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再现与传承:基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区域旅游开发——以龙镇《红灯记》文化旅游区为例 |
于崧
张翼飞
王崑
李刚
杜爽
于广治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
|
样板戏《红灯记》剧本改编中阶级理念的运用 |
王俊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4 |
0 |
|
3
|
中国钢琴热探源——谈《黄河》《红灯记》《绿袖子》等对钢琴普及所做的贡献 |
常青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4
|
新疆少数民族文艺舞台上的红梅——谈参加维吾尔歌剧《红灯记》移植工作的体会 |
买买提·祖农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6 |
0 |
|
5
|
关于“红色经典”的几点思考 |
余志平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6
|
论悲剧人物 |
刘志友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7
|
《三峡好人》的比较美学分析(上):现实关怀与象征手法 |
徐承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8
|
《三峡好人》的比较美学分析:真实感受与游戏精神(下) |
徐承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9
|
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新中国丝绸设计展 |
|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0
|
怀旧中的健忘 |
梅桑榆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1
|
遗作四篇 |
阿甲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2
|
刺梨诗画·影视大观园 |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3
|
有师指导 |
张列
|
《新疆新闻界》
|
1992 |
0 |
|
14
|
成公亮 |
王宣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14 |
0 |
|
15
|
不屈不挠斗敌顽——《赴宴斗鸠山》分析 |
何孔周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4 |
0 |
|