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4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理论解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1
作者 龚茂林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8期7-9,共3页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中国当代作家王蒙的早期代表作,因揭示官僚主义现象,“积极干预生活”著称。本文借助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理论,以林震的“闯入者”视角为切入口,通过分析叙事文本的对立格局,推演出文本隐藏的深层意义,感受...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中国当代作家王蒙的早期代表作,因揭示官僚主义现象,“积极干预生活”著称。本文借助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理论,以林震的“闯入者”视角为切入口,通过分析叙事文本的对立格局,推演出文本隐藏的深层意义,感受作家王蒙对体制与人的关系、对人生困局的创造性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马斯 语义方阵 王蒙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生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批判、浪漫书写与“人性循环”——对《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一种理解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春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3,共8页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蒙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曾被看作是一部具有“反官僚主义”思想内涵的作品。这样说当然没有错,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反官僚主义”主题内涵的作品可以说非常之多,但为什么只...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蒙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曾被看作是一部具有“反官僚主义”思想内涵的作品。这样说当然没有错,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反官僚主义”主题内涵的作品可以说非常之多,但为什么只有王蒙这部作品能够跨越半个多世纪,成为“十七年”期间屈指可数的一部文学经典?又或者说,既然《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已然成为一部经过了时间与历史残酷淘洗的文学经典,那么,它肯定具有并非“反官僚主义”这五个字所能概括的深厚思想艺术内涵。迄今为止,关于这部作品的评论,陈思和与洪子诚两位的见解具有启示性的学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陈思和 《人民文学》 文学经典 现实批判 洪子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目全非的组织部——对《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解构批评 被引量:1
3
作者 秦为忠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9-50,共2页
读者阅读所得到的所指可能与文本意向性完全不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有些词语,让读者疑窦丛生,可能导致把刘世吾与聪敏、林震与野心、韩常新与可怜联系起来,因而重写出全新的意象。
关键词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解构 批评 阅读 词语 刘世吾 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理想:《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与《单位》的互文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晨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3-76,共4页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单位》都是以青年知识分子对理想之思考为主要内容的文本,在不同时代背景的观照下,呈现出不同的文本特征。通过对两部作品的互文性阅读,可以看到不同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在面对理想时所展现出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单位》 互文性 知识分子 理想与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人”变奏曲--《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布礼》人物形象读解
5
作者 何向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143,共5页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林震和《布礼》中的钟亦成都是王蒙塑造的“新人”形象。他们的“新”首先在于永远向上、寻求真理、信仰坚定、品质纯洁的党员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特质,还在于他们与新中国一起诞生和成长,经历重重考验依旧忠诚...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林震和《布礼》中的钟亦成都是王蒙塑造的“新人”形象。他们的“新”首先在于永远向上、寻求真理、信仰坚定、品质纯洁的党员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特质,还在于他们与新中国一起诞生和成长,经历重重考验依旧忠诚于党和人民。这样的“新人”既区别于现代文学中的旧式知识分子,也区别于当代文学中的林道静等人物,有待于我们的文学评论家、文学史研究者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布礼》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的理想诗——《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人物形象和叙事艺术的一些思考
6
作者 王钧鹤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12期33-34,共2页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自发表以来,评论者多从严肃的社会学角度和政治角度挖掘文章的含义和作用,剖析人物的形象,考察期土会赠,鲜有谈及小说的谐趣、抒情性、反讽手法和独特的叙事角度。这篇小说在影射部分官场现象的同时,也利用林震...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自发表以来,评论者多从严肃的社会学角度和政治角度挖掘文章的含义和作用,剖析人物的形象,考察期土会赠,鲜有谈及小说的谐趣、抒情性、反讽手法和独特的叙事角度。这篇小说在影射部分官场现象的同时,也利用林震这一新来的年轻人的视角,从其个人感受出发,表达出一种理想化的情绪,使小说兼具了革命性和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个人感受 叙事艺术 叙事角度 人物的形象 反讽手法 人物形象 抒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僚主义”还是“官僚制”?——《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卡夫丁峡谷”
7
作者 李杨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5,共7页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一部常读常新的作品。从小说发表后迅即成为“百花文学”的代表,在中国文坛乃至政坛引发轩然大波,到1980年代作为“重放的鲜花”凯旋归来,直到今天,评论界对这部小说的再解读,...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一部常读常新的作品。从小说发表后迅即成为“百花文学”的代表,在中国文坛乃至政坛引发轩然大波,到1980年代作为“重放的鲜花”凯旋归来,直到今天,评论界对这部小说的再解读,从未停止。从1950年代的“反官僚主义”再到1980年代以来的“政治小说”“官场小说”“成长小说”“青春写作”,甚至“爱情小说”,说不尽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顽强地留驻于当代思想史与批评史的视域,成为我们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乃至“现代中国”时无法回避的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官僚制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我希望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他们的梦想!”
8
作者 李冰 《国际人才交流》 2025年第3期5-7,共3页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共有8项第一完成单位成果获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其中,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国拥有大量的人才,他...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共有8项第一完成单位成果获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其中,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国拥有大量的人才,他们需要更好的教育机会。我希望能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他们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完成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克罗夫特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约翰 梦想 年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硒浓度对陕茶1号茶苗不同组织部位硒含量及主要成分的影响
9
作者 李冬花 黄蓉 +6 位作者 薛华倩 吴俊阳 齐玉岗 吴冲 常娜 马瑛 龙宇琴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探究外源硒与茶叶品质间的关系,本文以陕茶1号水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0 mg/L、0.1 mg/L、0.5 mg/L、2.5 mg/L、5.0 mg/L的Na_(2)SeO_(3)溶液处理茶苗,10 d后收集茶苗根、茎、叶,检测硒含量并分析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的变化... 为探究外源硒与茶叶品质间的关系,本文以陕茶1号水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0 mg/L、0.1 mg/L、0.5 mg/L、2.5 mg/L、5.0 mg/L的Na_(2)SeO_(3)溶液处理茶苗,10 d后收集茶苗根、茎、叶,检测硒含量并分析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硒显著提高了陕茶1号茶苗根、茎、叶中硒含量,且与硒浓度呈正相关。茶苗鲜重随硒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茶苗叶片、根中茶多酚含量呈先增后降趋势,茎中呈上升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叶片、茎中呈先升后降趋势,根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硒处理对根、茎、叶中咖啡碱含量无显著影响。当Na_(2)SeO_(3)浓度为0.5 mg/L时,叶片中茶多酚含量达到最大值12.92%;当硒浓度为2.5 mg/L时,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达到最大值4.96%。上述结果表明,适量的硒(0.5~2.5 mg/L)对增加茶苗体内硒含量及提高茶叶品质有促进作用。该研究结果为富硒茶树栽培及优质富硒茶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茶1号 含量 不同组织部 主要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组织部门贯彻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0
作者 肖晓玲 《中国冶金教育》 2025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总结了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的历史沿革,梳理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的现状与问题,针对高校组织部门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个人有关事项 高校 组织部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组织部里年轻人的感悟
11
作者 李卫国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51-52,共2页
十年前,我在学校图书馆里第一次看到了王蒙的《组织部里来了个年轻人》;十年之后,我有幸真正成为组织部里的一个新成员。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我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努力跟上新节奏,对“跟着组织部,天天有进步... 十年前,我在学校图书馆里第一次看到了王蒙的《组织部里来了个年轻人》;十年之后,我有幸真正成为组织部里的一个新成员。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我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努力跟上新节奏,对“跟着组织部,天天有进步”这句话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我希望用文字记录一名新组工干部对组织工作鲜活的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部 年轻人 感悟 学校图书馆 重新认识 组织工作 组工干部 文字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岁以下年轻人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分析
12
作者 余航 李淼静 +1 位作者 刘芳 王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9-615,共7页
目的 探讨25岁以下年轻人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预后分析。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23年7月就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5岁以下年轻人初发AMI患者(年轻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时间段就诊的年龄25~44岁性别... 目的 探讨25岁以下年轻人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预后分析。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23年7月就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5岁以下年轻人初发AMI患者(年轻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时间段就诊的年龄25~44岁性别相同且发病部位相同的中青年AMI患者(中青年组)作为对照组(1∶2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合并症、高危因素及生化指标等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共纳入84例患者,其中年轻组28例,中青年组56例。年轻组患者中以单支病变(15/26,57.7%)或未见明显罪犯血管(7/26,26.9%)为主,白细胞计数及尿酸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中位随访时间72.4(25.5,110.2)个月。Cox回归模型分析,年轻组(HR=7.925,95%CI:1.861~33.749,P=0.005)、住院时长(HR=1.183,95%CI:1.001~1.398,P=0.048)及合并典型心绞痛症状(HR=0.090,95%CI:0.015~0.544,P=0.009)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相对于中青年AMI患者,年轻组AMI患者预后更差。年轻AMI患者(25岁以下)、住院时长及合并不典型心绞痛症状是影响该人群AMI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早期发现及识别年轻患者发生AMI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人 中青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 临床特征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党员的初心与组织化体验的焦虑——重读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13
作者 许峰 《百家评论》 2021年第6期17-21,共5页
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作品,也是被阐释最多的作品之一,值此百年建党之际,重温这篇小说依然被林震这名年轻的共产党员的纯真与真诚感动,同时也对刘世吾这样的党的干部失去初心而惋惜。这篇小说所展... 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作品,也是被阐释最多的作品之一,值此百年建党之际,重温这篇小说依然被林震这名年轻的共产党员的纯真与真诚感动,同时也对刘世吾这样的党的干部失去初心而惋惜。这篇小说所展现出来的时代超越性,一代人的诗情理想以及组织化体验的焦虑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说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林震与刘世吾是作家王蒙作为革命理想主义者的双重面向,一方面是深感失去初心的悲哀,另一方面是不甘失落的抗争。整篇小说展现了作家对共产党员要敢于斗争,永葆初心的肯定以及对过去不要忘记的规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诗情理想 革命理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应论视域下《年轻人古德曼·布朗》的人物形象研究
14
作者 费景 杨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7期52-56,共5页
在语言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顺应论,在文学领域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以往对《年轻人古德曼·布朗》的研究多在女性主义等文学理论视角下展开,鲜少有学者运用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在顺应论视角下研究《年轻人古德曼... 在语言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顺应论,在文学领域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以往对《年轻人古德曼·布朗》的研究多在女性主义等文学理论视角下展开,鲜少有学者运用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在顺应论视角下研究《年轻人古德曼·布朗》中的对话,探究霍桑是如何通过精妙的语言描绘和塑造人物形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论 年轻人古德曼·布朗》 语境 人物形象 维索尔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ELLYCAT,当代年轻人离不开的“情绪搭子” 被引量:2
15
作者 晏昱凌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4年第9期46-47,共2页
今年以来,一个来自英国的毛绒玩具品牌Jellycat悄然走红,成为“Z世代”年轻人竞相追捧的“新宠”。数百上千元一只的毛绒玩具频频售罄,社交媒体上网友晒单、自制表情包的内容随处可见,线下门店大排长龙的盛况更是屡屡上演。这个诞生于... 今年以来,一个来自英国的毛绒玩具品牌Jellycat悄然走红,成为“Z世代”年轻人竞相追捧的“新宠”。数百上千元一只的毛绒玩具频频售罄,社交媒体上网友晒单、自制表情包的内容随处可见,线下门店大排长龙的盛况更是屡屡上演。这个诞生于上世纪末的“小众品牌”,是如何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精神慰藉”和“社交通行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绒玩具 小众品牌 社交媒体 精神慰藉 表情包 线下门店 通行证 年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人电影”——张彻电影创作分析
16
作者 罗洁洋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张彻的电影向来以“阳刚”“暴力”与“武打”而闻名。但极少有人注意到,张彻很欣赏年轻人的思想与个性,并将这种态度融入电影之中,这类电影便可称为“年轻人电影”。张彻塑造了具有现代气质的叛逆年轻人,并展现了年轻人之间的美好情谊... 张彻的电影向来以“阳刚”“暴力”与“武打”而闻名。但极少有人注意到,张彻很欣赏年轻人的思想与个性,并将这种态度融入电影之中,这类电影便可称为“年轻人电影”。张彻塑造了具有现代气质的叛逆年轻人,并展现了年轻人之间的美好情谊,这种情谊既存在于同性之间,也存在于异性之间。分析张彻的“年轻人”电影,不仅能丰富对张彻电影创作的认知,还可以对电影创作产生积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彻 年轻人 中国香港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人对疾病保障产品的购买意愿
17
作者 张曦悦 孙雪 饶思齐 《现代营销(下)》 2024年第8期123-125,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稳步且高速增长,人们的健康保障意识也在快速觉醒。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本文选取1995—2005年出生的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 随着我国经济稳步且高速增长,人们的健康保障意识也在快速觉醒。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本文选取1995—2005年出生的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的形式,选取300个样本问卷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利用SPS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年轻群体对保险类产品购买意愿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人 保险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参与乡村基层治理的影像构建研究:以东方时空《咱们村的年轻人》为例
18
作者 庄信鹏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将乡村与年轻力量紧紧固定在一起,以高质量新思想发展乡村,利用人才优势进行乡村创新,推动农业不断发展进步,促进乡村文明发展进步,把乡村打造成为理想生活场所,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建设乡村,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东方...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将乡村与年轻力量紧紧固定在一起,以高质量新思想发展乡村,利用人才优势进行乡村创新,推动农业不断发展进步,促进乡村文明发展进步,把乡村打造成为理想生活场所,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建设乡村,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东方时空《咱们村的年轻人》通过描写年轻人对乡村振兴所做出的努力,给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成功的路径,为中国式的农村现代化贡献了新的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年轻力量 《咱们村的年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膳预制菜:年轻人的厨房初体验
19
作者 袁凯 《小康》 2024年第1期5-5,共1页
药膳预制菜,在年轻人群体中火了,有点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前一阵子还在B站上跟着王刚老师学做菜,出口不离“锅气”两字的年轻人,似乎终于放弃了繁琐的备菜、炒菜、洗碗、刷锅,选择了预制菜手动即时加热,以“热气”和一次性餐具里... 药膳预制菜,在年轻人群体中火了,有点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前一阵子还在B站上跟着王刚老师学做菜,出口不离“锅气”两字的年轻人,似乎终于放弃了繁琐的备菜、炒菜、洗碗、刷锅,选择了预制菜手动即时加热,以“热气”和一次性餐具里的“水咕噜”代替了食材与锅体接触后而散发出的焦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餐具 药膳 初体验 情理之中 年轻人 预制 出人意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山村里的年轻人
20
作者 张鑫 《广东经济》 2024年第23期90-92,共3页
古人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英德市黄花镇三山村原本如此,14个自然村呈扇形排列,点缀在上亿年前形成的峰林之间,从高处俯瞰,如灰白相间的积木,搭建在碧绿的山水画纸上。2024年9月,我到三山村开展为期... 古人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英德市黄花镇三山村原本如此,14个自然村呈扇形排列,点缀在上亿年前形成的峰林之间,从高处俯瞰,如灰白相间的积木,搭建在碧绿的山水画纸上。2024年9月,我到三山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文学采风活动。最初几天,心里一直在疑惑:全村户籍人口3040人,常住人口只有1000人左右,老人和小孩居多。峰林地貌,基础薄弱,耕地稀少,产业寥寥无几,如何振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风活动 常住人口 英德市 户籍人口 扇形排列 振兴发展 自然村 年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