,而其父王念孙的见解占有很大成分 ,故应视为父子二人合璧之著。书名不但显示内容 ,还揭示作者语言观念。书中新解多于成说 ,究其原因 ,在于作者善于把古音学和语法学运用到虚词研究中来。该书主... 《经传释词》是王引之语言研究的代表作 ,而其父王念孙的见解占有很大成分 ,故应视为父子二人合璧之著。书名不但显示内容 ,还揭示作者语言观念。书中新解多于成说 ,究其原因 ,在于作者善于把古音学和语法学运用到虚词研究中来。该书主要缺点在于 :义项分合不尽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传释词》 语法学 研究 义项 古音学 语言研究 王念孙 见解 简论 代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变句子语气而释词——评《经传释词》以来某些辞书的倾向
2
作者 马固钢 《辞书研究》 CSSCI 1997年第5期20-28,共9页
关键词 《经传释词》 反问句 “不” 陈述句 《古书虚字集 辞书 反问语气 “何” 感叹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字辨略》、《经传释词》比较略述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建明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4-55,共2页
《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都是古代研究汉语虚词的专著,它们在学术上各有所长。本文从两书的体例、撰著的出发点和目的、语法思想、虚词研究的方法、引据以及不足等五个方面对二者做了一个粗略的比较, 以便于大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 《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都是古代研究汉语虚词的专著,它们在学术上各有所长。本文从两书的体例、撰著的出发点和目的、语法思想、虚词研究的方法、引据以及不足等五个方面对二者做了一个粗略的比较, 以便于大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两部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字辨略》 《经传释词》 汉语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字辨略》与《经传释词》虚词研究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居加一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33-235,共3页
刘淇的《助字辨略》在我国虚词研究史上第一次对虚词进行了完整的分类,并提出虚字以表"性情"论。《经传释词》是又一部专门研究虚词的著作,其体例严谨,论断精审,向来为学术界所称道。作为清代虚词研究的代表,两书从不同的视... 刘淇的《助字辨略》在我国虚词研究史上第一次对虚词进行了完整的分类,并提出虚字以表"性情"论。《经传释词》是又一部专门研究虚词的著作,其体例严谨,论断精审,向来为学术界所称道。作为清代虚词研究的代表,两书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两相比较可以看出这两种角度的研究特点和所达到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字辨略》 《经传释词》 理论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经传释词》中的“异字同条”现象
5
作者 杨巧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10期154-155,共2页
作为一部虚词专著,《经传释词》中高频出现了大量的“异字同条”现象,本文以这种特殊的编排体例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该现象中使用术语情况的调查来分析同一词条中不同汉字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王引之 《经传释词》 异字同条 异字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粤)+时间词语”释义商兑
6
作者 邝永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0-51,共2页
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彭端淑《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这种“越(粤)+时间词语”的结构,作用是用在句首,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越(粤)”是介词。关于“越”的意义,学术界有... 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彭端淑《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这种“越(粤)+时间词语”的结构,作用是用在句首,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越(粤)”是介词。关于“越”的意义,学术界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过”,如《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尚书》 《召诰》 《武成》 《经传释词》 《岳阳楼记》 《古书虚字集 《汉语大字典》 六十甲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仁甫与《广释词》
7
作者 缪树晟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徐仁甫与《广释词》缪树晟先师徐永孝,字仁甫。晚年白称乾惕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十二月十一日生于四川省大竹县杨通乡。1988年因病于成都逝世。先生自幼聪慧,六岁识字,始读《三字经》及《三字幼仪》。后入杨通乡公立... 徐仁甫与《广释词》缪树晟先师徐永孝,字仁甫。晚年白称乾惕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十二月十一日生于四川省大竹县杨通乡。1988年因病于成都逝世。先生自幼聪慧,六岁识字,始读《三字经》及《三字幼仪》。后入杨通乡公立小学,暑假参加文星区小学会试,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传释词》 《左传》 《七略》 《国语》 《汉书·艺文志》 《助字辨略》 研究 《史记》 大竹县 《古书疑义举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如有”
8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6-,41,共2页
释“如有”高中《语文》第一册《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则宜图之,以济大事。”其中的“如有”,课本未注,一般都把它们当作两个词,释为“如果有”,我以为未为允当。这个“如有”... 释“如有”高中《语文》第一册《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则宜图之,以济大事。”其中的“如有”,课本未注,一般都把它们当作两个词,释为“如果有”,我以为未为允当。这个“如有”,实是两个假设连词的同义连用,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连 同义连用 《古书虚字集 “有” 孟尝君 《赤壁之战》 短语 初中《语文》 《经传释词》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位点号”之我见——读《引号、括号与句号、逗号的连用问题》
9
作者 王灿龙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22,共2页
“零位点号”之我见———读《引号、括号与句号、逗号的连用问题》□王灿龙在科学论文或研究报告中,引号、括号与句号、逗号这四种标号和点号的连用可以说是各行其是,没有相对统一的规范格式。王大新先生的《引号、括号与句号、逗号... “零位点号”之我见———读《引号、括号与句号、逗号的连用问题》□王灿龙在科学论文或研究报告中,引号、括号与句号、逗号这四种标号和点号的连用可以说是各行其是,没有相对统一的规范格式。王大新先生的《引号、括号与句号、逗号的连用问题》(载《语文建设》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位点 邓云乡 句法结构 引号 《经传释词》 语言单位 规范格式 逗号 括号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不十,法不立”的来历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钰明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40-41,共2页
“例不十,法不立”的来历及意义唐钰明孙良明先生《“例不十,则法不立”的出处》(刊《语文建设》1995年第6期)虽然只是一篇短文,但所涉及的问题颇关重要,本文拟作进一步的考辨和阐发。孙文强调“例不十.不立法”这句话出自... “例不十,法不立”的来历及意义唐钰明孙良明先生《“例不十,则法不立”的出处》(刊《语文建设》1995年第6期)虽然只是一篇短文,但所涉及的问题颇关重要,本文拟作进一步的考辨和阐发。孙文强调“例不十.不立法”这句话出自黎锦熙先生.无疑是正确的。王力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法 中国语言学 治学原则 研究 《马氏文通》 方法论 《助字辨略》 优良传统 《经传释词》 汉语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究竟是什么句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克谬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6年第9期39-39,共1页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究竟是什么句式?薛克谬“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见于韩愈的《马说》,该文曾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但这究竟是一个什么句式,人们的看法却很不一致。有人认识这是自问自答句,有人认为这是选择问...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究竟是什么句式?薛克谬“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见于韩愈的《马说》,该文曾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但这究竟是一个什么句式,人们的看法却很不一致。有人认识这是自问自答句,有人认为这是选择问句。我们认为,后一种看法比较符合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问句 “也” “其” 《马说》 句式 《古书虚字集 疑问语气 《祭十二郎文》 《经传释词》 韩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氏文通》的史实辨证——也谈《马氏文通》的作者
12
作者 蒋文野 《高校教育管理》 1984年第2期42-45,共4页
《马氏文通》的作者是谁?朱星先生在《社会科学战线》(79年第3期)发表了《【马氏文通】的作者究竟是谁?》一文,提出《马氏文通》的作者应该是马相伯的意见,引起了议论.其实,这个意见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人提出,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讨论,而... 《马氏文通》的作者是谁?朱星先生在《社会科学战线》(79年第3期)发表了《【马氏文通】的作者究竟是谁?》一文,提出《马氏文通》的作者应该是马相伯的意见,引起了议论.其实,这个意见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人提出,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讨论,而这种似是而非的议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马相伯 马建忠 《文通》 梁启超 拉丁文 李鸿章 中国文法 震旦 《经传释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