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弗莱的象征机制审视《红色手推车》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晓舸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6-79,共4页
弗莱将全部文学作为象征系统来考察,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两个方面:“可以被孤立考察的结构单位”和“有所指称”。前一方面视文学作品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创造,后一方面则体现出使所有独立作品彼此联系在一起的约定俗成的传统。他还以象征...
弗莱将全部文学作为象征系统来考察,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两个方面:“可以被孤立考察的结构单位”和“有所指称”。前一方面视文学作品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创造,后一方面则体现出使所有独立作品彼此联系在一起的约定俗成的传统。他还以象征分层次,其象征体系的五个阶段体现了从外向内、从离心机制向向心机制逐步演化的过程。解读文学作品时,引入此种象征机制,既符合文学艺术的规律性,又具有可操作性。本文运用弗莱的这种象征机制,将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置于同时期、同地域的诗歌体系中,加以深入研究,以剥笋式的逐层深入、层层剖析的阐释,从文学作品的载体———语言入手,对《红色手推车》一诗形、义、音各个方面的独特艺术形式进行评析、论证,从而了解威廉斯是如何对文化传统进行继承、变革与创新的,并由此确认威廉斯对二十世纪美国诗歌改革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莱
象征机制
《红色手推车》
美国
文学研究
意象派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背景知识对作品欣赏的重要性——从《红色手推车》谈起
2
作者
郭颐顿
《外国语文》
1986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徐新同志的《优美的诗,动人的画》一文在《外国文学欣赏》一九八四年第三期上发表以后,引起了我国外国文学评论界的争论,张英进和盛子潮两位同志分别撰文,并引用袁可嘉同志翻译的美国著名诗人威廉姆斯的名诗《红色手推车》,对徐新文中...
徐新同志的《优美的诗,动人的画》一文在《外国文学欣赏》一九八四年第三期上发表以后,引起了我国外国文学评论界的争论,张英进和盛子潮两位同志分别撰文,并引用袁可嘉同志翻译的美国著名诗人威廉姆斯的名诗《红色手推车》,对徐新文中所引老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手推车》
威廉姆斯
袁可嘉
诗歌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评论
文艺评论
诗人
背景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威廉C.威廉斯自由诗形式与内容的契合
被引量:
1
3
作者
郝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5-11,共7页
经过历代诗人的探索与实践,到了十九世纪末,英语传统格律诗在形式上已臻于成熟。优秀诗人已知利用不同的节奏模式、破格、行内休止、跨行连续、头韵、尾韵、叠韵、内韵、谐和音与不谐和音等手段来配合意义的表达。此时,虽不能说传统...
经过历代诗人的探索与实践,到了十九世纪末,英语传统格律诗在形式上已臻于成熟。优秀诗人已知利用不同的节奏模式、破格、行内休止、跨行连续、头韵、尾韵、叠韵、内韵、谐和音与不谐和音等手段来配合意义的表达。此时,虽不能说传统格律诗的各种表达手段业已探索穷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诗
威廉斯
形式与内容
跨行连续
《红色手推车》
格律诗
意象主义
艾略特
诗行
轻重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弗莱的象征机制审视《红色手推车》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晓舸
机构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6-79,共4页
文摘
弗莱将全部文学作为象征系统来考察,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两个方面:“可以被孤立考察的结构单位”和“有所指称”。前一方面视文学作品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创造,后一方面则体现出使所有独立作品彼此联系在一起的约定俗成的传统。他还以象征分层次,其象征体系的五个阶段体现了从外向内、从离心机制向向心机制逐步演化的过程。解读文学作品时,引入此种象征机制,既符合文学艺术的规律性,又具有可操作性。本文运用弗莱的这种象征机制,将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置于同时期、同地域的诗歌体系中,加以深入研究,以剥笋式的逐层深入、层层剖析的阐释,从文学作品的载体———语言入手,对《红色手推车》一诗形、义、音各个方面的独特艺术形式进行评析、论证,从而了解威廉斯是如何对文化传统进行继承、变革与创新的,并由此确认威廉斯对二十世纪美国诗歌改革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弗莱
象征机制
《红色手推车》
美国
文学研究
意象派诗歌
Keywords
symbol
sign
centrifugal mechanism
centripetal mechanism
imagism
the red wheelbarrow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背景知识对作品欣赏的重要性——从《红色手推车》谈起
2
作者
郭颐顿
出处
《外国语文》
1986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文摘
徐新同志的《优美的诗,动人的画》一文在《外国文学欣赏》一九八四年第三期上发表以后,引起了我国外国文学评论界的争论,张英进和盛子潮两位同志分别撰文,并引用袁可嘉同志翻译的美国著名诗人威廉姆斯的名诗《红色手推车》,对徐新文中所引老安、
关键词
《红色手推车》
威廉姆斯
袁可嘉
诗歌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评论
文艺评论
诗人
背景知识
分类号
H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威廉C.威廉斯自由诗形式与内容的契合
被引量:
1
3
作者
郝澎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5-11,共7页
文摘
经过历代诗人的探索与实践,到了十九世纪末,英语传统格律诗在形式上已臻于成熟。优秀诗人已知利用不同的节奏模式、破格、行内休止、跨行连续、头韵、尾韵、叠韵、内韵、谐和音与不谐和音等手段来配合意义的表达。此时,虽不能说传统格律诗的各种表达手段业已探索穷尽,...
关键词
自由诗
威廉斯
形式与内容
跨行连续
《红色手推车》
格律诗
意象主义
艾略特
诗行
轻重音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弗莱的象征机制审视《红色手推车》
张晓舸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简论背景知识对作品欣赏的重要性——从《红色手推车》谈起
郭颐顿
《外国语文》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威廉C.威廉斯自由诗形式与内容的契合
郝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